家长怎么做“高考志愿填报”的功课

  前两周,我一直潜心研究理工科院校专业的信息,旨在为我的孩子两年后的高考志愿填报准备基础数据。

  前天,我接到一位老朋友的电话,他的孩子在黑龙江读高三,一模成绩刚出,正准备填报高考志愿。

  我二话不说,交流之后,根据他的条件和需求对我整理的基础数据进行了精简,先发给他。然后,我迅速寻找 2023 年黑龙江省高考录取数据、2024 年拟在黑龙江省招生的专业及选科要求,并全部发送给他,以便他开始做功课。

  朋友收到数据后,立即开始构建自己关于“如何填报志愿”的知识体系。

  在交流过程中,我阐述了自己对“做功课”的见解,并特意整理成文,分享给大家:

  我所理解的“功课”构成与逻辑

  知己知彼很重要

  要想完成一次“没有后悔与遗憾”的志愿填报,需要具备两个重要基础:合理的逻辑和完备的数据。

  要做到这两点,需要知己知彼。

  所谓知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一点,很多家长或疏忽,或难以做到。

  对于“填报高考志愿”这件事而言,更需要了解孩子的以下方面:

  天赋:孩子的学科思维。例如,孩子对数学学习既有兴趣,又能相对轻松地掌握学习方法,那么反映在“做题”和“考分”上,他就能很快找到解题思路,成绩也不会太差。

  自驱力:孩子的专业倾向,或者说兴趣。经历过孩子初中和青春期的家长都深有体会,孩子对有兴趣的学科,会自主地去寻找学科的内在逻辑。即便基础条件不是很优秀,也会通过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弥补先天的不足,用努力换取成果。

  家庭资源:这是张雪峰老师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在孩子的初高中阶段可能没有直接作用,但在高等教育和最初的就业阶段,所能提供的资源和试错机会是不同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起点。

  所谓知彼,就是要了解大学,了解高考的录取规则。

  了解大学,主要包括:

  大学的专业:学习内容、社会需求。

  中国的大学:按地域、层次、类型等逻辑区分,有哪些大学,对孩子而言,上、中、下目标分别是哪些。

  了解孩子所在省市的高考录取规则很重要,但经常让人无从下手。其实,关键在于所在地考试院官网上的通知。这些通知可能读起来如坠云里雾里,但逐条阅读、找人请教,就能明白每条规则的内涵和制定原因,也就知道了如何遵守这些规则。

  考试院官网上的通知非常精准、完备,对于考生而言,其重要性堪比“宪法”。这些附件下载下来后,要仔细研读,每个“问题”都是解决问题的方向。

  考生家长如何自己做功课

  推翻既有印象,从头审视、了解自己的孩子,以适当的方式与孩子一起展望他的人生,帮助他完成选择。

  从专业和院校两个逻辑出发,了解大学,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对有出国就读打算的家庭而言)。

  了解所在地的高考录取流程、规则,以及近 1-2 年的录取数据。

  大致框定最佳、次选和最低目标。

  如何寻找合适的“高考志愿填报师”

  有的高报师只需要简单信息就能“开药方”:孩子所在地、分数、选科内容、心仪的学校和专业。看起来专业、精准、高效。

  有的高报师则需要与家长和孩子东拉西扯地交流,询问很多貌似不相关的问题后,才会给出初步意见,再经你和孩子勾选后做调整……看起来很墨迹,很费劲。

  事实上,填报高考志愿,“醉翁之意不在酒”,关键不在于“志愿”,而在“志愿”之外的一些因素。就像病人找老中医求医,医者需要望闻问切,根据体质和病理辩证开药方,而不能只依据医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所以,如何辨别适合自己的高报师,就如同寻找医林高手,需要一些“医缘”,也需要做好功课,能够识别医生。刚见面的 1、2 分钟内要完成“病人自述”,并通过对方的反馈进一步判断他是否能帮到自己,是否值得托付。

  另外,家长们也要留意高报师的作业基础,是否符合“知己(考生)”“知彼(大学专业及院校)”这两条要素。尤其是后者,他是否具备详尽的数据支撑,这些数据是否完备、最新,还是泛泛、局部的。

  后语

  欢迎考生家长留言、报名,还有 100 天,现在开始做功课还来得及。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