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同寻常的社会工作督导生涯规划项目

  深圳社会工作督导工作走在国内前列,培育出的本土督导大多具备专业能力,有些还在中小型社工机构担当管理者角色,可以为一线社工提供相关支持。然而近些时间,有督导开始表达出倦怠感,有些甚至有离职想法。2018 年,受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委托, 笔者带领团队为这些督导开展支持性工作,具体形式并非像平常提供与专业相关的督导或培训那样,而是让他们参与一系列由讲座、工作坊和个人访谈组成的生涯规划活动,重点协助他们反省、思考和重整生活与生命的板块,让他们认知角色与真我、责任与热爱、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和界线,通过增加对生命和生活的掌控感,改善他们的倦怠情况并增强抗逆力。

  社工督导面临什么样的困惑?

  深圳市首批初级督导自2011年上岗以来,至今已培养出300 多名本地督导。据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2017 年对督导工作的评估显示,督导在专业管理、服务管理和支持社工成长等方面表现基本良好。笔者也认同深圳本土督导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普遍良好,对很多日常的操作性问题大多能给出正确答案,但笔者发现有些人开展督导工作的自信心不足,尤其在面对社工的成长性困惑或当某项工作/ 个案的困难是考验他们的人生观、哲学观或阅历时,不少督导就会出现困惑。例如,笔者在参与选拔督导活动时常会问“你生命中最难过的坎是什么”“你做得最不满意的一个个案是怎样的”或“五年后,你仍然会是社工吗”这几个问题,对于一些只拿着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前来而且主要视“督导”为一个晋升岗位的人而言,实在是不易回答。但作为资深的社工与督导,笔者认为是否能回应这些问题并进行相关的思考反省,是考察一个督导是否有能力持久做好工作的素质。

  根据香港资深实务社工关志健博士的研究,社会工作并非是一个工具与知识中立的专业,即不同成长背景的社工, 学习的虽然是一样的知识,但在执业时却会有非常不同的偏重和表现。就如商业学博士或著名的商业培训师未必就是成功的生意人一样,社工督导作为在田野中指导一线社工工作的人员,最应具备的或许不是最多样和尖端的知识,反而是对人生百态的成熟想法和应变能力,但目前深圳督导得到的人生观与哲学方面的支持很少。

  当前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困难也与整个青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信任不足、涉猎不足、耐性不足等问题相关,从事人文性的工作应具备的一些素质也存在欠缺,本来社会工作教育中的社会学、哲学与伦理学能让学生们的思考宽度增加,但现在的社工并非都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即使有,他们所学的课程内容与所需的素质也存在很大差距。此外,社工的工作情况、工资水平、社会地位也造成他们职业成长困难。现在各地的资深社工大多需要兼顾多个项目的专业与行政督导工作,还要处理投标及与购买方关系维护等事宜,在多重评估与考勤制度下,他们常常超时工作,工作占据一半多的日常时间,这使得一些社工慢慢失去身份的立体性, 在社交场合介绍自己时只会说自己是什么机构的谁,而“成就”是拿过的一堆行业奖状。至于他们自己是谁和有什么素质,在工作占据大多数时间、文化习惯又是去个体化的情况下,基本上没多少人能说得清楚。

  1.jpg

  本项目的总顾问、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黄昌荣曾指出,平衡的生涯应包含学涯、职涯与闲涯,但不论是项目参加者表达的需要或团队的前测调研,都发现社工缺乏工作以外的生活,更遑论反思。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闲暇生活,也没有定期参与的爱好活动,更多出现的是迷失、疲累、初心、倦怠、坚持等字眼。基于调查结果及笔者的观察,笔者和团队设计了深圳社会工作督导生涯规划项目。

  蓝色波浪线分割线

  用什么样的方式执行该项目?

  近些年,国际上的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已从关注个人性格能力与职业的配对,转向关注人的整全生命发展。参加本项目的督导已从事社会工作多年,基于前述观察与分析,项目要处理的是参加者的“生命课”,包括但不止于:

  1. 参加者对工作、职业和事业的区别是否清晰, 能否以务实和自我尊重的态度平衡地安排工作、闲暇与学习的时间?

  2. 参加者对角色与个人身份的区别是否理解,是否能刻画自己生命的立体、多向的图像?

  3. 参加者是否能区分对待别人与自己,成熟地管理界线与情绪?

  4.参加者如何应对客观情况造就的中年危机, 以成熟的视角去解构生活难题?

  5.参加者如何建立自己喜欢、一致、有力的自我去面对未来挑战?

  在理念和工具方面,我们选了博域理论、叙事理论、九型人格、迈尔斯- 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MBTI) 及国际生涯规划工作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如生涯彩虹图、价值观打磨训练及梦想板等。不过大部分工具项目团队都修改过,以更适合参加者的需要。因为项目的整体目标是要协助参加者检视自己的价值观、态度、技能和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自我身份区分与建立,减少他们情感上与工作、机构和行业的粘连以及慢性焦虑,让他们增加对问题和困难的把控能力,能以当下的状态与条件,重新务实、自我尊重地规划将来。

  项目的运作结构简单,主线是参加者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这三个词也是贯穿整个项目的一条线索(见下表)。

  通过前期调研,可见参加者普遍存在闲暇生活不足、容易受别人影响而感到焦虑、跟家人相处时间不足、生活角色分配不平衡等问题。而通过工作坊与个人生涯访谈,项目团队对参加者进行了质性调研,从中总结出参加者几点共性的困难与关注:已婚的忘记了自己,未婚的找不到自己,身心面临中年危机;闲趣功能化工具化, 阅读音乐全为快餐,情绪满足极为不足;工作占据太多时间,角色成为自我身份,上班成瘾心灵迷失;吃喝买玩只为减负,蓄意忽视身心健康,饮鸩止渴未能跨越。

  通过工作坊与面谈,项目团队着力促进参加者认识自己的状态与困难,并鼓励他们对生活做出不同选择,部分参加者在面谈中表现得比较慢热,而且有所保留,导师都温柔地坚持要求他们看清楚自己真实的情况,让他们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制订计划和布置任务。

  蓝色波浪线分割线

  他们有什么样的改变?

  在工作坊和面谈前,我们曾发给参加者一份有关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认同、自我管理、社会支持网络等情况的问卷。在工作坊和面谈完成后一个月,我们让参加者再填一份完全相同的问卷。最终有21 位参加者完成了两次问卷。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一些正向的改善:

  1. 有76% 的题目的平均分数有提升,其中40% 的题目有10 名以上答题者的打分提升了。

  2. “清楚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有定期参与爱好活动”“有根据兴趣和意愿修读非社工课程”及“拥有足够的闲余生活”这4 个题目,平均增加的分数是1分以上,其中后两题的分数有1.5 分的增长。

  3. 在“别人的行为不会令我焦虑”一题中,65% 的答题者分数得到提升,平均增加了0.76 分。而“我知道自己的人生信仰和主导信念”一题,57% 的回复者分数得到提升,平均增加了0.83 分。

  在项目结业仪式上,部分参加者介绍了参与项目后的改变,从他们的介绍和与其他参加者的互动中,我们总结了大家最重要的共同改变:

  1. 认识到应该花更多的时间认真地参与喜欢的活动,重拾闲暇生活,从中学习非社会工作但对人生发展有用的态度与知识,建立完整的自我身份。

  2. 学会盘点自己的能力资产,肯定当下的自己, 与自己好好相处和对话,找回自己最理想的状态。

  3. 明白生活有不同的角色和比重,应该平衡地安排和整理,进行理性和负责任的选择,不再只归咎于外在因素。

  4. 认识到需要跟同行业、处于近似人生阶段的督导伙伴真诚交流与对话,从而得到支持力量,减少孤单感。

  项目结束后,40 位参加者中有3 位重新制定了职业规划,一位从兼职戏剧教育工作者转为全职, 另一位加入了某基金会任职,她们都认为新的岗位能更好地从事助人的工作,而另一位工作十年的参加者,则选择辞职休息半年并将留在家乡的孩子带回深圳自己照顾,以达到生活的平衡与身心的内外一致。据项目导师的面谈,这几位参加者都认为自己的改变是好的,虽然暂时不再做社工,但生活得比以前更内外一致,也更有力气。其实在后测报告中可以看到,在“五年后我仍然会从事社工”一题中,57% 的参加者给出的分数在参加项目后提高了,其中4 位的分数增加更达2 分以上,因此项目团队认为该项目对参加者坚持从事社会工作是有好处的。

  蓝色波浪线分割线

  笔者感受

  在项目总顾问黄昌荣教授的理论指导下,笔者带领团队用近30 天时间,为40 位深圳社会工作督导搭建了一个培育体系,采用多个理论和手法促进参加者重拾职业以外的学习与爱好、看见更真实的自己、学习区分自己与外在、重新反思人生角色与比重,进而建立更完整的自我身份。

  3.jpg

  项目的工作目标与侧重,基本建基于笔者在国内从事督导工作的体会,就是“厉害的社工不一定是厉害的督导”,因为后者需要的不单是工作技能与知识,更多的是成熟的个性和处变不惊的淡定。正如武侠小说所形容的,“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社会工作督导的生涯规划正是一场内功的修炼,七场介入活动带给参加者的是心法,日后修炼还得依靠参加者的自我努力。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编辑:颜小钗

  设计:谢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