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涯规划的落地思考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生涯规划交流会,陈博士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分享,关于米国的生涯规划以及在广以的落地。当然信息传递到我这里,用我浅薄的经验做一些转化,看看是否更适合应用于第三方的咨询师或者家长的日常工作。

  1、感想与启示

  2、探索核心

  3、重体验/实践

  4、重联结

  5、生涯规划师的一些话

  感想与启示

  01

  在接触高中生的生涯规划工作中,很多的家长是没有规划概念的——就我们常说的“家长很迷茫”,这种迷茫就容易伴生焦虑,焦虑继而传递给学生......18岁那时的自己,面对十字路口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现在你已经28/38/48了,你可以做年轻时的“自己”那盏手提灯了,对孩子也是。

  做生涯规划以来,最大的感受是,我自己真的想重活一次。学过很多专业的导论课,粗浅地认识了很多专业,也看过了很多高中生不同的经历与梦想,听了很多故事。可以算是另一种形式,弥补了自己那段空白的青春。

  米国生涯规划带来的启发以及在广以的落地

  米国的生涯规划工作,最看重三个方面,“探索核心、重体验、重联结”。

  探索核心

  02

  探索核心——最底层的逻辑,热爱方能持久。

  陈博士引用了一个栗子,关于金钱与热爱的20年跟踪研究,他们调研了两组学生共1500名,其中有1245名学生毕业后的目标是做能赚钱的工作,255名学生毕业后的目标是做热爱的工作。在20年后,这个团队找回了当年的学生们,他们一共出了101个百万富翁(上个世纪的)。请问,每组学生各占多少个?

  答案是毕业后目标是做能赚钱的工作的那组,仅出了1名百万富翁。(当然这看上去这么巧合的比例是有点假,我也没去考证)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热爱是开发潜力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能坚持渡过难关的重要动力。

  广以学生在大一大二的选课是非常灵活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辅修学分,进一步地实现学科交叉、复合型的人才。(我那老双非本科,转专业还要年级前30%。最多是教与学关系,谈不上培养)

  生涯规划师的视角:

  高考分数越高的孩子,能得到的培养机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此前去的南科大、澳大、UIC、广以,好的院校它的体现并不只有好看的升学率、优质的就业去向,更重要的是培养的过程!比如南科大的大类招生,大一后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适合的专业的。海外是没有“天坑专业”这种说法——招办老师的原话。

  分享一个案例,我接触过的一个孩子,孩子明确地不喜欢数学也不喜欢计算机,但是家长一再坚持要报读热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说孩子现在什么都不懂学着学着自然就会了。奇怪的是,这样的事竟然每年都有!特别相对低分段的学生家长,特别信奉“2023最赚钱专业/最有前景的行业”这种东西,还有最后一天强行改了学生志愿的然后学生退学了甚至还有更恶劣的结果.......

  其实本人心里已经在嘀咕了,都这境地了你给他排一个所谓的您认为很好的专业,做着以后他努力读书考研考公进入最顶流的行业这样美丽的梦(当然这只是本人拙劣的观点,不尊重和不允许,时间是会给答案的)......我想起之前和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谈话,为什么在大学有的孩子会ZS,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们第一次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在高中ZS是不被“允许”的,教师巡逻、铁护栏、用品管制等限制行为),可他们做不了“自己”了,在加上ZS模仿,最后就容易悲剧了。

  在很多场合我也提到,高考选专业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希望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讨,同时家长要做到允许和尊重。

  重体验/实践

  03

  在广以校园,设置有生涯发展中心、职业规划课程、提供职业测评与专业咨询。(我校也有,但几乎虚设,老师甚至都是兼职的),校友/雇职场信息分享以及公司参访,学生可以更接近职场了解职业信息。

  此外,职业设想需要验证,bridge学校到职业的“skill gap”。广以院校介绍那篇有提及到,广以的专业课程成绩除了考试之外,学生还需要将专业知识与现实产业相结合实际地运用到产品中,“例如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专业,学生们需要思考如何将自己的项目商业化,考虑到食品安全、产品包装、营养标签、商业推广、生产成本等具体细节。学校的工厂(Pilot Plant)拥有多件先进加工设备,能让学生们大展拳脚,进行小规模但达到工厂水平的项目试验。”这和我们经济专业所谓地研究产业经济、海洋经济云云....但是实际并不接触这些行业及头部公司这样“闭门还不造车”的模式相差真的很大。

  企业advisory board来引导课程。更偏应用性,将实际市场需要的技能反馈到课程设计中,培养的学生更适用于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不得不吐槽我的专业——经济学,教材是20多年前的,完全跟不上市场,新教材审批流程巨长,等新教材落地市场早领先十年了!直播带货、文化产业、区块链、元宇宙概念等一些新东西对老教授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他们的领域似乎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传统农业、传统工业、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我有个有意思的猜想——如果他们不做教授了能不能在市场上找到一份还过得去的工作?

  在生涯规划的工作中,我们也很鼓励学生根据兴趣或意向专业,多去参与相关的冬夏令营、英才计划、线上实验室、校园开放日、职业体验等,其中一点很重要,体验很重要,而非一张证明(用作综评材料),但是很多家长都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他们更希望得到一张具有“含金量”的证书。虽然我是很想吐槽那不过就是张伯伦先生挥舞的“我们这一代人的和平”厕纸,但是现在的教育,它还真的有点用——起码综评的初审通过率还是能高一点点是吧。

  但是每次说到这部分,都不经感慨,穷人家的孩子他真不是起跑线的问题,那根本就不是一个赛道的。我高中三年,没有参加过一次体验(老师只会告诉我们高考考好了前途就一片光明,然后只知道学习和考试),所以你问那时候的我计算机专业是什么?不知道,没概念啊!生物科学呢?不知道!电气呢通信呢微电子呢?又或者我知道些什么呢?

  重联结

  04

  这部分确实是海外高校做得很不错的地方。他们很注重千禧时代的意义追求和反哺社区。海外的社区文化是很值得学习的,但是实际推进和落地的过程中,国内似乎比较难做到(很多因素,说不清)。映射到小的方面,比如港中深、澳大、UIC这种,书院制的,实际上去参访过,确实和传统高校的宿舍大院有很大区别,书院是个小型的社区,在书院里有来自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国籍的学生,有教授一同,有公共生活设施——健身房、电影房、烘焙房、音乐室、饭堂等等很多,学生与教授的交流也多。国内普通院校,宿舍大院就是那两点一线的一个点,还有12人间中国有自己的缅北——院校就不点名了(我背景小不敢硬怼)!

  有意思的是在澳大参加校园开放日时,看到很多学院的学生在摆摊,利用自己的专业和技能做一些小物件进行义卖,义卖款项捐赠给一些小国家的贫困地区(应该是那个专业有对应国家的外籍学生),或者他们的专业可以给那些地区提供某些服务/物资支持,这就是专业反哺,很有意义的事!大家会更爱自己的专业!也能实现自己的意义追求!——我在大学期间也参加过一些支教、扶贫、敬老、特校等活动,还徒步30+km去东海岛的一个小学,真的是很有意义的事!

  但反观过来,对意义的追求和反哺社区,国内比较接近的是志愿者,但为什么不像呢,我在几个志愿者服务队里,确实遇到不少这样的情况,第一,他们是被要求的而非自愿(初中要打够多少的志愿者服务时长等等),第二,他们是来刷“简历”的(为了综评材料或者海外升学),第三,为了获得某些提升/结果(比如心理专业的在社区,也比如积分入户),他们不爱做志愿服务,他们有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这似乎也是国情所在,很遗憾让我想起,那时候咨询想去做“三支一扶”的时候,都会被问到以后是想做公务员吗(部分岗位要求基层年限),真是,不知该如何言说。

  规划师的一些话

  05

  其实为什么建议高一就开始做生涯规划?

  第一件大事——选科,家长关心的是怎么选赋分最高容易拉开差距,咨询师的视角而是孩子可能会喜欢上哪个学科以及它背后的专业,比如喜欢生物,之后可以考虑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食品药品、生物医疗等等。其次是选科组合对一些专业的限制,例如以后打算进公安学类的,就一定要选思想政治。

  第二。高一高二期间,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兴趣测评(或其他测评/咨询),多让学生参加活动体验。我带过的学生中,家庭条件不好的可以参加费用相对较低的或是免费的,像2023年中大的人工智能线上营(完全免费)。家庭条件好的去复旦、厦大的冬令营,名校的校园开放日,还有去海外访学了。还有中国mooc网这种还可以提前上大学的公开课——我经常跑上边看各个专业的导论课。

  第三。对大学院校和专业有比较清晰的可控性,预防成绩波动或高考失利,也可以提前给自己定个小目标。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的历年录取最低分、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未来的就业行业与岗位、境外升学院校top100.....而不是出分后的一周里稀里糊涂地就决定完方向。

  简单说到这,下次再会。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