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源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有“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针对大量年轻人失业的情况,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咨询机构——波士顿地方就业局,首次提出了“职业咨询”的概念。从此,职业指导开始系统化。到五六十年代,舒伯等人提出“生涯”的概念,于是生涯规划不再局限于职业指导的层面。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增强职业竞争力。

  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原则

  清晰性原则:考虑目标、措施是否清晰、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是否直截了当?

  挑战性原则:目标或措施是否具有挑战性,还是仅保持其原来状况而已?

  变动性原则:目标或措施是否有弹性或缓冲性?是否能依循环境的变化而作调整?

  一致性原则:主要目标与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与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是否一致?

  激励性原则: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是否能对自己产生内在激励作用?

  合作性原则:个人的目标与他人的目标是否具有合作性与协调性?

  全程原则:拟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程的考虑。

  具体原则:生涯规划各阶段的路线划分与安排,必须具体可行。

  实际原则:实现生涯目标的途径很多,在做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自己的特质、社会环境、组织环境以及其它相关的因素,选择确实可行的途径。

  可评量原则:规划的设计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标准,以便评量、检查,使自己随时掌握执行状况,并为规划的修正提供参考依据。

  职业生涯规划的期限

  职业生涯规划的期限,划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

  短期规划,为三年以内的规划,主要是确定近期目标,规划近期完成的任务。

  中期规划,一般为三至五年,规划三至五年内的目标与任务。

  长期规划,其规划时间是五至十年,主要设定较长远的目标。

  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一、正确的心理认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

  “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

  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

  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

  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

  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

  想想“流水”的启示。

  “学非所用”是真理。

  二、剖析自我的现状

  1.个人部分

  健康情形:身体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生活是否正常?有没有养生之道?

  自我充实:是否有专长?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

  休闲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分

  财富所得:薪资多少?有储蓄吗?有动产、有价证券吗?有不动产吗?价值多少?有外快吗?

  社会阶层:现在的职位是什么?还有升迁的机会吗?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

  自我实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

  3.家庭部分

  生活品质:居家环境如何?有没有计划换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

  家庭关系:夫妻和谐吗?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

  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吗?小孩多大?健康吗?需要托人照顾吗?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吗?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三、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四、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

  【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3.知脉:知识力、技术力、咨询力、企划力、预测(洞察)力、敏锐力。

  【解决方案】做好时间管理、安排学习计划、上课、听讲座、进修、组织内轮调、多做事、反复练习、经常做笔记、做模拟计划。

  五、组织内部发展生涯的途径

  1.生涯甜筒取向

  向内的

  垂直的

  水平的

  图表:生涯甜筒(一个组织的三向度模式)

  2.生涯角色取向

  个人生涯可能承担的专业角色

  生涯发展的七阶段

  图表:角色主要任务重大心理议题

  3.主要职能的开发

  管理人员能力的培养

  各阶层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

  管理能力的结构与学习

  专门(技术专才)职能的开发

  专门知识与广博知识

  有效的专门能力开发方法

  4.如何晋升高阶

  始终追随胜利者工作

  对公司要忠诚,但如果过度的忠诚会危害你的前途,也不妨考虑“骑驴找马”,另找明主。

  能够知道如何调和公司整体的利益与员工个人的需求;懂得毅然去做可能不受同事欢迎的决策。

  如果上述这种决策使某些人受到伤害,要与受害者沟通你的理由。

  延揽优秀的人才来弥补你在专业知识及技术上的不足。

  了解其他高级主管的优点及缺点。

  力求发挥所长,使公司获益。

  5.更换工作的时机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太早就晋升至高阶,欲更上层楼,则需等待很久的时间时……。

  由于你最近的成功表现,使你的身价大幅提高时……。

  如果你觉得你在现职上并未获得充分的重视时……。

  如果你的公司在竞争中落后,而你又无力促使公司迎头赶上时……。

  如果公司的改组或变动使你的前程计划受到阻碍时……。

  如果你有更高的眼界与新的理想时……。

  更换工作需当机立断,不要犹豫不决,宁可冒点风险早作改变,也比踌躇不定好,以免错失良机。

  6.如何管理职位与前程

  对自己的雄心、长处及短处有实际的了解。

  不要好高骛远。

  尽早规划自己的前程发展计划。

  谨言慎行,不要随便对别人推心置腹。

  小心维护自己的名誉。

  多了解组织中政治手段的运作情形。

  建立个人的情报网,消息要灵通。

  与现在担任你想要争取的职位的人士保持良好的关系。

  参加相关的专业社团或联谊组织。

  建立适当的形象。

  六、设定执行方案

  1.设定目标的原则:先有大目标,再补充小目标;亦可先有小目标,再定大目标。

  2.执行计划:人生计划-五年计划-年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3.注意“轻重缓急”的原则。

  4.实施“时间管理”,不断奋斗。

  5.每年配合环境变化及既有成就,随时修改。

  七、生涯描绘

  1.自我评价

  我的人生价值是什么?

  我的人格特质是什么?

  我这生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

  我现有的技能和条件有哪些?

  2.自我探索

  让自己从上述自我评价中找出自己可行的生涯方向;不要受人影响。

  3.锁定特定目标

  设定一个旨在让自己设定一个值得而且愿意花最多时间去进行的目标。

  4.生涯策略性计划(可行性)

  为什么这个目标对我而言是最可能的目标?

  我将如何达成此一特定目标?

  我将分别在何时进行上述每一行动计划?

  有哪些人将会/应当加入此一行动计划?

  对我而言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呢?

  八、总结:生涯定位

  1.给自己一个定位

  2.拟定生涯发展策略

  3.规划短程可行方案

  4.检讨与修改

  求职者规划设计

  对于计划找工作的人来说,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是必要的。

  一、直接瞄准招聘公司,从专业的招聘网站、报纸等媒体上挑选出那些适合自己的职位和企业。

  二、告诉熟人自己的职业计划,让他/她们帮助自己认识相关的人,并通过他们了解现存的空缺职位。如果是刚从学校毕业,或者即将毕业,尽可能与自己的老师探讨未来之路,相信没有谁比导师更了解你的能力、志向和兴趣。

  三、不要轻视小公司。大部分空缺职位来自于规模小、但增长迅速的公司,尽管大公司通常在招聘员工时会大造声势,愿意花大钱,但是去小公司而且是前景不错的小公司求职,成功率要高得多,个人发挥余地也相对大得多。所以,对正在迅速壮大中的小公司特别关注一点,它们不端架子,你也容易与公司高层接触。

  四、如果是面临求职的人,可以找一个求职伙伴。艰难、孤独的求职过程,很容易让人感到失望、丧气,你必须面对“被拒绝”的窘境。但是,伙伴间可以互相鼓励、安慰。

  五、设计在线简历。求职者可以借助网络了解公司、行业现状,一则可以确定自己的求职方向,二则了解一下行业、公司的文化特色、用人要求。另外,无论个人目前是否急于换工作,紧跟行业的发展步伐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

  六、珍惜HR经理向你发出的每一次信息,让用人方对自己留下好印象。求职者甚至可以事先准备一份提纲,设想人事经理会对简历中的哪一部分感兴趣,把想要表达的内容有条理地罗列下来。

  七、总结挫败的原因。尽管大多数时候人事经理不会告知落选的原因,但是自己还得不断去反省自己的求职过程。聪明的办法是替自己设计多套求职方案,每一套方案有不同的侧重。在求职的过程中,许多意料外的小事会令你猝不及防,所以好的求职方法有时比自身能力还要重要。

  八、做份找工作的预算。求职的过程需要在收集招聘信息、车程甚至在职业咨询和着装上有所花费,所以,特别是你现在还未找到工作时,“算计”一下,手头的钱能够支持自己搜索工作多久。

  毕业生职业规划设计

  告别校园走向社会,第一步就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职业生涯设计应结合主客观条件,遵循四个步骤:

  一、确定志向。有了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的第一要素。明确方向也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二、准确自我评估和分析客观条件。毕业生职业规划中,进行准确地自我定位非常重要。这一工作其实并不是已经面对“临门一脚”的毕业生才应考虑的问题,所有在校大学生都应该注重这方面的观察和总结。对自己的评估应包括:兴趣、性格、技能、特长、思维方式等,要将自我认识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外部要分析社会环境。各种职业环境和组织环境,应注意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自己有利与不利的因素等等。只有调整好自身条件与客观条件的接洽度,才能在职业发展规划中避害趋利,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实际意义。

  三、职业目标制定要合理。从目前的就业环境来看,选择职业发展目标时,切忌贪高贪快。要保证目标适中,同时也不可过高或过低,并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实现短期目标最终实现长远目标。

  四、制定行动计划、考核措施,并进行评估、回馈和调整。确定了职业发展目标后,要通过一系列发展规划来确保目标实现。职业生涯发展中,会经常发生变化,考虑到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评估与修订也很必要。修订的内容可以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2.如何落实规划

  制定好一系列的职业发展规划后,如何将其最终落实是每个规划制定者所必须考虑并面对的一个问题。做一个好的计划若没有实施上的细则,就无法保证计划顺利进行。

  角色分析

  当一个初步的职业规划方案已经成型时,如果制定者目前已在一个单位工作,那么,对他来说进一步的提升非常重要。首先要做的则是进行角色分析。反思一下这个职业环境对个人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如何使自己在单位中脱颖而出。

  大部分人在长期的工作中趋于麻木,对自己的角色并不清晰。但是,就像任何产品在市场中要有其特色的定位和卖点一样,在职者必须让自己有一些过人之处,让自己的价值和成绩得以体现并受到认可。

  应对职场变数

  职业人在这个变化的职场中,如何保证自己始终顺风而行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当职业人处在变数,也就是“逆风”状态时该如何表现,将是职业人能否在未来有足够发展原动力的关键。

  面对变数,并会对其产生反应的职业人群往往是一些中层人士。他们会因为暂时的工作稳定性,对职场变化(尤其是职场价值体系变化)的敏感度不断降低。结果就是许多职业人在应对职场变化时,缺乏足够应变能力而造成职业发展困境的出现。

  有些人遭遇薪资“封顶”,职业价值却处于下跌状态,发展下去危机四伏;另外更多的人对目前职业状况基本满意,但是不能确定下一阶段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找什么样的平台更加适合自己,于是在犹豫和害怕间陷入了职业停滞状态。据统计,有40%的职业人就是因为无法明确适合的职位目标,又在跳槽中遭遇过滑铁卢,最后不敢面对职场再竞争导致职业停滞的结果。

  应对职场纷繁信息和变动选择的成功法则就是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整理、分析和筛选系统,再结合自身竞争力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这样才能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凭借良好的职场敏感度达到职业成功的彼岸。

  30岁职业规划设计

  30岁,这是许多人职业生涯的一个门槛。他们已经没有了工作初期的新鲜感,对职场充满了焦虑与倦怠,却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未来如何保障?

  30岁,对“企业文化”或是“企业愿景”之类的华美说辞早已麻木。在他们看来,企业并不是员工的家,企业和员工说到底是一种交易的关系——企业支付薪水,员工提供劳动力或是智力。

  他们的倦怠和迷惘,不仅因为他们是企业人,更因为他们还是社会人。作为企业人,他们按照职位的标准来做事,从而得到相应的报酬。但作为社会人,这些报酬并不能保障他们的未来,员工在企业的任职结束,也意味着交易的结束,企业就不再对这个员工的未来负责了。但员工却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或者创业机会。

  在保障制度缺失的社会里,一个职业经理人是不可能不产生焦虑与倦怠的情绪的。在市场经济初期的很多企业中,甚至连为员工买个保险都舍不得,如何谈得上为员工的未来设计?

  职场的倦怠,是因为这些人实在看不清楚职业的未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今日的努力只是在为公司付出,充其量是“锻炼了自己”,但这种锻炼如果不能成为行业顶尖,事实上对未来的益处也是有限的。

  选择创业,在很多职业人看来,也是为了摆脱这种焦虑和彷徨的一种途径。

  他们选择创业,就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获得保障。中国东部发达地区是创业人数很高的一个地区,这固然和机会多有关系,但深层次上,恐怕他们更需要的是要通过创业来为自己的未来做出主张。

  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包括对财富、社会地位的渴求和“实现自我”。很可惜,大多数工作是很难满足这些人生目标的,工作至多能获得小康或者“中产”,“实现自我”的就更少了。大多数职业人过了40多岁就会走下坡路,能在职业上持续上升的只是少数。

  广义上来说,无论是创业还是做职业经理人,都是一个“生意”。因此很多人会按照“生意”的成本、风险和收益来综合考量。

  职业经理人选择创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过去的30年,创业的机会很多,而且创业的风险未必比打工的风险高多少,而其收益却要高很多。

  在中国,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平均2到3年跳一次槽,中国民企的平均寿命为3.5年,企业并不能对你的职业前途做出什么保障,在中国做职业经理人,风险其实是很高的。很少有职业经理人能把握自己的职业命运,他们的命运总是被别人掌握或者左右。这是一种令人感到悲哀的现实。

  在西方,由于市场经济长期的发展,市场比较规范,雇主和雇员之间也有一种长期的心理契约,因此大家都会选择“长期博弈”。但在现阶段的中国,企业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短期博弈”,当企业对员工没有什么承诺时,就不要指望员工对企业有什么忠诚。

  在欧洲国家,从社会地位和收入上来讲,普通白领甚至也要好过小老板。但在中国却不是这样的状况,中国的普通白领收入远不及一个小老板。

  在中国这个社会福利保障有待完备的社会,你的人生要过得好,就需要你今日所做的投资是能为你的人生带来长久收益的。可惜的是,在现阶段的中国职场中,职业生涯通常是高度不确定的。

  因此,如果当创业的收益远大于打工,但风险却不见得就比打工大很多时,付出也未必比打工多很多时,一个理性的选择似乎就是“创业”,“三十而立”的古训更推动了这种焦虑的现实转化。

  这个出路不是职业的出路,而是人生的出路。大多数有能力和胆识的人做出的投资选择便是创业。

  然而,一个纯粹职业人真的是不值得肯定的吗?这也未必。职业人生的肯定来自于对未来的保障,它需要社会福利保障的完善,也需要企业的成熟和长期稳健经营,当然也需要我们的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