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生涯适应力是指个体应对当前或预期的重大生涯问题时的心理资源,是个体获得长远职业生涯成功的核心能力。高中生处在人生发展、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把握他们生涯适应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培养,对于他们今后顺利进入大学学习、适应工作岗位有意义重大。

  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微观:高中生个体心理发展特点

  1.自我认知。良好的自我认知是生涯适应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如何看待自己,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否有着准确的把握,对于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优缺点能否清晰认知,是高中生专业选择以及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有研究表明,高中生积极乐观、灵活创新的性格优势对生涯适应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2.理性思维。理性的思维方式是进行正确判断和逻辑推理的前提与保障,可以帮助高中生客观分析自己的生涯发展路径与方法,发挥自身优势,避免发展短板的局限,实现最优化的发展目标。

  3.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生涯适应力培养的要素。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重要他人支持、积极自我评价等因素对生涯适应力的积极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也是生涯控制的主要情绪反馈。

  (二)中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1.学校教育。

  研究表明,学校生涯教育的参与度对学生生涯发展有正向预测作用。学校生涯教育的教育内容直接关系到高中生能够获取什么类型的相关知识,具备什么样的生涯认识和理解。生涯适应力的培养除了需要适宜的教育内容支撑外,还需要合适的教育方式作为条件。当前部分学校的高中生生涯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枯燥,这种被动接受学校教育内容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2.家庭教育。

  高中阶段,家庭环境是塑造个体从学校向工作转变这一生涯发展阶段的重要环境变量。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间的依恋类型等与高中生生涯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当父母对孩子的生涯发展采取支持的做法,会促进孩子进行职业探索,提升其生涯适应力;若父母过多干预,则对孩子的生涯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宏观:社会需求等客观现状

  社会发展及需求也是高中生生涯适应力培养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从高中生未来就业的角度来看,深入了解社会需求的客观现实,了解未来社会的热门就业岗位和前景光明的职业,是做好生涯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以高中和大学两个阶段的平均时限计算,刚入学的高中生需要对未来 7 至 10 年左右的社会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并判断届时社会的岗位需求特征,以此为逻辑起点进行逆向推理,设定生活和学习的轨迹,做好生涯适应力的培养。(作者: 郑艳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