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考点汇总:廉颇蔺相如列传

  继续为同学总结高中文言文课内词类活用、通假、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考点,望大家先收藏后积累,一课一练,月则游刃有余。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决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译文:

  廉颇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时为赵国将军的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从此他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各国。

  蔺相如,赵国人,他是赵国的宦官首领缪贤家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

  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蔺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而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前往?”蔺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宝璧传着给妻妾和左右侍从看,左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抵偿赵国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说给我们城邑恐怕不可能。’商议的结果是不想把宝璧给秦国。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骗,更何况是大国之间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

  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取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有司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给赵国。

  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量,毕竟不可能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

  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的大典礼,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从小路回到赵国了。况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会把璧送来。如今凭着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是应该被诛杀的,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从长计议此事!”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苦笑之声。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举行完廷见的外交大礼然后送他回国。

  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有德行、有才能的贤大夫,出使诸侯国,能做到不辱使命,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

  此后秦国并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宝璧。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死两万人。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去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谈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妄想。”赵王答应了,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

  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他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来相互为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瓦缻,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

  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也未能压倒赵王。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蔺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规劝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他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他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

  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

  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考点汇总

  一、通假字

  1.可与不( )

  2.拜送书于庭( )

  3.召有司案( )图

  4.秦自缪( )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5.唯大王与群臣孰( )计议之

  二、古今异义

  1.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古义:

  今义:

  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美人]

  古义:

  今义:

  [左右]

  古义:

  今义:

  3.请指示王

  古义:

  今义

  4.布衣之交

  古义:

  今义:

  5.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古义:

  今义

  6.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

  今义:

  7.不过三十日

  古义:

  今义:

  8.于是相如前进缶

  [于是]

  古义:

  今义:

  [前进]

  古义:

  今义:

  9.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古义:

  今义:

  10.宣言日:“我见相如…”

  古义:

  今义: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

  今义:

  12.独畏廉将军哉

  古义:

  今义:

  三、一词多义

  1负:①辜负,对不起;②背着;③使…承担;④违背⑤依仗,凭借。

  (1)秦贪,负( )其强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赵

  (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 )约不偿城

  (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 )秦曲

  (5)廉颇闻之,肉袒负( )荆

  (6)成语“不负( )众望”

  3使:①出使;@让;③使臣;④派;⑤指使,支使:

  (1)秦昭王闻之,使( )人遗赵王书

  (2)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

  (3)乃使( )其从者衣褐

  (4)大王遣一介之使( )

  (5)成语“鬼使( )神差”

  3.引:①拉;②牵,拉,引申为掉转让;③引见,延请;④吸引

  (1)引( )赵使者蔺相如

  (2)左右欲引( )相如去

  (3)相如引( )车避匿

  (4)成语“引( )人注目”

  4.徒:①只,只不过:②只是;③白白地。

  (1)恐不可得,徒( )见欺

  (2)而蔺相如徒( )以口舌为劳

  (3)徒 ( )以吾两人在也

  (4)成语“徒( )劳无功”

  5.幸:①宠幸;②幸好,侥幸,幸亏;③表敬用;④希望;⑤幸运。

  (1)大王亦幸( )赦臣

  (2)而君幸( )赦臣

  (3)而君幸( )于赵王

  (4)妇女无所幸( )(《鸿门宴》)

  (5)则幸( )得脱矣

  (6)故幸( )来告良(《鸿门宴》)

  (7)幸( )可广问讯(《孔雀东南飞》)

  (8)幸( )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9)成语“三生有幸( )”

  6.以:①用以,用来;②连词,来;③用,拿;④因为;⑤凭。

  (1)以( )勇气闻于诸侯

  (2)愿以( )十五城请易璧

  (3)严大国之威以( )修敬也

  (4)则请立太子为王,以( )绝秦望

  (5)吾所以为此者,以(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6)成语“以( )牙还牙”

  7.顾:①只不过,表示轻微的转折;②回头;③探望,拜访;④回头看。

  (1)相如顾( )召赵御史书日

  (2)顾( )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3)顾( )野有麦场(《狼》)

  (4)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5)成语“瞻前顾( )后”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 )入秦

  (2)怒发上( )冲冠

  (3)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4)而相如廷()斥之/卒廷()见相如

  2.名词作动词

  (1)舍()相如广成传

  (2)左右欲刃)相如

  (3)乃使其从者衣()褐

  3.形容词用作动词

  (1)严( )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不知将军宽( )之至此也

  4.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宁许以负( )秦曲

  (2)完( )璧归赵

  (3)秦王恐其破( )璧

  (4)大王必欲急( )臣

  (5)毕礼而归( )之

  5.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1)且庸人尚羞( )之

  (2)先( )国家之急而后( )私仇也

  五、文言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求人可使报秦者

  4.何以知之

  5.君何以知燕王

  6.以勇气闻于诸侯

  7.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8.今君乃亡赵走燕

  参考答案

  一、1.[不]通“否”;2.[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3.[案]通“按”,察看;4.[缪]通“穆”;5.[孰]通“熟”,仔细。

  二、1.[必]古:(如果)实在;今:必定,必须。2.[美人]古:歌伎,妃嫔;今:美貌女子。[左右]古:指身边的侍从人员;今:表示两个方向,左边、右边;表示约数。3.[指示]古:指给…看;今:上级指示下级的话或文字。4.[布衣]古:平民;今:布衣服。5.[严]古:尊重;今:严密,严格,严厉。6[约来]古:遵守约定今:限制。7.[于是],古:不超过:今:表转折。8[于是]古:在这个时候:今:连词,表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前进]古:上前,进献:今:朝着前方走或发辰。9,[寿]古:向人敬酒或献礼:今:寿命,长寿。10 [宣言]古

  古:扬言,到处说;今:表明立场观点的文告。11..[亲威]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12.[独]古:难道;今:单独。

  三、1.(1)依仗,凭借:(2)率负,对不起:(3)违背(4)使…承担;(5)背着;(6)辜负。

  2.(1)派;(2)出使:(3)让:(4)使臣:(5)指使,支使。

  3.(1)延请;(2)拉;(3)牵,拉,引申为掉转(4)吸引。

  4.(1)白白地;(2)只,只不过;(3)只是;(4)白白地。

  5.(1)表敬用;(2)幸好,侥幸,幸亏;(3)宠幸:(4)宠幸;(5)幸好,侥幸,幸亏;(6)幸好,侥幸,幸亏;(7)希望;(8)幸亏;(9)幸运。6.(1)凭;(2)用,拿;(3)连词,来;(4)用以,用来;(5)因为;(6)用。

  7.(1)回头;(2)只不过,表示轻微的转折;(3)回头看;(4)探望,拜访;(5)回头看。

  四、1.(1)西,向西;(2)上,向上;(3)间,从小路;(4)廷,在朝廷上。

  2.(1)安置住宿;(2)用刀杀;(3)穿。

  3.(1)尊重;(2)宽待。

  4.(1)负:动词使动用法,使…承担;(2)完: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完整;(3)破:动词使动用法,使…破碎;(4急: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急,逼迫;(5)归:动词使动用法,使…回去。5.(1)以…为羞耻;(2)以…为先,以…为后。

  五、1.判断句;2.被动句;3.定语后置;4.宾语前置;5,宾语前置;6.介词结构后置句;7.省略句: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8.省略句: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