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有多少个本科专业

  广东财经大学有多少个本科专业?多少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我们在报考一所高校的时候,往往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但是如果一点都不去做了解,又不利于我们考生正确合理的填报志愿。部分想要报考广东财经大学的考生们,你们在紧张的复习时,有对自己想要报考的大学做详细了解吗?如果没有的话,可以认真阅读下文!

  
来源摄图网

  1983年5月,学校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校名为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6月,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经过34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27700多人的省属重点院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

  学校有广州和佛山三水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佛山三水校区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旅游经济区。现有校舍约72.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080万元,图书530.2万册(含电子图书);自主建成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1280多项。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16人,副高职称教师40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0人。

  有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省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省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

  

  深圳大学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庞大吗?师资力量具体是怎样的?考生们现在在做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不再是单单考虑自己的爱好,学校的地理,学校所在城市这些问题了,可以说是越来越对自己的选择谨慎起来,好学网小编发现有很多考生开始更加关注目标高校的师资力量,通过了解这些再去判断要不要选择报考!

  
来源摄图网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建校35年,深圳大学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施完善、师资优良、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大学。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推出了《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区大学文化。2017年,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成立了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刘宇一艺术院。

  深圳大学现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校园总建筑面积154.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8.5亿元。图书馆馆舍512023。ê?骼鲂G?际楣菀黄冢???V奖咀试?00.79万余册;数据库257种,含全文电子图书232.55万册,全文电子期刊12.48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8个。

  

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20人次入选广东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2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人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项目,2人入选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项目;有广东省、广州市“十大中青年法学家”3人,广东省教学名师5人。

  2013年首次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并不断完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相结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相融合”的开放、协同、实用、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勇于开拓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近几年来,学校人才培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两个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我校与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共建的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企业仿真综合运作”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物流”2门课程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获批为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是广东省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示范院校和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广东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协同育人基地获批为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

  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并保持较高的就业质量。历年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9%,毕业生在社会上赢得良好口碑。

  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坚持商法融合,促进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专业体系。

  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3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

  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3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和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商管理(MBA)、法律(JM)、金融(MF)、保险(MI)、会计(MPAcc)、税务(MT)、公共管理(MPA)等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现有57个本科专业,其中市场营销、法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等5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学研究理念,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拥有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广东地方公共财政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广东省重点智库——华南商业智库;2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开放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1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

  近5年,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87项,省部级项目317项,实现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法学研究》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67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272篇;出版各类著作201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3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社会服务

  学校坚持需求导向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紧密结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咨询服务。

  63位专家教授被聘为省市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应急管理顾问和省市人大立法顾问、财经顾问等。

 

 学校先后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广州市社科联共建“广州市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与广东省国税局、地税局共建校政协同创新平台“广东纳税服务研究中心”,与广州市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共建南沙自贸区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基地,与深圳市证大速贷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广东财经大学证大微金融学院,与广州市地税局共建全国首个校政合作的税务干部进修学院,与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广东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广东省清远市、佛山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建设立法评估与咨询基地,与东莞虎门镇共建广东财经大学东莞电子商务研究院,与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共建广东福利彩票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基地,与广东省税务学会、博智税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互联网+财税研究中心,与广州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广州科技金融协同创新研究院,与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共建广东财经大学瑞华审计研究院,与广州市海珠区经贸局、广州五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建海珠电子商务培训学院。

  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深化的趋势和要求,坚持国际化办学思维,以培养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参与国际竞争的应用型高端人才为目标,以打造能够胜任国际化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为路径,充分借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涉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

  着力构筑国际化师资海外培训平台:实施“专任教师海外访学工程”,创建“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化师资海外研修基地”的美国佩斯大学站和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站,不断强化中青年教师的国际化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

  着力构筑科学研究国际化合作平台:立项建设中国—拉丁美洲国家税务教育国际论坛、中—欧经济合作研究平台、宪政与公共财政合作研究平台、港澳基本法合作研究平台、零售战略研究中心、智慧创业研究室、营销本土化研究工作坊、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中美合作研究课题组、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研究团队等9个国际暨港澳台科研合作创新平台,持续推进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不断提升专任教师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实力和水平。

  着力构筑应用型高端人才国际化培养平台:与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亚洲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70多所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实施40个国际化教育项目,其中包括中外合作学历教育项目17个,以及国(境)外短期访学项目11个、假期学习项目7个、带薪实习项目5个;创办“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本科国际商务专业实验班、广东财经大学—西澳大学2+2本科金融学专业实验班、广东财经大学—埃克塞特大学2+2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验班、广东财经大学—佩斯大学2+2本科计算机科学专业双学士创新班;创建“广东财经大学海外实践教学平台”德国基地、意大利基地、新西兰基地和坦桑尼亚基地;创设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化教育交流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化教育项目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心;构建计划外涉外办学项目体系,并与德国歌德学院合作成立华南地区首家德语培训和德语考级权威机构“广东财经大学歌德语言中心”;成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院校和教育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

  学校坚守“正心诚意,求真向善”的精神,践行“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秉持“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和“法治、科学、民主、阳光”的治校方略,彰显“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立足广东,面向社会,服务发展,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