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应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让生涯规划成了高中生迫在眉睫的事情,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日前,教育部也转载了相关文章,强调了在高中阶段就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小编为您同步相关资讯,希望引起广大家长和考生的重视!

  文章导读

  日前,教育部转载了中国教育报《高中阶段应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这篇文章,指出了在高中阶段如何才能有效推进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普遍性挑战。

  

 

  从教育部发布的信息来看,生涯规划对高中生来说已经刻不容缓。针对高中生生涯规划的问题,小编陆续整理系列文章,请保持关注!

  高中阶段应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中国教育在线(作者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凯)

  职业生涯规划的小调查

  近日,有媒体开展的一项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大学生虽有一定的规划方向,但计划比较模糊。同时,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认同一份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为找工作提前做好准备。职业生涯规划不应是找工作前的临时抱佛脚,而应是从容地提前谋划。

  那么,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何时开始?学校、教师、家长各自应扮演何种角色?

  职业生涯规划至少要提前到高中阶段

  职业生涯是人生的重要部分,是影响人生发展高度的关键所在,而职业生涯应从何时开始规划为宜则一直观点不一。在当前教育改革框架下,笔者认为,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至少要提前到高中阶段。

  2017年底,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明确了高中教育的新定位,即“三适应一奠定”: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适应高等教育,适应未来职业,奠定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文件要求在高中阶段就要引导学生进行面向未来职业的规划。同时,高考高招改革倒逼学生需要提前规划未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同时,还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的自主权,通过构建综合素质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这种新的考试招生模式正在倒逼学校指导学生更多地认识自我与社会,谋划学业与职业方向。高中课程改革带来的选课走班也促使学生将学业选择与未来职业进行强关联。各地陆续推进的新高考改革赋予了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权,从高一开始就要形成三年完整的学业修习计划,并参考大学各专业招生所指定的科目进行专业选择。不难看出,在高中阶段积极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成为学段发展的刚需。

  从“选拔”到“选择”的变化

  在高中阶段如何才能有效推进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普遍性挑战。首先还是要认清推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新一轮招考制度改革的核心精神是强调多元、综合、个性和选择。新招考制度实现了从“选拔”到“选择”的变化,从“招分不招人”到“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给学生带来了全方位的选择体验。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让基础教育从补短走向扬长。因此,引导学生树立生涯意识,学会选择、发现优势、发展优势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无法回避的重要命题。

  认清高中阶段职业生涯的定位

  认清高中阶段职业生涯的定位是实现有效推进的基础。职业生涯教育不是职业定向教育,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是一种统整的教育理念,通过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准备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生涯能力。以发挥学生的潜能与天赋为出发点,重点在于人的全部生涯上,让个体可以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实现自我引导能力,让每一个学生过上适合自己特点的生活。生涯规划教育是生涯发展的教育,帮助学生由无意识的生涯发展转变为自觉主动的发展,由非理性的生涯发展转变为理性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涯发展技能、幸福的技能。

  建立生涯发展共同体

  建立生涯发展共同体是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高中阶段生涯规划三个重要的内容领域,分别是自我成长指导、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内容领域的实施需要建立生涯发展共同体。以心理健康教师为规划导师,通过开展个别咨询、指导进行时间管理、生涯倾向测试、组织职业体验等形式,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发展,优化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尝试处理兴趣、特长、潜能、倾向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以学科教师为学业导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学科本质的思考和追问,以及学科对学生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以及价值观念的培养,认清学科的独立价值以及与未来专业和职业的关联;以家长或社会职业人为职业导师,通过对社会行业的了解,对具体职业的准入要求、基本素养、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调研,明确未来的职业倾向与发展可能性。

  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要与学生多元化的学业选择糅合在一起,助力每一个高中生打开多元与个性之门;同时要超越短期的选择,将高中三年融入每个学生一生的长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