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大学报志愿的规划如何做

  刚刚看到网上的消息,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351万人,再创历史最高纪录;这1351万人中,有30%是高考复读生。

  你无法想象我有多震惊。

  1351万人是什么概念呢?很多人推崇的教育强国芬兰,2023年时全国人口555.6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葡萄牙,2022年时全国人口1041万。2024年的中国,参加高考的18、19岁的莘莘学子居然有1351万,比芬兰或者葡萄牙一个国家的总人口都多。

  高考报名人数1351万人是什么概念呢?我出生的1982年,全国新生婴儿总数将近2400万,但是到了2000年参加高考的,只有区区375万。375万,居然是2024年要参加高考的人数的几乎一个零头。但是回溯一下就知道,202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大都是2006年或者2005年出生的。2006年中国的新生婴儿总数只有1584万,远远低于1982年的新生婴儿总数。

  

 

  毋庸置疑,如此之高的高考报名人数,尤其更为重要的是如此之高的高考报名比例,意味着今天年轻人考大学报志愿,以及未来如此体量的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之后对工作的选择,这其中的决策逻辑跟20年之前,可谓大相径庭。

  在这里,我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跟你分享一下,20年前和20年后的今天,考大学报志愿、进职场选工作的决策逻辑,到底有哪些不同。希望能够对迷茫的家长朋友和即将成年的莘莘学子有一点点帮助。

  为什么先要思考所谓的决策逻辑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现实世界中,决策都需要在资源有限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如果资源是无限的,那决策逻辑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怎么做都可以。比如,如果你家孩子刚好是一个天选之子,智商超常、热爱学习、自律自强,高三时次次模拟全省排名前10,清北复交随便挑,所有专业随便挑,那就不需要任何决策逻辑。此时的决策逻辑就一个词,您随意。

  既然资源通常都是稀缺的、有限的,那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做出决策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该决策包含的与决策相关的核心变量都有哪些。既然是核心变量,就意味着决策过程还涉及到其它的变量,但是不同变量的重要程度不一致,我们先要选出对这个决策影响最大的几个变量,即核心变量。越对人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决策,决策逻辑越要清晰干净,千万不要失焦,造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下面言归正传。我个人认为,考大学的决策逻辑中,涉及到的核心变量有3个:城市、大学和专业。在20多年前我自己参加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和20多年后新一代00后参加高考报志愿的时候,这3个核心变量的重要程度排序是不同的。

  我们先来看看20多年前的情况。Wendy老师我是82年生人,北京人,2000年参加高考。这时的高考还是少数人的游戏,不到2400万人从1988年前后上小学开始进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展开竞争,到了2000年大家都18岁的时候,参与高考竞争的人只剩下了375万,也就是15%。

  因此2000年在考大学报志愿时,对城市、大学和专业这3个变量做排序,我在家父的指导下,排序是这样的:大学、城市和专业。为什么这么排序呢?因为在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大学、尤其是考上好大学的人数是非常有限的,基本上只要能够考上一个985大学,不可能没有工作、甚至好工作——事实也确实如此,2004年的时候到我们学校进行校招的企业排成了大队,如果企业知名度不够高、提供的待遇不够好,都没有办法吸引太多人去。

  为什么把专业放在最后面呢?在2001年的时候,中国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期,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点强劲地拉动了就业,造就了大量高端人才的稀缺。在这之后的5-8年,基本上只要是985大学毕业,无论你学任何专业,找工作都不难。而且,绝大部分人在进入职场之后的工作,和自己的专业相关程度非常低。考公考编、企业招聘的时候几乎没有专业要求。

  那么剩下的一个变量就是城市了。2000年,城市相比于大学而言次重要,相比于专业更重要。在这样一个思考逻辑下,我跟家父沟通,说自己想要上一个综合类大学,以确保学校里的学科建制完善、男女生比例协调,这样在大学的生活中,就能够接触到专业背景等各方面丰富度和多样性很广的人,这对个人的成长有好处。

  由于我的成绩有点不上不下,能考上985大学但是考清华北大肯定够呛,如果执意留在北京就只能上985大学中排名比较靠后的几所了,在好学校最重要的年代就会有点吃亏。因此,家父综合了我在高中三年的学业表现,尤其参考了我在高三几次重要模拟考试中的成绩、全区排名等,帮我海选出了以下几个地处北京之外的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然后交给我自己,来做最后的选择。

  根据自己的分数,以及18岁的我对学校的认知,先把高考分数大年的南开大学排除了,把台海危机可能影响到的厦门大学排除了,把远在内陆的兰州大学排除了,山东大学那一年在北京招生的专业不太适合我所以排除了,最后在剩下的2个大学,武汉大学和四川大学中选择了武汉大学。

  至于专业,这个选择略显草率,其实就是避开自己最不擅长的物理,最后被第三志愿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录取(1983年武汉大学创立的情报学专业,后改名)。

  

 

  在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通过不断对自己的观察,我逐渐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贯穿我人生选择的决策逻辑,就是差异化竞争。所谓差异化竞争,就是避开一切跟更强悍的对手展开对战的可能性,尽可能找到自己能够降维打击竞争对手的点。

  虽然我也算是一个学霸,但是远远进入不了学神的行列,同时考试技能技巧不是我的强项,通常考试水平略低于自己的实际水平。对于我个人而言,由于分数卡在了能够考上985,但是留在北京又很吃亏的局面,那么差异化竞争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放弃留在北京,考到外地的985大学。由于北京生源很少有人愿意考去外地,我此时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作用显著,结果就是擦边考进了武汉大学。这也许是我作为一个80后的老阿姨,可以提供给年轻人的一点点参考。

  现在我们来看看20多年后的今天,2024年面对考大学报志愿的时候这3个变量的重要程度排序应该如何安排比较合理。我个人的思考是专业排在第一位,但是城市和大学哪个在前,需要分情况讨论。

  如果一个年轻人打算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在国内就业,且从事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则城市和大学这两个变量进行重要性排序时,城市在前,大学在后;

  如果一个年轻人打算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出国留学,或者在国内从事第二产业相关工作(工业,或者叫制造业)或者科研方面的工作,则城市和大学这两个变量进行重要性排序时,大学在前,城市在后。

  上面这段话如何理解呢?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如果有2个考生,同在一个省参加高考,且模拟考试分数高度相似,且都是理科比较有优势。因此在高考中在三大科语文数学英语之外,选择了物理、化学和生物这3门,2人都很想报考大学中的工科专业,在面临高考报志愿时,2个考生的选择恐怕是不一样的。

  例如,两个人中的小A希望大学本科毕业之后不再深造,选择从事上面所说的第三产业方面的工作,那么城市的考量要放在大学之前。因为城市的氛围往往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在杭州上大学,大概率会对互联网思维有更深的了解;在苏州上大学,大概率会对制造业的情况有更深的了解。

  两个人中的小B希望大学本科之后继续深造,想要去搞科研方面的工作,无论是在国家的研究机构比如大学,还是在一些制造业相关的大厂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那么大学的考量要放在城市之前。因为有些大学虽然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不在北上广深或者东南沿海地区,但是科研水平一级棒,那小B的决策逻辑就必然跟小A有区别。

  所以你看,即使是在同一个省份,分数水平和优势科目很接近的2个考生,由于对未来的期待和规划不一样,那么在考大学报志愿的时候,决策逻辑就会非常不同。

  在这里,我还只是给你分析了在考大学报志愿过程中需要考量的核心变量,尚未探讨更细致的次级变量(比如就城市而言,不同的城市也会有不同的影响),也没有具体到每个个体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比如家庭环境和背景、所在地区的高考难度、孩子的性格和喜好等),这些都需要在一个基础的决策逻辑之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以说,20多年之后在考大学报志愿时候的难度和挑战,相比于20多年前大很多,也就是对家长朋友们的决策水平要求变高了。毕竟,时代的巨大变迁、社会的极速发展,意味着我们的下一代人面临的竞争复杂度比20多年前高多了。如何能够让孩子学习成绩好,还能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报对专业和学校,选对城市,才能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好的基础。

  说到这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经过漫长的思考、积累和准备,千呼万唤始出来,Wendy老师的视频号终于要开启啦!相信你已经看到了我发布的2个短视频,动动小手,点个关注给我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