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取消自主招生推行强基计划,高校强基计划最强解读来了

  

 

  1月15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根据教育部文件,2020年起,将不再组织自主招生工作,取而代之,是新的强基计划招生。(自主招生取消,强基计划推出!)

  强基计划的主要要点为:

  1.清华、北大等36所双一流高校试点强基计划招生。强基计划主要聚焦在数、理、化、生、历史、哲学、古文等相关基础学科相关专业;

  2.采取高考成绩85%+高校测试15%的方式,综合评价录取;

  3.每年的4月份报名,高考后6月25日-7月4日之间组织高校测试;

  

 

  目前,关于强基计划,教育部官方已经发布了《“强基计划”10问答详解如何招生》(可移步本公众号二条)。升学君同时也在后台接到很多学校、家长、同学的询问:“官话”解读之外,强基计划还有啥特殊的意义?本文特推出关于强基计划的民(实)间(货)版解读,试图通过另一个视角,还原出强基计划隐藏在“官话”后面、教育部没有告诉你的内容。

  本解读主要分为10个要点:

  阅读提示

  1.强基计划,是自主招生的新马甲吗?

  2.强基计划,需要选拔怎样的人才?

  3.只招数理化生等专业,未来会扩容吗?

  4.名额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

  5.杠杆效应下,参与机会更多了?

  6.三四线中学,迎来上车新机会?

  7.学科竞赛,是否还有必要学?

  8.校考只占15%,为何决定生死?

  9.校考内容,啥时开始准备?

  10.学科营,还有必要参加吗?

  1.强基计划,是自主招生的新马甲吗?

  强基计划发布后,有部分网友评论称,这不过是“自主招生”换了个“马甲”,“橘子”变“桔子”而已!这是大错特错,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传统的自主招生,通过后可获取10分、20分不等的降分优惠,最高可降至一本线,自主招生本质上,仍然是“唯分数论”。教育部文件里,对强基计划的相关定位,有如下表述:

  “坚持育人为本,探索在招生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引导中学更加重视学生成长过程,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育人为本,探索在招生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引导中学更加重视学生成长过程,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所以说,强基计划并不是自主招生的“马甲”,当然,也不是首创的招生方式,而是综合评价招生的一种类别,是在原来的综评招生模式上做了优化。

  根据2014年国务院3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高考改革正式拉开帷幕,而新高考改革的核心关键词,共12个字: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而“综合评价招生”,从招生层面来讲,正是国务院这12个字的重要精髓部分。

  目前,关于综合评价,有很多种地方叫法或高校叫法,比方说清华北大的“领军计划”、“博雅计划”、浙江的“三位一体”等。“强基计划”,亦可以归类为综合评价招生的大范畴之下。

  综合评价招生依据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两依据、一参考),全方位、多维度评价人才,打破了“唯分数论”单一模式录取方式,符合国际以及未来主流的人才选拔方式,也呼应了习总书记破除“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指示。

  同时也意味着,关于新高考是否会退回原路、是否会停滞的传言可以休矣!改革的方向是坚定的,历史只会向前进。

  强基计划一言以蔽之:双一流等名校招生时,不仅仅看高考成绩,还要通过高考成绩以外的其他选拔素质。其他的素质怎么选、怎么考?下文再表。

  2.强基计划,需要选拔怎样的人才?

  强基计划需要选拔什么样的人才?教育部文件里,有如下表述: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由此可见,“拔尖创新人才”,这是强基计划里面提高的一个高频词汇。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5年前。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院士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引发学界大思考的问题:“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9年10月,钱老溘然长逝。为了回应“钱学森之问”,同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词,正式出现在教育部及各重点高校文件里。

  教育部门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选择了17所中国大学的数、理、化、信、生5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力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入选。

  2019年12月,北京大学官网发布文章《“拔尖”十年再启程》,宣布启动“拔尖计划2.0”,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拔尖创人才配培养计划的一种呼应。

  而强基计划,面向的正是“拔尖创新人才”。这越来越表明,面向新世纪,面向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

  3.只招数理化生等专业,未来会扩容吗?

  相较于传统的自主招生,强基计划主要针对的是数、理、化、生等传统专业,以及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新工科等专业。教育部文件规定: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很明显,数、理、化、生、计算机等专业,是基础专业,也是核心专业,这是未来国家大力倡导的方向。以前状元们扎堆学经济、金融、管理等专业的现象,可以降温了!

  而强调历史、哲学、古文等基础专业,则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国自信的重要体现。

  这是否意味着,教育部只鼓励上述专业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笔者认为并非如此!根据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除了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外,仍然有许多其他专业入选“双一流”,这些专业共同构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笔者认为,一定会有其他的“计划”,来承担数、理、化、生之外其他专业的人才选拔,具体是何种选拔和培养方式,让我们拭目以待。

  4.名额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

  在原有的自主招生计划里,会有一个明确的招生名额限制:即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5%(清北除外)。而在强基计划里,并没有具体招生名额的限制,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

  “高校要与各地教育部门充分沟通协商,统筹考虑国家政策与导向、招生定位和培养要求、各地高考综合改革进程以及中学素质教育推进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在各省(区、市)的强基计划招生名额,并在各省(区、市)的分省计划中安排。”

  这里面,至少透露了三点信息:

  1)具体的录取专业和名额,理论上不设上限,由高校自己决定。这与此前传闻中“不设招生名额限制”是吻合的;

  2)强基计划是分省投放专业和招生名额的,这意味着强基计划是省内竞争!这与以前自主招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自主招生的降分优惠属于所有省份之间竞争,某种意义上讲,自主招生等同于各省份学科竞赛实力大PK。

  3)如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2020年进入新高考的省份,强基计划的名额会更多,很大高校把相关专业的绝大多数招生名额都投放在新高考省份强基计划中。这一点,在浙江、上海等省份的综评招生中,已经得到验证:在上海,复旦、上交大两所高校,90%以上的名额,都投放在综评名额里;在浙江,北大、清华、中科大、复旦、上交大、港中文(深圳)等名校的综评名额,占比亦超过90%……

  虽然相较于原来90所自主招生高校,强基计划看起来范围减少了,而实际上,人数却是增多的。这种增加,除了“量”的增加,还有“质”的增加。

  传统的自主招生,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高校很难触及到5%的边界,或者说很难招满符合要求的5%名额,甚至有的高校自主招生已名存实亡。而新模式招生中,不再有名额限制,意味着理论上可以达到100%,90乘以5%对比36乘以100%,这是一道很简单的算术题。

  可以预见的是,这36所试点高校,也许不会一下子把相关专业100%的录取名额都投放在强基计划中,但这代表着非常大的扩容弹性。会不会是从36所试点高校,开放到137所双一流高校,甚至更多的本科高校?这是政策留下的想象空间。

  5.杠杆效应下,参与者更多了?

  强基计划的参与者增加,一方面取决于突破了5%的名额边界,另一方面,来源于初审-入选-录取等流程规则下的漏斗效应。根据教育部规定:

  “对于以高考成绩入围高校考核的,有关高校在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下同)上,按照在生源所在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以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参加高校考核名单。”

  上面这段话,至少包含两个意思:

  1)“对于以高考成绩入围高校考核的”,这意味着,高考成绩是入围初审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而另一个入围指标,笔者推测,便是学科竞赛(后文会有分析);

  2) “按照在生源所在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以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参加高校考核名单”。这意味着,会有N倍于招生计划数的考生,有机会参加高校的校考。

  这会带来哪些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清华北大在某省招300人,假设300个名额全部是裸考、统招,理论上你需要考入前300名(不考虑前300名有人弃报因素),这是1倍的杠杆;

  假设清北300个名额全部投入到强基计划里,是否意味着只有前300人才有机会?并不是的!参照公务员录取模式,按照1:3确定入围名额的话,实际上参与录取角逐的会是900人!

  是否就意味着,前900名才有机会?同样并不是!有可能第700名觉得自己考清北概率不大或者他更喜欢复旦或浙大,从而选择放弃,这样第901名就有机会……以此类推,最终入围的有可能是高考排名第1000名、1200名甚至更多!如此一来,杠杆效应便达到了3倍、4倍!

  这些双一流高校,最终会按照多少的入围比例来确定校考名额?目前教育部并未有明确规定,我们可以参考2019年部分高校综合评价入选比例:

  浙江大学三位一体(面向浙江):按照1:6确定校考入围名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位一体(面向浙江):按照1:3确定校考入围名额;

  东南大学综合评价(面向江苏):按照1:3确定校考入围名额;

  山东大学综合评价(面向山东):按照1:4确定校考入围名额;

  ……

  因此,笔者预测,双一流高校实际入围比例,可能在1:3左右,不排除部分高校会把入围比例放大到更多。

  6.三四线中学,迎来上车新机会?

  选拔规则、录取规则的改变,同样会带来升学规则的重新洗牌,这对于三四线中学、县城中学等地方中学而言,无疑是新的机遇。

  笔者作为县中出身者,近几年也一直在做县中教育的研究,有一个现象不得不令人痛心疾首:五六年前甚至更早一些年份以前,很多县中的教育质量还是非常过硬的,每年考取清北的人数可能很少,但相对比较稳定;渐渐的,这些县中考清北变成了偶然,而最近几年一个更加明显的现象是,很多县中已经连续多年没有学生考上清北了!如此一来,好学生流失,好老师流失,恶性循环,马太效应加剧……

  县中的没落,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在学科竞赛作为近乎唯一评价体系的自主招生语境下,这些中学并没有相应的能力去应对,拼裸分的话,县中的学生考到全省前800名、前500名并不困难,考进全省前100名、前50名,却非常困难。事实上,清北裸分名额越来越少,很多省份100名以后裸分报考清北几乎没什么希望。

  三四线城市甚至很多县中的另一尴尬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没有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等途径参与顶尖游戏的角逐,又享受不到贫困地区的国家专项、高校专项计划的惠顾,他们处在政策的夹缝中,成为广大被忽视的群体。

  新模式下,入选人数最高可达招生计划的3倍甚至更多,这意味着这些中学第500名甚至第1000名的考生,都可能有机会触摸到清北。毫无疑问,县中上车的机会多了。

  需要提醒的是,有机会入围,并不代表一定能够被录取,最终高校校考的部分,仍然是重要的筛选环节。

  7.学科竞赛,是否还有必要学?

  原来的自主招生,学科竞赛几乎是唯一的报考条件;而在强基计划中,对报考条件的表述为:

  “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高考成绩成为强基计划重要的报考条件。是否意味着,学科竞赛作为报考条件将不存在呢?笔者认为并非如此,除了第5条分析外,教育部文件中,同样提到: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何为“学科突出才能”?很明显,主要就是指数、理、化、生、信五大学科竞赛。这里,除了高考成绩以外,教育部为竞赛生留下一道特殊的口子,而且这个报考条件不受“85%高考成绩”这一条款约束,可以“破格入围”、“破格录取”。

  如何“破格录取”?教育部文件里,同样有所规定:

  “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这句话意味着,达到破格录取条件的考生,高考成绩只需要达到本省本科一本线即可录取。这也是原来自主招生中给予“竞赛党”的最高优惠,在强基计划里,这条通道同样得以保留。

  学科竞赛需要达到多高的奖项才能破格录取?目前尚未可知,笔者预测,最少应该达到五大学科竞赛省一水平,甚至有可能达到国三及更高水平。

  学科竞赛作为“破格”条件,门槛势必会提高,基于“学科竞赛可能会影响高考成绩”这一风险顾虑,学科竞赛的作用被相对削弱。反映到中学层面,笔者通过走访部分教练得知,的确有不少学生因为新政对竞赛学习产生动摇,甚至有的学校竞赛生人数出现腰斩。很多学校都在困惑,竞赛还有必要学吗?

  笔者认为,学科竞赛过去、现在、未来,都只是极少数人的游戏,新政导致竞赛学习降温,其实是对过往盲目学习竞赛行为的一种纠偏。竞赛学习,应该回归到“学科特长”的本质,笔者对竞赛学习者的建议是:

  首先,顶尖高校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初衷不会变,过去的经验表明,清北等名校通过学科竞赛选拔学科特长学生,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这部分某一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无论政策怎么变,名校选拔他们的需求不会变。因此,对于那些少数具有学科天赋的孩子,大可不必过分担忧,应坚持自己的初心,回归到学科竞赛的本质。

  其次,那些因为升学、加分等功利性目的,不顾自身实际情况、不顾自身是否具备潜质,而盲目跟风甚至孤注一掷的学生,确实应该冷静思考这个问题了,这条道路真的适合自己吗?再次强调一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学科竞赛都只是少数人的游戏,而不是大多数人的敲门砖。

  另外,对于目标为清北复交等顶尖高校的学生,竞赛是一个增值选项。对于这些名校而言,高考分数已不再具有明显区分度,他们过往的校考环节,会融入大量的学科竞赛知识来增加区分度,有竞赛学习经验者,无疑更具有优势。对于这部分考生而言,需要同样兼顾竞赛知识的广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你要做到万里挑一,如果不承担比普通人多得多的苛求,站在金字塔尖上的凭什么是你呢?

  8.校考只占15%,为何决定生死?

  根据教育部规定,强基计划主要由高考成绩85%+15%高校校考组成。假设满分是100分的话,我们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公式计算出强基计划加权的分数构成:

  满分100分(强基计划)=满分85分(高考)+满分15分(校考)

  表面上看,高考成绩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这是否意味着,校考就不重要呢?

  笔者认为:决定入场的因素在“85%高考”,而真正决定命运(录取与否)的,却在“15%校考”。因为,新模式招生中,高考虽占据了85%的权重,但折合成百分制后,它们的分数级差却被进一步缩减,特别是对于清北等名校而言。

  我们以浙江省2019年的高考成绩为例,假设清北在浙江强基计划共录取300人,按照上述规则,则第1000名左右有机会入围,根据浙江省2019年一分一段表:

  

 

  (浙江省2019年一分一段表)

  上图可以看出,浙江全省第1010名为685分,可以推测,入围清北强基计划的最低分数,应该在685分左右;而上述入围者中位数分数,约为691分!高考的分数,在前1000名考生中显得极为拥挤,如果折合成85分的高考比重后,计算方式为:

  (高考分数/750)*100×85%

  依此计算,695分折合为78.77分,691分折合为78.31分,685分折合为77.63分!这也意味着,如果依靠高考分数入围的话,折合成百分制后,绝大多数考生的分数差距在1-2分之间,高考在顶尖选手之间几乎不再具有区分度。

  很简单的道理,去竞争北大的,有可能是700分和685分的,但绝对不会是600分、620分的。传统高考模式下,685分比700分低15分,可能相差了上千个排名;但在新模式折合成百分制后,仅仅是相差了1.7分,这1.7分,完全有可能在校考环节翻盘。

  剩下的15%校考环节,是如何拉开差距的呢?我们以清北近几年的综评校考(领军博雅)理科为例,平均得分率仅为30%-40%!而这些,都是顶尖高手之间的较量!这意味着,在校考环节,最头部的学生可能得到13分、14分以上,最尾部的可能得1-2分,平均只有5分左右。学霸的荣耀,很可能在清北的一场校考中被击得粉碎!

  为什么高校校考一定会成为拉开差距的重要环节?道理很简单:这些学霸们的高考得分率已经达到90%-95%,高考的区分度和选拔性功能基本丧失,高校急需在校考环节通过区分度来达到筛选目的。

  当然,未来也不排除这种情况,即使考到全省前30名、前10名,仍然可能无缘清北!这种情况并非耸人听闻,在新高考实施的浙江省,裸分前30名已经考不上清北了!这其实是对过去“唯分数论”改革的一种倒逼:如果只是一个考高分的“书呆子”,即使通过初审,也有可能在决定命运的“15%校考”环节败下阵来。

  9. 校考内容,啥时开始准备?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强基计划选拔流程,4月份考生开始申请报名,6月底-7月初参加高校的校考,7月中上旬强基计划录取完毕。

  

 

  强基计划报考流程

  留给考生的真正有效备考时间,只有短短的3个月左右,这期间还要参加高考。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如果你计划出门远行,你一定会提前做好计划、查好攻略、备好物品、定好机票,而不是等到出发前一天才开始准备。同样道理,高校校考也不会给你机会等到你高三快毕业的时候才去临时抱佛脚。

  高校校考为了增加区分度,主要会考察大量的学科竞赛知识、高中选修课程、大学先修课程,以及大量的创新性测试。而这些,又都是我们在高中教学中缺失的部分!

  根据2019年6月份《国务院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新高考后,不再制定高考大纲,取而代之将会以新课标和高校选才要求为依据。这意味着,高考分数以外,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顶尖高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校考环节通过大量的竞赛知识和超纲知识来增加选才区分度;这也意味着,清北等名校考察形式越来越灵活多元,课外知识的广度和创新性思维,远比只会考高分重要。

  10.学科营,还有必要参加吗?

  传统自主招生模式下,清北等高校会组织大量的学科营(夏令营、冬令营、金秋营等),来达成与招生层面某种心照不宣的目的。而在强基计划文件里,则明确提出:

  “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与强基计划招生挂钩的冬令营、夏令营及考核工作,或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报名、考核等有关工作。”

  这是否意味着,高校举办的各类夏令营、冬令营,没有必要参加呢?笔者认为,各种夏令营、冬令营等,同样仍然有必要参加。

  1)根据以往各种夏令营、冬令营的招生简章,也从来没有明确说过可以与自主招生或者综合评价挂钩,少数会注明“夏令营成绩会推荐给招办参考”字样。实际情况中,每年综合评价或者自主招生的入围学生,都会与学科营优秀营员有着很高的“重合度”,仅仅是巧合吗?

  2)如果你足够优秀,你不必等到高考之后的校考环节再去证明你自己,而学科营,恰恰也是检验你优秀程度的重要通道;

  3)通过学科营等,可以提前接触高校的学科氛围,对于树立自己未来专业方向、人生目标,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在学科营里认识的教授、同学,同样可以让你理性意识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以便适时调整状态。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李立勋,资深教育从业者、媒体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