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家长到底能做哪些事

  近日,一组清华、北大、复旦大学的招生宣传片在网上曝光。其中,关于梦想与现实、选择与放弃等思考性话题备受关注。临近高考填报志愿阶段,不少家长和孩子在选择专业时犯了难,后悔没能提早做好生涯规划。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孩子的生涯规划最有效?家长如何发挥自身教育资源,成为孩子生涯规划的正确导向?

  学校提供平台,让中学生走出“象牙塔”

  随着今年高考结束,除了这些面临人生抉择的考生们,作为即将迎接新高考的高中学弟学妹们,生涯规划也近在咫尺。记者从北京市广渠门中学获悉,学校专门为高一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生涯规划实践活动。

  活动挑选了“最高法院、京师律师事务所、奔驰公司、科大讯飞、波音公司”等十家来自不同职业领域的单位作为体验地点,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职业体验平台。

  同样,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班主任老师薛钢键介绍,十八中发挥教育集群的优势,已经建立了一些相对稳定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这些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式学习的机会,有利于保障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良好效果。

  校企联合打造生涯课程,教会学生掌握自主权

  除了举办职业体验实践活动、模拟校园招聘等,生涯规划也渐渐融入课程。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北京市第五中学、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也都会定期联合高校、企业等社会资源单位开办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作为资源单位新东方的人气教师“陶大大”,凭借15年教学经验,并结合教学和职场新人案例告诉记者,“目前,高中生在生涯规划中有误区,感觉规划好像都是家长的事情,其实最应该开始做规划的是孩子,孩子应该清楚,人生要自己做主。”

  家校携手,为学生人生规划保驾护航

  “在教育过程中,面临一些重大的人生选择问题时,家长群体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从事的多样化职业可以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丰富资源,”薛钢键老师说,“尤其是高一或高二的学生曾经面临‘选科走班’的时候,家长们会从多角度作出合理判断,帮助学生进行最合适的选择。”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有些家长善于运用自己职业的特殊优越性,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知名媒体人“学霸妈”张瑶女士就分享了自己从小带着孩子一起参与采访,开拓视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经历。她建议,家长和孩子要一起努力,不要轻易放弃孩子认为学不好的科目,以免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太被动,要帮助孩子尽可能了解各种职业特点,在此基础上孩子才有可能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专家支招

  潜移默化 做孩子的榜样

  邢颖(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副校长)

  提到生涯规划教育,我们首先弄明白什么是生涯规划,其实是根据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特点,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他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他能力的事业。在这期间自我定位非常重要。因为人生规划绝不是帮助孩子去找一份工作,而是要帮助孩子去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拟定一个人生方向,需要孩子不仅了解社会环境,更要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

  所以说,生涯教育需要家校的配合,而且不是临近填报志愿家长才考虑的事情,需要从孩子进入中学家长就应该对孩子有观察、有了解。我个人觉得,应该在小学阶段就注重发现孩子的兴趣,搭建多种平台让孩子充分参与和学习了解。

  初中阶段要帮助孩子发展爱好,在尊重的基础上鼓励孩子选择感兴趣的学科、活动,进行深入研究,激发孩子展开思考和调研。高中阶段,学生可以将一些爱好发展成特长,在进一步的指导学习下,进而能够成为将来终身发展的事业。

  此外,还需要家长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在知识层面和精神层面对孩子有引领的能力或创造良好沟通的条件。家长的理念、格局其实就是孩子发展的平台和基础。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榜样作用是最有力的生涯教育资源。

  文:本报记者 张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