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分享:自主招生有那么高不可攀吗

  对于19届高考生,自主招生即将拉开序幕。马上来临的3月份,各高校的自招简章就会陆续发布。家长和孩子即将面临艰难的选择,能否参加,是否参加,怎么参加;材料如何准备,学校专业如何选择;等等问题都会困扰着家长和孩子。

  的确,作为第一次参加高考的孩子和家长,初次面对这些问题和考验,一开始都是茫然和无措的。好在现在的网络如此发达,各类服务机构随处可见,不管你想不想了解,主动还是被动,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了解。

  今天,作为曾经的考妈,我不想啰嗦太多的知识和技巧,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体会。从亲历者的角度给大家一点帮助和启发。

  首先,自主招生并不是顶尖学生的专属,也不是只有拥有奥赛奖项才可以参加或者才能够通过初审。

  我一开始并没有这种认识,而是在亲身经历之后,回头来看,才有了这些认识。因为我孩子没有任何奥赛奖项,学习成绩只是中等,并且模考成绩很不理想。当时决定参加自主招生,纯粹是报着试试看、碰碰运气的心态去准备的。当时只是觉得,现在的自招初审报名,准备工作只需要家长去做就可以了,不需要孩子付出精力和时间,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如果初审通过,复试是在高考结束之后。所以仅仅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为什么不大胆地尝试呢?万一通过了呢?即使没通过,那又怎样,也没什么损失和影响。

  所以我强烈建议有余力的家长都应该为孩子试试自主招生。

  我的经验说明,大胆地参与,不损失什么却往往有惊喜。一旦初审通过,对孩子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四五月份这个时间节点,孩子经过几轮复习和一模,二模,学习进入疲劳期和焦虑期,有的孩子会忽然失去动力和目标,比较茫然,成绩波动较大。而一旦自招初审通过,这样的结果会极大地提振孩子的精神和动力,孩子会确立明确的目标。初审通过的院校往年的自招录取分数将是孩子最后努力的目标。单单这一点就已经是大大的福利了。至于最终能不能通过复试,能不能去成,相比而言都不是太重要了。

  理论上讲,只要孩子的成绩能够达到本省的一本线(或自主招生控制线),都可以大胆地规划和尝试。

  有了这些思想的准备和认识,接下来就是着手准备资料和研究院校和简章了,然后是网上报名。我开始研究自荐信怎么写得出彩,着手联系专家准备推荐信,去孩子学校准备各种证明材料和盖章,把所有能够找到的还有些价值的,能证明孩子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证书都找出来,去学校盖章。整理和完善孩子曾经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活动等等。

  研究各种简章之后,根据不同学校的限报数量,我最终选择了3所院校,报名,上传,邮寄,等待。

  最终孩子通过了一所985大学,一所211大学的初审。以孩子的硬件条件,这个结果在他们班级乃至学校都是少见的。孩子非常的开心,一扫模考失利带来的负面影响,重新调整心态,满血复活,积极备考。孩子最终高考成绩超过了历次模考成绩,也超过了预期的目标。

  所以,我的经验告诉大家,自主招生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它不仅是为孩子增加了一个低分上名校的机会。而且可能是激励孩子进步和提分的一个手段。同时参加名校复试面试的机会也是孩子人生的一种经历和历练。

  裸分固然重要,但是由于国家推行的各种教育改革,高考改革,使得现在裸分并不是上名校的唯一途径。比如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这样的机会家长们不要忽视。这是一种趋势。网上数据显示,清华北大在某些地区的裸分录取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18年清北在浙江的裸分录取率仅为5.14%,也就是说清北在浙江录取的学生大约有95%不是通过裸分录入的,而是通过自招或者综招等其他途径考取得。所以,不管孩子是哪个分数层次,长远来讲,都要重视除了裸分之外的途径。利用好它,可以为孩子的高考和学业助力。

  高考是个系统工程。我之前分享的关于职业测试学业规划,家长助力语文成绩的提高,对大学和专业的了解,以及现在所说的自主招生的积极参与,所有这些都在说明这一点。孩子在努力学习提高分数的同时,家长需要配合和辅助才能完美地完成这项工程。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这了。如果谁想了解我为孩子准备自招或者综招(注:孩子还通过了一个省内的综合评价招生的初审)的具体细节,你可以扫码识别加以下微信好友,加入我们的高考学习群,私聊或者群内交流。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