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盘点:教育行业十大事件

  有位网友同行是特级教师,在聊天中他谈到自己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学生在学科学习时的情绪体验。

  他说: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如果感到很疲惫,或者觉得听课很乏味,可以伏在课桌上休息。课后做作业题的时候,学生觉得不想做或者觉得做题很烦恼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做。

  我听后很吃惊,那这样以后课堂上会不会听课得学生越来越少?课后不做作业的学生会不会越来越多?

  他说:如果老师因此总是批评学生或者强制学生,学生表面上会表现出很努力,但是学习效率会越来越低,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学科的学习,这种负面情绪一旦形成,要想该变就难了。

  脑科学研究认为,学习不仅只是学生时代的事情,孩子有一生的时间需要学习,不需要催他,也不需要急于一时一刻,但是情绪处理不当,会使学生厌恶上学,甚至产生负向人格。经常批评指责学生,引起不好的情绪,会改变孩子的大脑。

  汶川地震以后,曾经有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在地震发生25天之后,用核磁共振仪扫描受灾人员的大脑,发现主管情绪的大脑部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我们看到,情绪可以极大地改变大脑。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的妈妈卢雅文写过一本非常棒的书叫《我的儿子马友友》,她说到自己从来不曾因为儿子大提琴拉得不好就去打他。

  她说,如果孩子挨了打,他就会从此对大提琴产生恐惧,就可能再也不会去摸琴,他也就不会成为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

  所以,孩子会因为恐惧而不去做一件事。如果你因为孩子数学不好打他,结果他看到数学就恐惧,越恐惧越不敢学习,结果一辈子都可能学不好数学。

  这是个很重要的观念:孩子只要喜欢就会去做,而感到恐惧时就会逃避。

  拿学习这件事来说,主动的学习才有用,被动学习没有用。学生想学,偷着学学得最快。

  有的时候,你认为学生具有某个缺点,这个时候也不要轻易去改变学生,尤其不能让学生有情绪障碍。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想不好的事情,负面情绪就会放大。大脑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改变大脑。

  因此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感受过程的美好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正向情感往往首先产生于学生自我主动的选择。

  所以在教学中恰好是给学生自我选择的自由,老师就只能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精心设计课堂,以丰富而精彩的教学去吸引学生,让学生觉得学科的学习有意思,有兴趣。

  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自身的专业积淀才能不断深厚,从而让学生也感受到学科课堂得美好体验,这种积极的学习情感会让学生的学习最终厚积薄发,并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这位老师的思考和做法并非虚言,因为在他的空间里,我看见了许多学生给他的留言,都表达了对这位老师课堂的喜欢,其中有一则留言这样写道:

  “进入高中后,唯独你的政治课前,我们总是充满期待。我们都觉得晚自习是如此的漫长和难熬,可是却对你值守的每周那一个晚自习充满向往,每次你的晚自习我们都觉得时间过得好快。老师,你也许不知道,下午放学时我们就开始激动,因为晚上是政治晚自习。”(2019-05-31)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