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年志愿填报经历

我是2005年无意中介入志愿填报的。当时一个同事的孩子高考,得到成绩后,他力邀我帮他填志愿,我当时是极力推辞的,因为,我从来没有帮人填过志愿。但是,同事还是要我与他一道帮他孩子填。

第一次填志愿

我参加高考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因受信息不畅,资料缺乏,自己填报志愿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按要求选几所学校,问问老师,老师也不会认真思考,顶多给你排个顺序,因为,当年填志愿是顺序志愿,而不是今天的平行志愿,所以,自己填志愿是比较容易的,反正合理落选在当时还是比较普遍的。落选了,大不了再复读一年,接着考就是了。

当时接受了帮人填志愿,却没有自己填志愿那么轻松。先是按照当时的方法,什么与最低控制线的线差去比较不同年度的线差大小,确定该选哪所院校,不选哪所院校,再去确定填哪所院校。方法单一,信息也少,但心中老是不踏实,因为,老是担心填不好,会导致别人落选,这好象比自己落选还让人纠结。

从早上九点过钟开始,一直忙到晚上八点过,才最后选定填报的院校。这还是在同事主动要求不再继续分析才结束的。

在填报的过程中,相对轻松的是同事孩子,他说,读哪所大学都行,你们填的我都读,反正他是没有耐心继续“折腾”。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同事的两个亲戚也加入了我们的讨论、争论、争执当中,所以,很难理性选定要填报的院校。

查阅资料并用不到多少时间,反而是讨论、争论和争执的时间很长,大家都说服不了对方,也就无从下定论确定填报的院校。

不过结果还不错,同事孩子最终以高于该院校在我们省录取最低分3分的优势被录取。

第二次填报志愿

因为,帮同事孩子填志愿效果不错,第二年,他推荐他一亲戚的孩子,请我帮忙填志愿。因为,填过一次,知道如何测算线差,如何选取院校,如何筛选院校,轻车熟路。选定院校后,把决定权交给他亲戚和孩子,由他们最终确定填报志愿。

他们确定填报的志愿后,我只是调整一下顺序,很快就填完了。我帮他们选出志愿后,最终由他们一家人拍板敲定,就省去我的担心和犹豫,也减少不必要的争论和争执,反到容易确定要填报的志愿。

最后,结果,这名考生是以该院校在我们地区的最低分被录取的。

第三年接着填志愿

有了两年的成功填报经验后,亲戚、朋友、同事推荐来找我帮忙填志愿的人不少,有的不是很熟的,我还拒绝了一部分。

我也觉得,填志愿这事,还有点意思,虽然没有总结出什么有规律的方法来,但还从来没有失过手。这一填就没有停下过,一路填下来,到2023年,已经填了19年,明年就是20年了。自己的方法也相对固定下来。

我的填报方法是:

  • 用当年计划升学率将考生当年的位次换算为以前年度的位次,直接用换算后的位次去找相近位次的院校就是预选志愿;

  • 用考生的分数加减5分、10分后,分别得到五个不同的分数,并将相应位次计算出来,以五个分数位为选择院校的中轴线,选择若干院校再进行筛选,得到自己要填报的院校。

  • 筛选时充分考虑考生及家人的兴趣、就业以及其他诸因素后,理性确定最后填报的志愿。

当然,我相对固定的方法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如何计算计划升学率、如何进行换算,这些细节,我都会在下文中一一叙述。

我为什么要写志愿的系列文章

我从2005年开始填志愿,2009年我的方法相对固定后,我就预测过,志愿填报咨询,早晚会成为一个小众而受追捧的职业,果然,在2012年前后,开始有人收费提供填报咨询,并且收费还不菲。

我能查到网上一对一收费大约是14800元的咨询费,线下在6000元起,一对一收费不会低。我觉得收费过高,确实,填报志愿从来都比较费时,这可能是收费高的原因之一。我开始思考,能不能批量填报志愿,比如,一次给20人?30人?或者更多人?填报,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认为是可行的,但限于自己的工作身份,我不能公开提供这种免费咨询服务,所以就想到写这个系列文章。

最早是想到写书,但自己的学识太浅,还驾驭不了写书这种事,但一位网友给我提了条建议,他说,我们不求完美,我们只求写出来有用行不行?我觉得,这是个好建议,于是开始着手写,但后来有人又提出来,你能不能再等两年,贵州新高考出来后再写?这又搁下了。

最近看到,贵州教育发布消息,今年将一二批院校合并为一个批次录取,这无形中又加大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因为难度加大,这又不知要导致好多考生去寻求收费的咨询了,这只会推高收费的高价,因此,虽然我写出来的东西会很不成熟,但能帮助到2024年的考生,也算是一种慰藉吧。所以,斗胆提笔来写志愿的系列文章。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