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困局与出路

  生涯规划教育,可以理解为学校为引导学生在对自身未来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和能力特点,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相比大中城市的学校,以农村生源为主的县域高中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更晚、基础更薄弱、困难更多,但意义却更为重大。因为农村学生的自主生涯规划意识和专业选择能力更弱,同时农村学生个体能借助的外力和能利用的资源更少,所以如果说城市学校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是“锦上添花”,那么农村学校开展有效的生涯规划教育就是“雪中送炭”,农村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更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和指导。县域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是时代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必将成为县域高中各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之一。

  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念

  生涯规划教育又叫做职业规划教育。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对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现在的自身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依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使学生更早、更好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大致确定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并激励其为目标和倾向而努力奋斗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其中包括知识性生涯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综合性生涯规划能力素养的培养。高中阶段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内驱力,能使学生更早、更好地了解自身,了解外界,明白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业,从而驱动和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去付出汗水,为从事心目中理想的职业而努力奋斗。

  二、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新高考改革启动以来,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在绝大部分发达地区的高中学校落地实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大多数县域高中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还停留在规划阶段,只有少数学校开始实施了,大部分学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从已开展的一些学校来看,县域高中生涯教育的现状也不尽如人意,开展得比较随意和凌乱,缺乏系统性,缺乏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教材。在已开展的学校中,生涯教育的课时安排也严重不足,仅仅利用活动时间、业余时间,远远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有些高中学校克服各种困难建立了生涯发展中心,但限于师资的原因,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有些学校开展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单纯性的社会实践体验,也只是短时间内的感官和心灵上的接触和碰撞,虽然可以激发起学生一些兴趣,却很难形成观念和思想,反倒使生涯教育成了没有意义的形式教育。有的高中仅仅是给学生做了几场讲座,就全当成是生涯规划教育,与全面而高效落实生涯规划教育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县域高中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尽快制定实施办法,完善教育思路,尽快有计划全方位地开展实施。

  三、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困局

  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

  一是县域高中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薄弱,基础差,致使学校进行生涯规划教育难度大,起点低。高中学生还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通常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在这个方面,县域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更加薄弱,对当下的就业形势也不甚了解,很多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不够,对自己的擅长领域、优势领域了解不够,对未来的生涯规划只停留在考大学这一层面,至于应考哪所大学,选个什么专业,什么专业是适合自己且又喜欢的,将来适合从事什么职业等问题则思考甚少。学校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量及难度相比城市学校更多更大。

  二是县域学生家庭生涯规划教育明显缺失和隐性缺失,致使学校生涯规划教育推进难。县域高中生源主要是农村或城镇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庭教育主要落在老人肩上。很多老人只能勉强照顾学生的生活,既无精力也无能力过问小孩的思想及成长行为,造成县域农村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涯规划教育明显缺失和隐性缺失。具体而言,大多数农村高中学生没有职业规划知识,即便有也主要是从网络媒体和家长、朋友那里了解的碎片式的职业规划知识。由于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这些知识的吸收和利用很难让其形成较好的生涯规划能力素养。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就是考大学,家长不关注专业,对专业的理解只是表面上的,不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不关注孩子的能力特长是什么。县域学生家长在这一方面的缺失致使县域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推进难度大。

  三是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我国的县域高中生涯指导教育之所以还没有较大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生涯规划教师,多为兼职的教师,整体专业素质偏低。县域各高中学校涯规划指导教师专业素质整体不高的现实,导致生涯指导教育还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学生的生涯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虽然这一问题已被更多关注,但依然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水平。

  四是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的课程资源。目前,城市高中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上海作为新高考改革最先推行的试点之一,其生涯教育开展得比较早,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施体系。湖南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并有了一些宝贵经验。长沙县一中作为湖南省首开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普通高中,强调教育是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其生涯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已经构建得比较完善,由生涯独立课程、社团选修课程、学科融合课程、软件测评课程、生涯体验课程和生涯讲堂课程这六大课程构成。同时,编写并公开出版了学生生涯发展指导教材《普通高中实验教材:生涯发展指导》。湖南师大附中则是在心理教育课上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每个班至少配有一名专业的生涯规划师,为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力量。相比城市学校,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起步晚,因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没有特别适合县域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资源,而县域各高中学校又缺乏系统研发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能力和条件。大部分县域高中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目前还处于有形式无内容、有想法没办法,启动难,推进难,坚持难,效率低的初级阶段。

  四、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出路

  (一)向内狠挖掘是破解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困境的基本动作

  实施生涯教育,必须要有一支理念新、专业强、素质高的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必须要有适合农村学生零基础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资源,必须要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场所资源。现实是,各校的生涯规划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并且人员严重短缺。在短时间内要想让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有起色,向内挖掘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各方面潜能就成了破解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困境的基本动作。

  1.挖掘本校生涯规划教师队伍资源潜力。除了要发挥生涯规划专职教师的作用外,更要充分挖掘全校教师资源,将学科教师纳入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中,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学科教师跨专业发展,同时重点推动班主任生涯规划教育能力培养。班主任是学生更为熟悉和亲近的老师,也是交流和沟通较多的老师。班主任对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了解更为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优点与不足,能够给予学生必要的生涯规划的指导与建议,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挖掘和培养一批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生涯规划实践活动、进行生涯规划指导的师资队伍,对其进行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生涯规划教育能力,以此破解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在师资上的困境。

  2.挖掘本校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资源潜力。开展生涯教育活动,需要科学、系统的生涯教育课程作支撑,学校要充分挖掘校本生涯教育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辐射作用,挖掘学科课程在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潜能,在学校内成立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团队,对生涯规划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形成适合本地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模式,以保障生涯教育的实施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要挖掘管理资源潜力,向管理要效益。一方面,成立生涯规划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多类型人员参与,各部门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成立学生职业发展中心,由学生职业发展中心统筹实施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并具体组织实施学校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安排,组织课后的咨询服务,组织生涯规划主题活动,统筹实施学校的生涯教育、咨询规划与学生活动等工作。另一方面,优化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与生涯规划教育有关的制度,用制度来调动校内各方面资源,齐心协力抓好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4.要挖掘家长和校友资源,充分发挥家长和校友在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成立生涯规划教育家长互助社,设立“家长讲堂”,定期邀请优秀家长做职业分享和职业介绍,充分利用家长群体的职业多样性,让学生对各种职业有更直观地认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挖掘校友的专业、职业资源,开拓学生的生涯规划视野。比如,学校可以邀请学校优秀的往届毕业生回校进行学习与创业经验交流的讲座,向学弟、学妹介绍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分享自身在生涯规划、就业创业过程中的有益的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学生提供实用的指导,提高生涯规划的意识,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与生涯规划目标。邀请在各行业工作的优秀校友开展现身说法,为在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经验分享。让学生更真实地了解各种不同职业的实质内容、工作形态等。

  (二)向外求共享是破解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困境的主要出路

  向外共享,是指在县域范围内实现生涯规划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县域为运作单元,纵向利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网络,横向融通同级部门、社区单位及个人力量,统筹县域内外有可能对县域生涯规划有教育功能的各种显性的、潜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县域内生涯规划教育资源互通共用和价值最大化,以有效满足各校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可供县域共享的生涯规划教育资源,按其内容可分为硬件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组织资源、人文资源、信息资源等。县域内实现生涯规划教育资源的共享还包括组建县级生涯规划教师团队,实现县域内生涯规划师资队伍的共享。当然,以上目标不是某一所学校能实现的,需要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县级生涯规划教育中心,由这个中心统筹和调度全县的生涯规划教育资源,实现县域内资源共享,以提高各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水平。比如由县级生涯规划中心牵头成立生涯教育教学团队,整合全县的优秀生涯规划教育资源,开发适合本地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统筹开展系列活动,整体推动全县生涯规划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个中心还可以搭建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大数据手段调度全县的生涯规划资源,实现数字资源共享,为县域各高中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涯规划教育资源。教师也可充分在这一平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分享当下的就业形势,引起家长对子女生涯规划的重视,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中来,达到家校合作共同育人的目的。学生在该网络平台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来弥补县域高中学校职业规划中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三)向上寻借力是破解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困境的重要出路

  要想把生涯规划教育抓好,人、财、物这三大要素是必备的保障。受地理位置、经济因素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常常面临师资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的实际困难。破解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困境,除了向内狠挖掘,向外求共享外,更要上争援助,向上借力。不能一味停留在“等、靠、要”的层面上,而应主动奋起,转换思路,积极探索跳出学校寻发展,借力发展、借“鸡”生蛋的发展新路径,切实解决制约学校生涯规划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财、物问题。

  1.与省内高中名校合作,通过结对帮扶办法,聘请名校高中教师到校支教的办法充实师资力量,或选聘教师到名校高中跟班学习增强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后劲。定期组织生涯规划教育交流论坛,邀请城市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专家进行讲解和分享。还可以选派老师到高校深造,借助高校人才资源,聘请高校教授到学校讲座,组织学生到高校进行研学等,通过这些以点带面的办法,增强学校内生动力,提高生涯规划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借鉴先进学校经验基础上,融合本地特色,建立并完善适合本地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2.借力国内外现有的生涯规划教育大平台资源,适当的组织资金投入,购买生涯规划测评软件,提高县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层次。一方面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立足新媒体平台生涯数据资源库拥有的高校详情介绍、专业详情介绍、职业详情介绍、高考政策解读视频、生涯规划课程视频等资源,充分满足学生开展生涯规划的资源需求。如利用平台资源库为学生了解自身兴趣、爱好、性格、智能、价值观提供测评工具,满足学生进行生涯探索。另一方面借助大平台的影响力(比如升学在线等),引入优秀的生涯规划教育专家到校为学生进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

  3.借助网络大平台的课程资源,在各校系统性开设高水平的生涯规划教育课,通过系统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提高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的管理与发展等一系列职业规划能力,从而为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提供更好的助力。

  4.向上争取更多政策上的支持,申请资金支持,大力建设必要的校内外社会实践基地,保证硬件设施能满足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开展的需求。

  五、结语

  总之,随着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生涯规划教育从大学阶段前移到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也由大学生向高中生转变,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成为教育关注的新热点。县域高中要抓住机遇,主动迎接挑战,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材施教,提高学校育人水平。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