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映射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映射

  作者:幢幢魔影

  The Silenced Child,台译本《沉默的孩子》一言难尽,错别字实在太多了,是台出版社数量众多、良莠不齐的其中一个现象。除此外,本书内容还是有启发的。

  本书基于作者克劳迪亚的大量临床心理案例,与这个领域的其它书籍一样,出于对客户隐私的尊重,案例都讲得比较简单,只把与章节内容有关的核心点拎出来。人有多复杂,案例就有多复杂,然而抽走具体繁复的事例,亲子关系呈现出来的基本面貌并不模糊。

  克罗迪亚反对社会上(当然主要是她所生活的美国)太快给一个孩子贴上自闭症、多动症等标签,紧接着便开始给药的诊断模式,因为这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个体,而只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听上去跟客体关系大师温尼科特的立论点很像,克罗迪亚的确在书中数次提及他的洞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客体关系育娃经:尊重人的主体性》。一旦我们接受,每一个宝宝都是具有蓬勃生命力的个体,我们就会更倾向于去探询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聚焦行为本身。把行为当成一个病症独自解决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无论是沉默的孩子还是多动的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在期许被看见、被关注到那个真正的自己。

  倾听,听上去并不是那么难,往往却也不容易,否则,心理学咨询也无需存在了。克罗迪亚反复强调倾听的重要性,唯有真正的倾听,才能理解真正的需求,理解了需求,才能直抵问题的根本。影片《思悼》中,父亲那边是一个君主面对一个世子,而世子那边,却是一个儿子在期待一个父亲,需求的背离披上历史的外衣,显得格外沉重,因为倾听已不足以解决这对父子之间的背离。生活中,亲子矛盾通常也由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倾听,而阻碍这个倾听路径的,是在亲子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父母。

  只有父母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不仅仅在孩子,也在父母本身,事情才有可能发生变化。作者提到她走上心理咨询这个职业之前,也是一个寻求心理咨询的患者。坐在那个宽阔舒适的地方,有一个人全心全意地等待倾听你的故事,单是这个开头就忠心令人感受到抚慰。而她对自己问题的疏解,回过头来也有了能力帮助自己的父亲直面年轻时的创伤。

  时间和空间对于倾听都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典型的心理咨询室会被布置成简洁、宽敞又舒适的样子,那对于接受咨询的人而言是有效的。人们也许有时会奇怪,为什么平常不说出来,为什么单是一个心理医生平静而又专注地坐在那里,也没说多少话,就让你说了那么多,甚至泪流满面呢?

  我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咨询,不过中学时也有过一次类似的体验。当时家长带我四处求医,有一次到了一个赤脚老医生那里,里外都是排队候诊的人。他查看了我的面部、耳根部,似乎好像也把了脉,明确告诉妈妈我没有她所担心的问题(怀孕之类的),然后把我单独叫到一个房间。我已不太记得他当时问了什么具体的话,大概就是你为什么不吃饭之类的这种简单直接的话吧。总之,我不能解释为什么,没聊几句之后我就哭了,嚎啕大哭那种,在哭噎声中一抽一抽地表示,我只是在减肥。然后医生把我带出来交回给妈妈,表示我很快就会开始吃饭的,当然好像还是开了一些补血提气之类的中药剂。

  也许我是能解释为什么的,大概是羞于抛出真正的理由,同时也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中,我就是每餐少吃点东西而已呀,其实我已经处于精神失控的状态。父母为瘦脱形又沉默寡言的女儿既关切又焦虑,变着法子做好吃的,想象了各种青春期的女孩可能会有的不幸遭遇,准备面对一个重大的家庭问题,谁能想到只是一个小孩对青春期带来的身体变化心怀恐惧与厌恶,一不小心节食节出了神经性厌食症呢?神经性厌食症是早前市立医院给出的诊断,医生无心思对身体机能仍健全的小患者做什么处理,把诊断给了父母就完事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诊断很正确,但是比起美国当前对这类精神性的病症过早介入药物治疗,我们那个时候还处于另一个极端,就是并不把这当成一回事儿,哪怕是现在,社会的主流氛围依然很容易把精神性问题简化为:为什么你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你不能开心点?运气好的,譬如我,磕磕绊绊中度过了危机;亦有运气不好的,节食节出精神性厌食症,最后死于身体官能的损伤,上了社会新闻。

  如果父母没有孜孜不倦地带我求医,如果没有那个赤脚医生误打误撞地引我吐出真言,如果没有看到妙龄女孩因神经性厌食症死亡的豆腐块新闻,也许平行时空中,曾经有一个我在另一个方向的故事中成为别人的社会新闻。

  精神问题,需从心理上破题,患者本身精神深陷泥淖,很难自救,这需要家庭和社会的介入。悖谬之处在于,能引起患者精神症状的社会因素、家庭问题,很少能被突破。那些被睡眠困扰的孩子,也许家里时常面对吼叫声。父母关系不和,又或者面临二胎这类家庭重大变化,都不可能不对孩子带来影响。

  父母有时候会有所讶异,“我们从来没和孩子说过这些”,“我不知道孩子会这么敏感”,能承认家里存在问题而孩子受了影响,已是艰难的一步。此前看到国内一个青少年精神疾病诊所,要求家长双方必须同时进行心理测试与咨询,绝对是一个良好且必须的方向,但是这个方向所面临的阻力,想来很难被进一步推广。

  孩子仍在婴幼儿时最常见的家庭问题,就是一个或许缺席的父亲,以及一个疲于应对幼儿日常濒临崩溃的母亲,即便父亲角色力所能及做了许多事,相比母亲所面临生活的变化,以及产前产后身体的变化,仍然会使母亲这个角色不得不应对伴随新生儿到来的更大压力。书里很多案例都与婴幼儿家庭有关,作为一个小月龄婴儿的妈妈,实在是看得过分共情了。

  大概只有同样生过孩子的女性,会看到有人产后妒忌丈夫时瞬间就升起恻隐之心,啊,我知道那个心结有多难熬!我甚至对婆婆都一度生起妒忌心,她可以全心全意照顾他人的衣食起居,似乎不会感到被捆绑,亦没有自我实现的焦虑。要一个人坦诚地面对这类情绪并不容易,尤其是同时被屎尿布、缺觉、体力透支等生活包裹,这一切都令人感到渺小与羞惭。

  向医生,或者成立分享小组与人分享这类情绪时,被倾听就是被排解,对产后女性能产生的支撑作用是超出想象的。而在网上看了太多产后一地鸡毛的家庭生活与分崩离析的婚姻状态,国内女性产后得到的支撑不仅是太少,甚至是反复被击打的,她走过这一段后仍否完好,有时竟依赖于结婚对象的基本人品。

  除了成人如何在背负这些精神与身体的双重负担下面对婴幼儿,这本书也会进一步让人去想象与思索,婴幼儿如何作出回应。一开始,婴幼儿的哭泣和快乐都是单刀直入的,随着月龄的增长,ta会开始分辨更多的脸庞与情景,也有了更复杂的、有待成人分辨的思绪与表达,照护双方都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恰恰是应对不确定性,使得婴幼儿发展出独属的性格与人格。

  —— 完 ——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