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几个热点问题的梳理与思考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下面,就几个热点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探索和思考。

  一、关于教、学、考问题。

  1、充分认识“用教材教”和“教好教材”的重要性。

  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指出:“教材是体现国家意志、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材体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本华在《高考语文试题进一步指向教学考一致性》一文中说:首先要说明的是,多年来高考试题所考查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事实上都是教材的核心内容及最基本追求,所以教、考本身的精神都是一致的。而考试命题着力于与教材关联、衔接,则极大地促使着教师们在教学中回归教材,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课程的新观念。

  在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发布的《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值得关注:“试题材料呼应教材,题干设问、答案设计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增强与教材的关联度……引导教学重视教材、用好教材,将功夫下在课堂内,以提升课堂质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成绩。”

  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好教材、落实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基点,这既是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命题意图,更是务根务本,提升本学科高考成绩的不二法门。

  2、2023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的4套全国高考试卷“教、学、考”举隅。

  高考语文试卷选文与高中语文教材密切关联。

  譬如4套试卷文言文阅读的第11题都有1-2个选项与教材选文有关,涉及《送东阳马生序》《愚公移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兼爱》《桃花源记》等。

  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全国甲卷第21题要求学生讲的三个成语——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都在教材中出现过。

  新课标Ⅰ卷用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初中推荐阅读),新课标Ⅱ卷第20题A、D选项分别与《沁园春·长沙》《谁是做可爱的人》有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Ⅱ卷的现代文阅读Ⅱ,阅读材料节选的是沈从文《社戏》。沈从文是课文中出现的作家,初中教材里又学过鲁迅的《社戏》,考生看到这样的材料会有熟悉感、亲近感,会感到命题者很友好。同时第7题的3个选项也都和教材选篇相关,其中B选项提到传统白话小说的写作手法,在初中教材中有一个单元专门讲传统白话小说,高中还有《红楼梦》整本书阅读,C和D选项分别出现的鲁迅《社戏》和沈从文《边城》,都是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除了指向教材选文,还有一些试题指向教材中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单元。但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老师们颇感疑虑,觉得费时费力,又难于考查,所以常常置之不理。通过今年的试题导向,以后肯定能让高中教师对这些以前容易的内容高度重视起来。

  如新课标Ⅱ卷的现代文阅读Ⅰ的两份材料,材料一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材料二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其中第1题选项B又与毛泽东《调查的技术》作比较。这些内容都与语文必修一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和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有关,其中第四单元的第二个活动就是调查研究,后边附的材料有毛泽东的文章;第五单元《乡土中国》的作者是费孝通,整部书都源于乡野调查,是基于调研的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思考。

  特别要说的是,新课标Ⅰ卷写作“故事的力量”,直接呼应选择性必修中册外国文学作品研习单元。这一单元的任务三是写作,要求围绕“文化走出去”写一篇申论;提供了习总书记的一段讲话材料,材料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

  笔者以上罗列的都是2023年高考全国卷与教材直接相关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紧扣教材教,拓展教材练。只有把“教、学、考”密切关联的精神吃透了,才知道教学该往哪里走,学生该往哪个方向去引导。

  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教、学、考实践。

  一是改革课堂教学,注重关联教材。2023年试题积极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理念,主动呼应2019年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增强试题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引导一线教学扭转功利化倾向,将功夫下在提高课堂质量、夯实知识基础、培养能力素养上。

  2023年新课标Ⅰ卷和Ⅱ卷试题充分增强了和统编教材的关联。一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如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写作短评的试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必修一(上):“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二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如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Ⅰ与教材中“家乡文化生活”“整本书阅读”等单元密切关联。三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2023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词义理解试题,就与语文统编教材相关联。四是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如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关联鲁迅《社戏》、沈从文《边城》等。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关联教材,笔者认为,主要是充分遵循《课准标准》精神,深刻领会教材编辑意图,认认真真教好每一课,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完成每一个单元教学任务。

  二是关注命题创新,减少机械刷题。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使用了多种新题型,有效规避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如:全国卷4道写作试题各有特点,其中,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是一道读写结合的新题型。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还有,4套试卷的文言文设题也有极大创新。材料有单一文本,有复合文本。新的文言文断句题还可防止考生利用技巧作答。

  全国卷4套语用试题的形式和考点各不相同,除传统的病句、成语、补写之外,还考查了评论、句式含义、表达效果等。

  教育部考试院组织相关专家撰写的《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一文中指出:试卷在守正中又出现不少创新的“面孔”,使得高考改革试行的“小步快跑”原则不断向前推进,其中在引导教学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二、关于大单元、大概念、单篇教学问题。

  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大单元教学”创始人张孝纯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大语文”设想是“一体两翼”,以课堂学习为主体,以课外语文环境和语文活动为两翼,其学习范围圈定在学校生活内。

  最近,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八十多岁的孙绍振连发三篇文章质疑“大单元”“大概念”。《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社,也组织了北京大学教授、语言学家汪峰,首都师大教授、语文教育专家张彬福,北京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北京101中学语文教师程翔进行了《大单元·大概念·单篇教学》——语文教学热点三人谈。

  目前,中学语文界对于“大单元”“大概念”“单篇教学〞的争论与质疑,颇有上个世纪的1997年,洪禹平教授在《北京文学》上发文《误尽苍生一一也谈语文教育》,点燃的“误尽苍生是语文”这场空前大讨论之激烈。

  笔者梳理一下汪峰、张彬福、程翔三位语文教学与研究专家的观点,觉得下列几点值得特别关注。

  (1)单元教学早已有之。1981年,张志公、张定远二位先生发表的经典文章《谈谈单元教学》(《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7期)。这篇经典文章将“单元教学”这么一个重大问题讲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2)课堂教学以教材编写的单元为边界,适应大多数师生现有的教学条件;语文教师跨单元重新组合成新的“大单元”来开展教学活动,他们没有这种责任,他人也不应有这样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将单篇教材教好是根本。

  (3)大单元教学一无是处吗?显然不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分解(单篇教学),也需要综合(单元教学),二者要有机协调。全部是分解或全部是综合都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4)大单元与群文阅读、专题阅读、主题阅读、模块学习等一样,只是一种学习形式而已,其自身并无所谓优劣。

  (5)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明确要求一线教师进行“大单元”“大概念”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大单元”“大概念”教学来完成“学习任务群”,也可以通过传统的单篇教学来完成“学习任务群”。

  (6)专家学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提出“大单元”“大概念”来阐释“学习任务群”,属于正常现象;考试命题在保留多文本阅读题型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是在体现“教—学—评”一致性方面有明显体现,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很多地方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强力推行所谓“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使原本正常的教学改革行政化、机械化、僵硬化。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本华也认为:2017年版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这一理念落实到教材中,就是用单元学习任务代替了以往的课后练习,而单元学习任务对整合、情境、结构化的关注,改变了以往相对来说较为琐碎的、机械的、单一的课后练习,从而把任务的解决作为课堂学习的最高追求。

  关于大单元·大概念·单篇教学以及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我是这样思考的:

  单篇教学仍是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

  海量阅读仍是当前高中语文拓展视野的基本手段;

  背诵积累仍是当前高中语文夯实双基的基本方法;

  精准考练仍是当前高中语文提升能力的基本策略;

  积极探索仍是当前高中语文与时俱进的基本态度。

  三、关于“无情境不教学,无情境不命题”问题

  “情境”一词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出现了34次,在高考评价体系中出现43次,是本轮课改典型的高频词。《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以具体情境为载体”,高考评价体系则“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

  据教育部考试院官宣和近几年全国高考卷真题示例,在命题中,情境只是一个“帽子”,命题者会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阅历、年龄实际,不会在命题情境中,使用一些“名词术语”为难学生,而会创设一个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当今“无情境不教学,无情境不命题”的教学与命题潮流。

  比如在2023年全国新课标试卷1卷和2卷,在名篇名句默写板块是这样设置情境的:

  Ⅰ卷,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就很好。

  Ⅱ卷: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

  从为诸葛亮画像题诗,到创作历史小说《正气歌》,名篇名句默写这一最容易成为简单识记的题,如今在情境的加持下,也与理解、欣赏、判断、应用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由于有了具体情境的设计,情境又是复杂多样、千变万化的,题目难度也加大了。

  又如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是这样设置情境的: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这一题将考生变身为读书小组成员,要为提供的文学作品写短评;写这个短评又有甲、乙两组关键词作为限制情境;任务是围绕考生所选定小组的关键词写出短评思路。题目由真实情境指向真实任务,解决真实问题,考生必须将自己转换身份、适应情境,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设置情境,是为了引导学生基于真实问题开展意义建构,其本质是在“做事”中考查学生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复杂的事物、变化的现象和不确定的问题都是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境,它们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和研究、形成个人思考和见解提供了现实载体,也是检验中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尺度。但是,在题目中无论设置什么领起时代潮流的情境,命题者的用意和高考题的目标指向,都是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

  四、关于批判性思维、高阶思维问题

  1、关于批判性思维。当今中学语文界批判性思维的“掌门人”,上海师大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余党绪指出:批判性思维试图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美德转化成可显性化的思维方式,训练成可解释与评估的思维习性,在最低限度上,让我们少说错话,少做错事。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与传播的董毓教授是这样给“批判性思维”定义的:批判性思维是在辩证理性和开放精神指导下的认知思维活动和过程,它以认识的理性和发展为标准和目标,以建设性批判讨论为推进认识的有效途径。”

  何谓批判性思维?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相信什么,你不相信什么,你支持什么,你反对什么,尽量做出明确的表态。观点要鲜明,不要模棱两可。

  譬如教学《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句,教师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用“抚”字,而不用“扶”字?接着让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讨论作答。因为“抚”是抚摸,摩挲之意,摩挲孤立之松,是“盘桓”心理的外在动作表现,抚摸孤松,是作者辞官归隐的矛盾心理的外化。“扶”字是扶着,支撑之意,不能够表现出作者盘桓的心理。

  苏格拉底曾说过:“我教不了别人任何东西,我只能促使他们思考。”笔者认为,批判性思维并非高深莫测,而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辩证理性作答,所不同的是更加强调学生思维品质的理性与规整。

  2.关于高阶思维。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高阶思维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近几年,为了达成《课程标准》所追求的思维能力水平,髙考试题的综合性、实践性越来越强,比较与分析、论证与推理、评价与反思等髙阶思维越来越引起关注。比如高考试题中多文本阅读的出现,扩大了阅读空间,加强了关联与比较、整合与反思,其实就是通过高考题来考查学生的高阶思维。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就注重了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如全国Ⅲ卷作文‘如何为自己画好像’,通过设置充分的思辨空间,考查学生的这2项能力。

  2023年全国卷在思维进阶方面更是有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全国甲卷写作试题“人·技术·时间”,给的材料是“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给的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其中均包含着辩证思考和对现状的反思。特别是乙卷第二则材料的“一花”与“百花”、“独放”与“齐放”,既辩证又有很深的思维含量:“一花”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百花”是比每个“一”更大的团体、社会,甚至全人类,所以如果能放开思路,也可以由此写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又如新课标Ⅰ卷的现代文阅读Ⅰ,几个题都含有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特别是第5题“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直接指向质疑、思辨,有较高的思维含量。新课标Ⅱ卷第16题,要求用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观点,分析其“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既需要考生通过形象思维理解诗人的情感,也需要通过逻辑思维说明这首诗是如何支撑、印证这一观点的。

  上面梳理的这些高考真题,就是在高考中如何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高阶思维的典例。笔者认为,只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思考,理性表达,辩证作答,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育,就是对“批判性思维〞和“高阶思维〞的最好践行。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还有许多热点问题亟待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笔者梳理出四个热点问题并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仅供各位同行研究时参考。

  (王建立,系湖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湖南省首届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湖南省督导评估专家,现为长沙市明达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