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在追赶世界之前,先认清自己—— 2020 年职业跃迁攻略

  原创: 古典 古典古少侠

  大家好,我是古典。

  最近有很多新朋友来,先简单做个自我介绍。

  我有三重身份。第一个是生涯规划师,目标是帮助大家找到更加能发挥自己天赋的工作,外在成功,内在幸福,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干着干着发现自己干得还不错,就把自己的很多有关职业规划的想法和观点写成了书,迄今为止累计销量超过400万册。于是就有了我的第二个身份——畅销书作者,估计很多人也是通过我写的《拆掉思维里的墙》和《跃迁》认识我的。

  同时,我觉得这件事真的很有价值,所以开始做公司,就这样我创办了“新精英生涯”,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生涯规划师培养基地。

  最近是传说中的金九银十,又到了跳槽季,因为这些身份,好多人咨询我:

  我要跳槽 、我要转型 、明年我要干一票大的!

  古典老师你和我说说看我该这样吗?我该那样吗?……

  我脑海里不禁浮现《动物世界》中的一个经典场景:“交配的季节又来了,动物们蠢蠢欲动。”

  中文字是非常有趣的——蠢这个字,来自“春天的虫子”。

  春天来了,虫子睡了一个冬季,气候变暖,想打开冻僵的身体——动一动,出去觅食。这种有生命力,也觉得外界变暖的状态,就是蠢蠢。

  在职场其实也是类似的,9、10月份,年度过半,今年大局已定,明年逐渐清晰,各个公司也开始招兵买马,这个时候到底走还是留?很多人就蠢蠢欲动。

  但是大部分人仅仅是感性上觉得也许有机会,随大流跳槽或者转型——一两年之后,等你回头看时,会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决定吗?

  这是今天我要和你聊的——什么是一个好的职场转型?转型过程中常见的坑有哪些?怎样通过更好地了解自己,抓住更好的机会?

  1

  未来10年面临的职业趋势

  前几天我听到一个段子,BAT中一个产品经理干得不开心,跑去和领导大吵一架,潇洒甩下一句话:“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噢耶!”

  这时,他已经拿到offer,去了另一个公司。和人力报到完后,他去见直属上司。打开门发现,里面坐着的就是之前自己甩脸的老大,老大也跳槽到了这里。老大见他第一句也是,“噢耶!”

  这不是一个个例。

  我刚拿到一个领英关于跳槽的数据,职场跳槽频率从2014年34个月平均在职时间,慢慢到2018年降到了22个月。也就是说,你两年了还在同一家公司,就是一个老员工,拖了跳槽人的后腿。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90后、00后不靠谱了。

  你要这么想,很有可能是你老了——每一代的老人都说下一代年轻人不靠谱——70后说80后啃老、80后说90后脑残、90后说00后丧。

  其实不是,跳槽人群里,90后和00后和80后的比例是差不多的。

  不是某一代人不靠谱,而是职场变化速度快了——为什么?

  在我看来有4大原因:

  1,职场变化速度加快了

  行业迭代变快,公司倒闭速度变快,中关村创业公司平均寿命从原来的0.97年到0.62年,也就是10个月就倒闭了。中小企业生命期是3年左右。

  2,每个人有“内生”的职业变化需求

  刚毕业1-3年:快速试错,期间会有1-2家公司。

  28-30岁左右:尤其男生成家立业,经济压力大,驱动力会改变。之前想找一个改变世界的工作,在这个阶段就会谨慎很多,承担更多家庭责任。

  35岁-40左右:人慢慢意识到体力下降,必须把人力资本转化成社会资本,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能力结构。

  每当这三个时期,人就会内生出很多职业变化的需求。

  3,女性的职业脱离

  尽管男女平等天天说,但坦诚说,在职业发展上,女性还是“吃亏”的。

  28-30岁女生的职业发展原本处于一个上升曲线,但结婚生子后,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女性一般会有2年的回归家庭期。等到结束再回到职场,续上过去的职业发展曲线有点难。

  女性的职业脱离,也会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变化。

  4,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未来持续10年的趋势:摩擦性失业

  什么是摩擦性失业?

  每当科技有重大变化时,有的职业领域会迅速崛起,有的领域则会下降——这会带来社会的很大变化。

  比如电脑的发明,有大量的打字员、行政岗位需求下降,而编程、电脑操作员开始吃香。

  AI无疑会带来很大的摩擦性失业。

  我们来看看,这是京东的物流仓库,小机器人会从货架取东西配送。原来有3000人,现在只有30人,大部分工作都被小机器人替代了。

  在北京很多校园里,你也能看到自动配送的机器人,它们会自动躲开行人,把快递送到宿舍楼下。

  在这样一个快速AI时代会出现,底层的人会被机器挤压而失业,比如银行柜台收银员,他们需要再教育,学习新技能,比如转型做理财顾问。

  这样又会挤压中层的人,中层的人一部分会让自己承担更多工作,一部分人则会挤压高级职场人——顶层的人其实没事,他们用资本和资源工作,效率高了,对他们最好。

  所以,整个社会像挤牙膏一样 ,每个领域都遇到变化——当然, 中层的人受影响最大。

  所以,如果说过去职场是金字塔,今天的职场有点像一片海洋。只有地震会影响金字塔,而今天商业世界的每一个变动,都会最后形成涟漪传到你身上。

  在这个变化不定的海洋之中充满了危机。

  每个变化看起来是危险,也是机会。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设计自己的生涯,让自己发展更快?

  2

  两个成功放大器:趋势 × 卓越

  我在《跃迁》中提到,普通人的思维是:我做多少活,赚多少钱,所以要更加努力工作。

  而聪明人会给自己的职业发展装两写给个“跃迁放大器”。

  第一个是:抓住一个上升趋势。

  中国过去10年的经济4辆马车:汽车,金融,房地产,互联网。

  如果你参加同学会,你可以注意一下,在这4个行业的人平均收入比其他行业高,而且相对来说,综合素质、眼界会好一些。这些起点一样的人,因为历经不同的行业增长点,命运变得不同。

  第二个是:让自己变卓越。

  两个放大器是有关联的,卓越甚至比趋势还重要。

  因为趋势越好的领域,竞争也越大,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效益越强——所以如果你不够卓越,你很大可能会成为炮灰。

  如果你看到一个机会,你没有把握做到卓越,那么还不如回到一个没那么多竞争,但你能做到相对比较优秀的行业。

  我也经常劝很多牌面中上、想笃定发展几年的人,没必要非要跟风去AI、互联网,在一个长周期的行业做到优秀又有特色;在城市里没必要去北上广深,在一个一二线城市深耕,不是坏事。

  千万别“心急火燎随大流”,

  因为很多机会,和你没什么关系。

  3

  在追赶世界前,先认清自己

  该怎么用好“趋势x卓越”这个放大器呢?

  一直都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先追机会,再打磨竞争力;另一种人先了解自己,再寻找机会。

  90%的人都是前者,因为机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短期也的确有红利。

  这些人实在不容易——他们是很拼命的,加班到深夜而不能寐,早上起来再打开听15分钟专栏,补充头脑,每天还坚持发朋友圈说自己看了多少本书。

  但你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们会告诉你想实现自己的梦想!要想掌控自己的生活啊!!要抓住时代脉搏啊!!!所以要终生学习啊!!!!

  当你真的去和他深究这些“自己的梦想”和“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这些更多都是“别人梦想的一个拷贝”或者“别人成功的一个粘贴”。

  问问自己:

  ▷ 你今天拼命追求的,真的是你想要的吗?还是只是害怕拉下的跟风?

  ▷ 你能清晰地说出来自己自己的三个独特优势吗?

  ▷ 你能说说看自己最快乐的三个瞬间吗?

  ▷ 你知道什么东西会真正驱动你吗?

  很多人都答不上来。

  再去看看他们的学习内容,又会发现这些要抓住的“时代脉搏”,只是“害怕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是大众精英圈的时尚潮流,和他们未来的发展、当前的问题、马上能突破的杠杆点,没什么关系。

  问问自己:

  ▷ 你当前面临最大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 过去一年,这些问题被什么知识,解决了多少?

  ▷ 哪些知识对于你处理自己问题最有效率?

  我估计很多人也答不上来,

  不要说认知不够这种假大空的东西,一个人的认知是永远不够的。我们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有个方案做不出来”,“有个逻辑想不通”,“有些关系就是处不好”,“有个考试没法过”……

  当所有人都在看变化,10%的聪明人在看什么是不变的——在越来越多的变化里,相对稳定的反而是你自己——追赶世界之前,先看清楚自己。

  一个人的价值观基本18岁定型,到35岁前相对稳定,这个决定了你会被什么驱动,做什么会觉得有意义——一个内在喜欢助人、和谐的人,即使抓住了金融P2P的风口,做着做着就会觉得不习惯,和整个群体格格不入。

  一个人的潜能在16岁大脑发展完整以后已经基本成型——有人擅长对人表达、有人擅长对事做细,有人擅长看大局做整合,有人擅长在一个点挖得很深。我一个做销售总监的朋友,在自己团队里做了一个性格测试,发现排名前15的销售,竟然都有一个同样的性格优势。

  优势、驱动力、兴趣点、性格……每增加一个对自己的了解,都会帮你做很多外在选择的减法,和内在积累的乘法。

  好的自我探索,一定是帮助你对外聚焦,对内精专的。

  知道哪些自己不行,要谨慎躲开;

  哪些自己能明白但做不到卓越,要找人合作;

  哪些是自己能做好,只是需要时间。

  这样的人,他的言行举止透着自信, 他的眼神笃定又从容,他知道哪些趋势能抓到,哪些不行,他内心也没有什么焦虑。

  因为这种内在的稳定性,让他可以以2-3年为周期做好一件事,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每个阶段拿出的作品都非常惊艳。

  在追赶世界前,先要认清自己。

  年底了只有2个月,与其迷茫说“我该去哪儿”,不如先先花点时间好好梳理自己。

  外界越是变化、越是要了解自己,稳定自己,不至于丢了自己。

  4

  迷茫不是缺勇气,是缺地图

  我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通过肉身一点点尝试出来的。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建筑工程,干的极其痛苦,整个人的状态很糟糕。当时出国很流行,于是想出国读建筑学。

  在新东方上课时发现自己很适合做教育,开始讲GRE。03年非典流行,深圳分校建立,又去做了半年管理,又觉得自己不合适。

  正好遇到仲晓红老师邀请我写专栏,开始写作。在08年,又开始接触到心理学、生涯、教练、叙事……因为希望影响更多人,开始创业,逐渐稳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也逐渐打开了生涯行业的局面。

  回想起来,虽然一路磕磕绊绊,但是还是很幸运的。在毕业3年内,误打误撞遇到自己适合的领域。

  而大部分人没这么幸运,很多人毕业三年换了4、5份工作,外面看着很喜欢,真正进入又发现不合适。3年后彻底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这时别人早就有所积累,自己还在职场的底层。

  这种尝试越多就越绝望,也就越容易乱试,形成恶性循环。像溺水的人一样,看到什么抓什么,却越陷越深。

  就像穷人搞投资,因为不懂也不爱学,所以一投就亏,越亏就越想干一票大的翻身,越这么想,越没法长期投资,也越容易亏完。

  20多岁的人,折腾这么两三次就到了30,没什么机会了,只会越来越平庸。

  我把这些人称为“用肉身尝试世界的人”,我时常替这些人心疼。因为愿意折腾的人,改变自己的意愿越大,只是方法不妥当。

  在生涯里,有很多方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出发前,你要先铺开自己的职业地图,尝试先大概标注自己的高潜领域——

  职业世界可以被分成2个维度:

  ① 务实 / 事务推进←→务虚 / 心智思考

  从职业内涵来说,

  有些人做的事依靠概念的思考、心智的创作,很难标准化;

  有一些则依靠具体的事务、务实的流程,有清晰的标准。

  ② 对人←→对事

  从职业的界面来说,

  有些职业直接和人打交道、和外界做链接;

  有些人则和事物、数据打交道,藏在产品和服务背后与人沟通。

  比如《我和我的祖国》前段时间看得我热泪盈眶,这里面有编剧、演员、导演的心智思考和创作,有制片人、推广、制作的事务推进。

  演员导演都是对人的工作,而剪辑、后期都是对事的工作。企业里,研发、战略、行研都是心智思考,经营、营销、财务都是事务推进。

  看看这张图:

  图片来源:新精英生涯《职业兴趣报告》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我看着这张图超级感慨——我的高潜领域在“对人—心智” ,灵活而有温度这个部分,但却入行到了 “对事—数据”的严谨有框架的建筑工程设计,难怪我会在工作头几年这么痛苦。

  如果早点看到这个职业地图,我会更早觉醒和尝试——我甚至都不该在大学选择“建筑工程”专业,但是那时只有隐隐约约的感觉不合适,没有清晰的地图。

  所以,你看“了解自己、爱自己”不仅仅是鸡汤,还应该有科学。否则你很难知道什么是直觉,什么其实是你自己面对困难的懒惰和退缩。

  对刚毕业的职场人,重回职场的宝妈、希望重新选择新行业、或者新副业的人,要重新思考自己的高潜领域,别让自己往反方向出发。

  5

  不自律不是缺技术,是缺心力

  好了,如果你走过了职业迷茫阶段,你开始选定一条赛道,这个时候,成长速度成为最大的问题。

  一开始,你开始学习各种模型,掌握很多新的工具技术,接触很多资源,尝试大量机会,这刚开始让你非常兴奋……但是慢慢的,可能是半年到一年,你会觉得当时的激情没了,学习也不太感兴趣

  ——你可能尝试过时间管理、打鸡血或健身甚至学英语、各自起了2个星期作用,但是都没有长久帮助。

  这在运营、媒体、教师身上很明显,很多人表示,自己在工作岗位中失去动力。感觉工作内容在重复,社会压力在增加,每天追着热点跑,被各种信息炸到大脑麻痹,只想什么也不做,放空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

  给你讲一个故事:

  一个经济学家门口,总是有小孩来踢球。小孩子很喧闹,怎么劝都不停,而经济学家是个老头,他喜欢安静。

  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和小孩说,我喜欢热闹,每天给你5美金,雇你在我门口踢球,小孩欣然接受。

  第2天,经济学家说我还是很喜欢你踢球,但我只有3美金,小孩还是同意。第3天,只有1美金,小孩想了想勉强答应。最后当经济学家说没钱时,小孩再也不来踢球了。

  表面看,这是一个聪明老人,成功把小孩赶走的故事。

  但是从小孩的角度,这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人开始带着热爱进入职场,开始踢球,当有外界激励,激励变得越来越难得到时,他失去了内在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提出过一个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

  看上去很复杂,其实你只需要了解2件事:

  1. 人在觉得自己能做决定的时候,动机最强。所以要提高自己心力。

  2.在提升自己动机这件事上,自我整合>价值认同>自我控制> 外部惩罚

  当你开始自律、自我管理、打卡、战拖的时候,你已经开始失去了内在的动机,这个时候最重要不是继续自律,而是认识自己,整合自己和工作,重新找到驱动力。

  我一个在阿里已经干到 P9 的朋友过来问我——我觉得自己没动力了,理性上来说,这份工作哪里都特别完美,我也应该喜欢,但感性上来说,就是不想上班。你继续问他,你会被什么驱动?他摇了摇头,“不知道”。

  比“要不到自己想要的”更痛苦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初期的职业生涯里,这个问题没暴露出来,因为那个时候内驱力就是生存、适应,规则很明显。

  但是当职业相对稳定,没有内驱力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在职业人身上,表现为“不想上班”,如果是在企业角度,没有内驱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愿景使命价值观”。

  尤其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下,我们都是流水线培养出来的——我们按部就班上小学、初中、高中,终于上大学了,想着可以浪一浪吧,老师又继续告诉你还有就业问题,要继续竞争。

  就这样,我们从小到大被外界疯狂拉动,当来到职场,度过前期恐惧期时,就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有了职业倦怠,不想上班,拖延......

  ——如何才能找回初心?

  这需要深度的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思考自己的长远的愿景,然后回头和当前的工作重新做个整合。

  你需要理解自己的工作动力,看到自己重视的是什么,没有被满足的是什么。

  图片来源:新精英生涯《职业动力报告》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或者通过了解自己关于巅峰时刻的想象,并梳理自己过往人生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和模式,创造自己的“人生主题”。

  当我们把过去、未来和当下的工作串联在一起——自我、愿景和当下也就有了链接。

  我们有个学员是HR,她在梳理过往的“生涯5问”里,发现自己的初心是让身边的人发挥天赋,这曾经让她选择去人大读人力资源专业,决心让中国的人力资本更值钱。

  但是入职3年,每天工作都很重复:筛简历、招人、做工作计划、搭团队、做激励……做着做着就忘了自己为什么当HR,想换一个职位。

  通过生涯主题的梳理,她意识到自己真正想做的是助人的工作。她想象中的巅峰时刻是30年后,她在人生领奖台上领到了一个“帮助青年人成就奖”,台下坐着的是这么多年她培养的、培训的、招聘的甚至开掉的人。

  找回动力后,她回到日常工作中,主动给年轻人设计课程,每次做校招时还耐心和学生们沟通,即使和岗位不匹配,也会给对方很多建议。她的工作比以前更累了,但乐此不疲。

  构想未来让我们拥有梦想的力量,了解过去让我们有了自我的稳定,把这些加入当前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重新充满力量。

  知识工作者往往不是被体力工作压垮的,而是被没有“心力”耗尽的。

  我们不怕辛苦,我们怕辛苦得没有价值;

  我们不怕劳累,我们怕劳累得没有意义。

  我常常说,我们要学会用成熟而热烈的方式去爱工作。

  热烈意味着要有怦然心动的梦想,成熟则意味着要有宁静清晰的自我,有足够的技术、智慧、逻辑链条理顺这一切。

  我前阵子参加一个应酬,那天“被”喝多了,难受地跑到厕所吐。

  我不禁也摇摆:好好写书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这么累?然后我听到心底一个声音:我想撬动更多社会资源,让更多人了解生涯。

  突然,我心里想——为教育他妈的再喝一杯。

  人就是这样,当你找到自己爱干、能干、值得干的事时,就会知道该往哪里走,不会在变化迅疾的世界里迷失。

  职业像是和一个人结婚,不可能永远像热恋时那般罗曼蒂克,生活里充满了真实又琐碎的做饭、洗衣、换尿布和送孩子上学,要学会用智慧的方式,把爱情、激情、动力重新经营出来。

  这需要你重新梳理自己的价值观、重新理解自己的过去,看到未来,并在当下落地。

  6

  35岁危机,不是没优势,是不够“复杂”

  接下来我想聊聊中年危机,这个话题最近太火了。

  很多文章说40岁中年危机,也有的说35岁中年危机,还有说30岁就中年危机的。我曾经让新媒体编辑组稿写一篇这个内容,结果写一半编辑和我说她写不下去了——搜了半天资料,先把自己给看焦虑了。

  你感受下:

  图片转载自知乎@蔡师傅

  很多招聘要求上说不要35岁以上员工,为什么?

  我问过很多HR,得到的回答通常三类:

  1. 35岁意味着你在一个行业干了10年了。听过1万小时定律吧,也叫做十年定律,如果你10年都没做出点成就,很难证明你会继续卓越下去。

  2. 经验和人脉贬值:如果你从事的是类似中医这种工作,经验越来越吃香;如果是渠道,关系也越维护越深;但如果你要做一个TO C的市场就很难,因为每隔几年都会有新玩法,更不用说程序员这种每隔几年就换新技术的领域——这意味着你的经验不会越来越值钱,而是在贬值。

  3. 35岁的人通常面临比较大的家庭压力,缺少拼搏精神。

  我有个朋友,原来是公司的技术总监,32岁时创业,3年后失败。35岁那年,想再找一份技术总监的工作,却发现很难。因为新的技术他不熟悉,也很难和年轻人拼体力,最后,他不知道怎么头脑发热决定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只好选择了去卖保险。

  可预想的是,他卖保险也干不好。因为他走到了自己职业地图的相反象限。

  其实35岁危机,是“能力结构”不够复杂的危机。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部分组织都是金字塔形的?

  因为职业的初赛、复赛和决赛的能力要求都不同,对于能力的要求也是金字塔形的。

  刚入职10年拼执行力,底层能力很重要;

  中间10年拼社会资源,所以“项目推进”是通过事情放大自己,而“团队管理”是通过人来放大自己;

  最后10年拼眼光,所以“战略思考”是通过时间和趋势放大自己。

  优胜的人懂得不断升级自己的能力结构——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是“能力结构”不是“能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复杂,能够支撑越来越复杂的职业竞争和变化,当然人数也越少。

  35岁正好是进入职业10年,要转换赛道的时候。过去10年,我那位技术总监朋友的能力结构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新精英生涯《能力热力图报告》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业务推进和学习思考能力很强,这很有优势。

  但是当35岁时,如果他在专业没进步,体力没优势,同时又没有发展出上层的能力,就会遭遇危机。如果一直死守着原来的能力,当年轻人往上顶时候,你就会被淘汰。

  职业发展前期,可以通过“单点优势”快速获胜,但是在复赛,拼的一定是“能力结构”——一定要让自己复杂起来,有一些技能冗余,有一些人脉链接,有一些有意义的经验。

  不管30岁,35岁危机还是40岁危机,本质都是能力不够复杂的危机。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复合能力,能很好地度过这个危机。

  发展,本质是变得越来越复杂的过程——复杂是成熟的必然代价。

  7

  不是要找到“最佳职业定位”,而是要发现“最佳工作模式”

  我们常常有误解说,要找到一个最好的职业定位。

  其实,在上面探讨的三个困局中——迷茫是高潜领域不清晰,不想上班是缺乏内在动力,职业危机是能力不够复合——职业发展不是一个定位能解决的,它是一个动态调试的过程。

  一个人最佳工作模式也不是一个固定职位,而是一个模式:

  爱干: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兴奋点所在,确定几个行业和发展点;

  能干:找到自己优势,确定自己能力结构保证未来发展;

  值得干:找到自己内在驱动力,和当前工作结合。

  这三者不仅是平行关系,还是有内在逻辑的:

  因为爱干,所以投入更多时间学习,会更能干;

  因为能干,收益会更大;

  成就感更高,反向会让自己更爱干。

  这三者形成一个内在的正向循环,像飞机的螺旋桨一样,持续转动,越来越稳定。

  内心有这个内循环的人,会更加稳定,也会更从容,也更能识别外在的机会。他更加能够在变化的趋势里,知道什么是属于自己的机会。

  我们要做自己的科学家,经常看看到底是哪里被卡住?应该如何加速,才能把自己的飞轮调到极限,把自己发挥到极致。

  图片来源:新精英生涯生涯三叶草模型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我们常常说做自己,其实做自己有三个阶段,一开始叫做好自己,按照别人标准就好;第二个阶段叫做回自己,你要开始打造独特的自己的兴趣、动力和能力,第三个阶段叫做创造自己,你应该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涯。

  希望每个人都有机会更好地做好自己,做回自己,创造你想要的自己。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