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真的有一种母亲,无法爱自己的孩子

  原来真的有一种母亲,无法爱自己的孩子

  作者:壹心理

  在小红书上看到这样一条帖子:“如何接受妈妈不爱我?”

  发帖人是一个刚工作不久的女孩,在她的印象中,母亲对自己一直很冷漠。

  父母离婚后,母亲很快改嫁去了很远的地方,除了每月打生活费,几乎没有联系。

  前阵子她大学毕业,母亲立刻发微信给她:

  “我养你到大学毕业已经仁至义尽了,以后尽量不要联系了。”

  女孩说:“虽然很早就意识到妈妈不爱我,但我一直无法说服自己接受。”

  评论区很多网友对此感同身受:

  “世另我,每次都告诉自己不要对她期待太高,但被伤害时还是很难过。”

  “我妈从来没抱过我,跟她撒娇永远得不到回应,委屈时跟她诉苦只会被骂。”

  作为成长初期最亲密的陪伴者,和母亲的情感联结,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但确实存在一部分“母亲”,无法甚至是拒绝对孩子进行情感回应。

  为什么会这样?面对这样的母亲,孩子该怎么办?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聊聊:“情感缺位”的母亲。

  

  法国精神分析师安德烈·格林最早提出过一个概念:“死亡母亲”。

  这类母亲并不是真正的死亡,但对孩子来说仿佛不存在。

  电视剧《平原上的摩西》中,主角小树的妈妈傅东心就是如此。

  她几乎不照顾小树,经常忘记给儿子做饭;

  无论儿子做了什么,她的态度都是冷冰冰的,既不夸奖也不批评;

  相反,她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教邻居女孩读书上,却不愿意陪伴自己的儿子;

  不仅如此,小树成年后,傅东心立马搬回了娘家,不久后甚至独自离开了这座城市。

  对小树来说,母亲虽然一直陪在身边,但自己却像没有妈妈的孩子

  她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在孩子最需要情感回应的年纪保持冷漠。

  格林认为,这类母亲在情感上属于“缺位”的状态,对孩子来说就像是“死亡”了一样。

  后来,有心理学家拓展了格林的概念,将“死亡母亲”分为以下4种:

  a.母亲在距离上和孩子隔离

  常见的有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等,这类母亲大多会给予孩子经济支持,但由于常年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从而错过了很多情感表达的机会。

  b.母亲将情感投入到其他人或物身上

  比如多子女家庭中,母亲由于偏心或是精力不足,将更多的情感投入到喜欢的孩子或是其他事情中。

  前面提到的小树的家庭就属于这一种,傅东心并非没有母爱,而是把自己的感情都给了邻居家的小女孩,以及自己喜欢的文学事业。

  c.母亲只尽基本的抚养义务,拒绝向孩子表露情感

  这类母亲会照料孩子的日常生活,但不关心孩子的情感。

  在她们看来,孩子的情感并不重要

  因此她们很少和孩子沟通,只会冷漠地教育或是严厉地责骂孩子,从不试图了解孩子心中的真实感受。

  d.母亲不承担任何的养育责任

  这类母亲在生下孩子后就不愿承担任何母职义务,把孩子当作拖油瓶和负担。

  比如电视剧《黑暗荣耀》中的文东恩,母亲不仅不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甚至在她被校园欺凌时,为了钱签和解书。

  无论是哪一类,这些母亲的共同特点是“情感缺位”:

  孩子名义上有妈妈,但却感受不到母爱的存在。

  

  在母亲情感缺位下成长的孩子,很有可能产生“死亡母亲综合症”。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说,它被认为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一种亚型,对儿童早期的自恋形成以及未来的人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伤害:

  a.丧失存在感和幸福感

  母亲,是孩子和客观世界建立联系最重要的客体。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自我概念,会认为自己是母亲的一部分。

  在这个阶段中,母亲通过满足婴儿的“镜映需要”,帮助婴儿建立存在感。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首先被母亲“看见”,才能作为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

  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得不到母亲的情感反馈,就无法建立和客观世界的联系。

  ta们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存在”于现实中,就容易产生“空心感”,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另外,格林还发现,因为母亲情感缺位的影响,有些孩子会倾向于在其他方面弥补

  ta们会非常努力地工作,因此容易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

  但是,ta们却体会不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只要停下来,就会忍不住追问自己:

  “为什么母亲不爱我?”

  不仅如此,因为渴望母爱,这些孩子在成年后更有可能为了获得母爱,不惜掏空自己,陷入被母亲的控制中。

  b.出现“破坏”行为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静止脸实验”

  实验内容是观察1岁孩子和母亲之间的互动。

  一开始,母亲和孩子正常地互动,母亲对孩子的情绪和动作做出反应;

  接着,按照研究者的要求,母亲变得面无表情,对孩子不做任何反馈。

  于是,孩子开始做出各种尝试——对着母亲笑、挥舞手指、大喊大叫、大哭大闹,希望能得到母亲的回应。

  最后,母亲恢复正常状态,孩子的情绪才得以平静。

  也就是说,即使母亲没有任何情感回应,孩子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吸引母亲的注意力,试图唤醒“情感死亡”的母亲

  小树就是如此,他从小就非常调皮,三天两头被叫家长。

  他整个青春期都过得浑浑噩噩,每天骑着自行车在街上闲逛,甚至因为打架斗殴进了警察局。

  而他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母亲的关注,另一方面是通过激烈的行为来确认自己活着,从而抵抗内心的空虚。

  更可怕的是,这些孩子即使在其他关系中,也会重复一样的相处模式。

  因为未被满足的“镜映需要”,意味着母亲对孩子彻底的“否认”和“忽视”。

  这会造成孩子的“原初自恋损伤”,甚至可能走向“病理型自恋”的极端。

  因此,ta们对另一半的要求会非常高,一旦对方在某件事上没有回应,就会变得歇斯底里,为此争吵不止。

  而这种争吵恰恰是ta们所需要的,因为对“死亡母亲”的冷漠无情充满恐惧,所以为了避免陷入“不被回应”,ta们会故意挑起矛盾,或是做出一些令人讨厌的行为,通过伤害他人获得存在感

  母亲并未真正死亡,却仿佛不存在,对孩子来说,就像是绝望中唯一的希望。

  只要母亲还活着,有些孩子就会不断追寻自己不被爱的原因,从而错过了获得幸福的机会。

  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情感缺位”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或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然,不止母亲,有些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处于“情感死亡”的位置。

  同样的,这也会导致孩子患上“缺乏父爱综合症”,对性格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它和“死亡母亲综合症”的机制不同,在此不展开叙述,以下也主要从母亲的角度论述)

  那么,为什么会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心理学家认为有以下几种解释:

  1.生理因素

  温尼科特说过:“母亲恨孩子,是很正常的行为。”

  孕育本身会给母体带来无可避免的生理改变,导致母亲产生了无法控制的负面情绪。

  最常见的是产后抑郁,会让母亲难以对孩子产生“爱”的感觉。

  格林最初就是观察到一些曾经爱孩子的母亲,因为抑郁而撤回了母爱,才成为了“死亡母亲”。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生产带来的负面情绪,当母亲被焦虑、抑郁占满时,也很难为孩子留出情感空间

  2.无法认同自己的“母亲身份”

  原因可能有三种:

  a.代际创伤:

  也就是说,有些母亲在自己是孩子时,就未曾感受过母爱,也就不知道如何表达母爱,她们只能将错误的养育模式,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甚至会因为对自己母亲的不满,产生对“母亲”身份的恨意。

  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在同性的亲子关系中,母亲会将幼年时的自己投射到女儿身上,导致激活了许多自己童年时的“创伤反应”,产生“嫉妒”心理,认为自己都没被爱过,凭什么女儿可以被爱。(父子间同理)

  b.“母职”惩罚

  世俗上对“母亲职责“的要求,给母亲带来了过高的压力。

  导致她们会下意识地回避这种身份,最终在潜意识层面转化成对孩子的不满,伤害了孩子的感情。

  c.家庭关系不和睦

  当母亲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如果她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良好的照顾,是有可能照顾好孩子的。

  相反,在“丧偶式育儿”的家庭中,父亲的缺席会给母亲造成过重的养育负担,导致妈妈分不出精力去做出孩子需要的反馈。

  除此之外,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不好,母亲也可能会将对伴侣的不满,投射到孩子身上。

  比如《平原上的摩西》中,傅东心之所以不爱小树,是因为她在结婚后才发现丈夫曾经迫害过自己的叔叔。

  她因此无法接受自己和仇人生下的孩子。

  所以,有些母亲不爱孩子,是想通过否认ta们的存在,来逃避失败的婚姻

  

  如果你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也不必绝望,可以试试这3个方法:

  a.准备期:放下对父母的幻想和期待

  对孩子来说,承认父母不爱自己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它意味着主动把自己放到一个不再期待任何回应的环境中。

  但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从缺爱的泥沼中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必向父母宣告自己的决定(这对很多人来说太难),而是转变一个思维:试着把父母当作两个普通的成年人看待

  也就是说,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不是你一方可以决定的事,它需要你们共同努力

  同时,即使他们是因为童年创伤、或是不和睦的夫妻关系无法爱你,也不是你的问题。

  相反,作为成年人,他们应该处理好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发泄到孩子身上。

  做好这个心理准备后,再来试试下一步。

  b.过渡期:寻找其他理想化的客体对象

  对孩子来说,早期的父母不止代表养育者,还是一个理想化的客体对象。

  ta承担着孩子对“理想自我”的期待,也是孩子一生价值感和意义感的来源。

  所以,当你有个“情感缺位”的父母时,可以试着寻找其他理想化的客体对象,比如:

  祖父祖母、外公外婆、老师,或是其他值得尊敬的人。

  小树在某次被抓后,遇到了一位年轻警察,他既没有像母亲一样对小树不闻不问,也没有像父亲一样过于溺爱小树,而是义正言辞地指责和教育他。

  小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之后,小树返回警局想再见他一面,却得知他在执行任务中去世了。

  小树被这种牺牲精神震撼,生平第一次有了为自己负责的想法。

  这个年轻警察成了他新的客体对象,让他体会到了何为目标,何为活着的意义。

  于是,小树不再打架斗殴,而是努力学习,考上了警校,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警察。

  这种理想化客体的寻找,或许只是短暂的寄托,却能帮助你撑过最需要支持的日子。

  c.面对期:为自己创造一个抱持性的环境

  最后,当你变得强大时,就会意识到:

  所有的教育都不会是由父母单独完成的,即使是关于爱的教育

  此时,你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抱持性的环境(或是寻找咨询师),在这个环境中,所有的人和事都让你感到安全。

  接着,试着在这个环境中去面对那些你无法接受的过去,用你新的经验去解读和消解它们带来的伤害,形成新的知觉。

  通过对自我的再教育,完成那些本该由父母完成的事

  

  或许对成年人来说,爱本身就是很奢侈的情感。

  所以,一直寄希望于别人爱我们,难免会产生失望感。

  但学会自己爱自己,至少不至于陷入绝望。

  我们无法选择过去,但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

  祝你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爱自己,为自己负责,在自己身上找到活着的意义。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

  1.Andre Green.(2001). Life Narcissism Death Narcissism. Free Association Books.

  2.Andre Green.(1983). The Dead Mother

  

  作者:衮衮,一个学心理学的普通人。爱生活,爱综艺,喜欢用心理学看世界。

  编辑:一颗多肉、笛子

  责编:Jessica

  图源:pexels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