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吗?志愿服务将成高考砝码?

  火热的七月,最火热的话题恐怕莫过于谈论高考成绩了。高考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绝对优势指标已经延续多年,但今年6月19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可能会改变这一格局。从《指导意见》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的做法看,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状况将成为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志愿服务状况究竟会在高考综合评价中获得多大权重?中学生普遍参与志愿服务后将面对哪些困境?如何应对?这一进程的推进状态如何?请看——

  从“鼓励性、照顾性加分”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导向,志愿服务脱颖而出

  2015年到2018年,国家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比如,取消竞赛、特长等6项加分项目,仅仅保留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及少数民族等地区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或者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4项加分项目,大幅减少但仍保留部分地方性加分项目,制定了一些过渡性政策。

  可见,高考加分项目中的鼓励性加分和照顾性加分都在逐步取消,而把这些“锦上添花”的加分项目融入高校自主招生中,将选择权与判别权真正交给高校,成为新的风向标。如此,一来可消除高考加分的造假和腐败行为,二来可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满足高校办学的个性化需求。

  此次《指导意见》要求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到2022年,基本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指导意见》同时提出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的要求。这意味着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最迟2022年将在我国全面实施。这也意味着,今年9月入学的高中新生就需要提前准备了。

  志愿服务纳入高考综合评价的脚步如何?看看这些镜头

  上海

  作为第一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省市,上海已将综合素质评价运用到春季高考、专科自主招生、高水平高校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等多种类型的招生。6月2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结合《指导意见》介绍了上海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上海市以推进学生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为两个主要抓手,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和对学生进行评价方式的变革。在推进社会实践上,明确提出高中志愿服务的要求,具体包括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次数、累计时间(课时)、达标情况、获得表彰次数四项。每位学生高中阶段志愿服务不少于60学时。

  上海市目前共建立了1930个市、区两级社会实践基地,发布了729439个社会实践岗位,像暑托班助教、医院导医、博物馆讲解员、图书馆管理员、地铁协管志愿者等都成为了学生社会实践的“热门岗位”,也有不少学生把社会实践与自身的生涯规划结合起来,比如:上海有的学生在医院的社会实践中就将学医确立为自己的人生方向。

  北京

  2016年9月初,团中央学校部和青年志愿者工作部联合印发《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启动首批50所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北京市第四中学就是其中一所。北京四中将志愿服务课程化,推出“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必修课程、以团组织生活为导向的选修课程和以个人公民意识为导向的自修课程”的三级志愿服务活动课程体系。学校将新课程中社会综合实践服务中的80个学时进行划分,其中必修课程40个小时,选修课程30个小时,自修课程10小时。目前拥有校级课程12 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在12门志愿服务课程中进行选择。如今,校级志愿者课程已成为北京四中校园志愿者活动不断完善发展的一面旗帜。

  北京四中的做法是以学校为单位的探索,其为志愿服务纳入高中生综合评价和高考评价标准做出了扎实的准备。目前,在支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方面,北京也进行了多种探索。比如,北京团市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市妇联等单位发起的“志愿家庭”行动计划,通过“户口簿”等形式,小手拉大手参与志愿服务。此外,北京市有关志愿服务纳入高中生综合评价和高考评价标准的探索还包括志愿服务记录系统的衔接等方面。

  志愿服务纳入高考综合评价是国际通行做法,接轨是必然的

  不做志愿者?高中无法毕业!做志愿者,不仅仅是美国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对于高中生来说,要想顺利毕业,便必须有丰富的志愿者经验。

  美国一些学校对学生做志愿者有明确要求:除了成绩、学分等要求外,还必须为社会无偿地服务60个小时(每个学校的志愿者时限政策可能不同)。很多学校把“为社区服务”纳入学生必修课程,还会为学生提供介绍做志愿者的机会。

  因此,美国的中学生们可以选择参加多种多样的志愿者服务:在社区路口为残疾人募捐,在红十字会救助中心帮助流浪者……而一些心系全球发展的孩子则会加入海外志愿工作,去不发达国家完成支教任务,或教外国孩子学英语。学生们在做志愿者时,都会得到一份证明,以说明他们做志愿者的方式和时间。

  美国大学录取看重“志愿者经历”,在标化成绩竞争日趋激烈的大学申请“鏖战”中,更富有个性的社会活动经历、对于社区及公共事务的关注和投入,往往可以使申请者脱颖而出。美国名校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对于申请者条件侧重点有:1.关心他人及公益;2.倡导持续性的社区服务,对学生社区服务的时间长度有严格的要求,持续一年以上的服务内容才有意义。这些招生标准同时适用于美国学生和国际学生。

  志愿服务纳入高考综合评价,到底有多远?

  此次《指导意见》提出,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这一次普通高中课程教材的修订不仅结构优化,内容调整,更主要的这次新课程的修订是体现在育人功能的增强方面。

  对于如何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在修订过程中,把立德树人的要求充分落实到课程教材当中。具体的措施就是组织专家首先研究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科特点,每一个学科又提出了学科的核心素养。

  换句话说,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讲的就是各个学科的基本育人价值,包括三个要点,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指导意见》同时提出,要健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一批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要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医院、福利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开展志愿服务,走进军营、深入农村开展体验活动。

  由以上表述可以见得,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纳入高中生综合评价甚至高考评价标准已是箭在弦上,并且有了明确的时间表。那么,实现这一目标面临哪些困难?怎么破解?一起来听专家见解。

  “全人教育”理念推动志愿服务进入高考评价标准

  王忠平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效助推实现“全人教育”。目前很多学生出国都需要开志愿服务证明,国外将学生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入学的重要指标,是符合国际趋势的。目前国内学生更多的是成绩考核,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是不足的,志愿服务是目前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应该加强和推动。

  志愿服务成为高考砝码是迈向“全人教育”的很重要做法,同时,也属于志愿服务激励的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也是有价值的。目前各地都在发布志愿服务激励的相关制度,比如广东、太原、成都等,志愿服务激励是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的志愿服务激励是非常系统和全面的,目前国内的激励还是在小范围实现,并没有全社会普遍参与的态势,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应该出台更多的针对志愿服务的激励措施,并使得它们之间相互促进,有机融合。

  如何保障中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

  林顺利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志愿服务纳入高考评价标准必然要求保障中学生能够有质有序地参与志愿服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我们目前社会、社区两个层面所建设的志愿服务平台是否健全?与学校对接是否顺畅?社会层面,主要指的是社会组织的志愿服务平台,包括我们已经建成的全国志愿服务系统,但更重要的是全国志愿服务系统中各志愿服务主体和项目的参与机制、参与渠道、参与方式的便捷性和项目的质量;对于社区层面,关键则在于社区与学校的对接,我的了解是社区层面的志愿服务系统除北上广深发展较快,部分省份和地区在志愿服务参与上还是主要以社区居民为主,对接社区外志愿服务的理念和平台以及机制建设还有待完善;最后是学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需要统一管理,那么学校与社会和社区两大平台的对接,包括在校内外志愿服务督导机制的建立方面,都需要做一些提升。总的来说,高考增加志愿服务方面的指标会成为重要的激励机制,而我们要做的是为学生进入志愿服务领域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提供具体的制度支持。

  此外,要使志愿服务真正促进青少年成长,而不是造成新的压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做好整体氛围营造和价值引导,使志愿服务在高考中的作用实现正向激励,规避志愿服务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成为功利主义导向的“加分项”,要坚持志愿服务的公益导向,否则极可能会影响整个志愿服务的行业和事业,这很重要,也就是说,志愿服务本身是作为综合素质来考察的,千万不要再变味儿;第二,要想不造成压力,那么就必须在教学和社会服务方面做好衔接,真正能够打造适合青少年自身身心和社会发展,有助于营造公民意识和社会使命感的志愿服务项目遴选和参与机制,真正形成对学生的学校教育的补充;第三,还是要强化监管,尤其是初期,不仅要打击造假,还要重点做好三头监管,监管学校的统一志愿服务安排,要科学合理;监管社会组织,确保志愿服务项目的有序开展,尤其是要规避学校、家长和社会组织的违规操作;监管志愿服务项目本身,要强化全国志愿服务系统的项目审查机制,尤其是涉及到高考的评价。

  必须谨记不能让砝码变成压力

  张祖平 上海海洋大学公共管理系教授

  志愿服务有助于高中生扩大见闻,培养奉献意识,了解社会发展情况。但是,高中生几乎全是未成年年,最好由学校组织起来参加志愿服务。保证学生的安全,便于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时间和质量的管理。学校可以和志愿者协会合作,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场馆提供志愿服务,也可以参加其他适合其年龄段和能力的项目。学生没有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只要有合法的志愿服务证明,也应认可。国外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一般是服务中学习,给予一定的学分。

  有些家长可能担心参加志愿服务挤占宝贵的课程学习时间。志愿服务管理部门要为学生提供适合其成长规律的志愿服务岗位。帮助学生就近就便提供志愿服务,降低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成本。做好宣传工作,让家长和学生意识到做志愿服务不是单纯的付出,还有更多在课堂上无法获取的体验和收获。高中生通过做志愿服务,能够深刻地体会社会情况,增强学习动力。

  另外,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水平不一致,中西部地区志愿服务发展水平不高,志愿服务机会更少。当地志愿服务管理部门要做好服务工作,把志愿服务基地和岗位配送给学校。志愿服务认证工作方面,各地要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做好志愿服务组织、记录、志愿服务证明的规范管理。

  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几个“方向”把握

  曹仕涛 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

  青少年要想顺利度过“拔节孕穗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极其重要。一方面,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拉近了学生个体与外部环境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感知社会;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很好发挥了同辈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在服务中增长知识

  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应该把握几个原则,一是适宜原则,由于中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开发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志愿服务项目应该是至关重要的。二是育人原则,通过志愿服务培养中学生成长成才是根本目标,所以在服务过程中,融入教育元素显得尤为关键。虽然很多中学都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但发展水平层次不齐,有些中学仅仅停留在开展零星志愿服务活动,这与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还要一定差距。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各学校明确专人负责志愿服务工作,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考核指标,督促学校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三是组织原则,中学生相对成人而言,有组织化的志愿服务,能够最大程度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减少志愿服务风险。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需求大,但是岗位相对有限,难以满足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需求。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鼓励更多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制定中学生参与公共文化设施激励政策,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公共文化设施与中学志愿服务教育对接平台,实现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便捷、高效。

  志愿服务与高考评价衔接,从本质上讲是高考评价机制的一种创新和突破,一定程度上将极大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为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政策指引。但是,要做好引导工作,避免志愿服务“过热”导致新的问题产生。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志愿服务的管理和督导,建立公正透明的参与、可记录、可追溯的平台,确保好事办好。

  破解中学生志愿服务难题“在行动”

  张晓红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也应该按照志愿服务的规律来运行,至少应该包括培训上岗,服务支持,分享总结。其次,要广泛建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让中小学生就近就便的参与志愿服务。就目前看,中学生参与主要还是学校途径组织,但学校大多都会是节假日活动性组织参与一下,很难有项目化发展。另外,因为未成年人参与需要有监护人陪伴或者监护人同意成年人带领,这让社会招募中学生也面临风险。因此,目前针对中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确实不多,也可以说少见。这可以说是我们推动志愿服务纳入高中生综合评价和高考评价标准进程中面临的最现实的难题。应该说,在公益机构广泛建立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已经势在必行。我们今年开始在全北京市范围内调研中小学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结合宋庆龄青少年科技交流中心的小学生、中学生以及家长志愿服务项目,研究中学学生志愿服务培训实施课程体系。

  我们通过北京教委发放问卷,研究还在进行,明年三月结项。我相信,有更多的行动已经开始或将要开始。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