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哭穷”,也是一门技术活,千万别弄巧成拙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很多父母的抱怨声:

  “我家孩子光知道花钱,随便一个玩具都是几十,一点都不知道心疼大人”

  “我家孩子学习一般,花钱能力却不一般。每天都是几十打底,再这样下去,都养活不了了。”

  “天天就知道要钱,然后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想想都觉得头疼”

  “我家孩子除了买,什么都不会,花钱如流水一样”

  这应该,是所有父母都头疼的问题。生活中,孩子貌似除了最会花钱,再也没有其他优点了吧?

  作为父母,不仅要承受生活的压力,而且还要承担养娃的压力。可想而知,生活有多艰难……

  做了父母之后才知道:赚钱,真的是世界上最不容易的事情;而花钱,又是最容易的事情。

  所以,为了让孩子少花钱,父母真的是费尽心思。最擅长的办法,就是“哭穷”,试图用“哭穷”的方式让孩子明白:生活很辛苦,能省则生!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乱花钱确实不是好习惯。现在花父母的前,孩子可能感觉不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到将来,他们独自赚钱时,谁来替他们的欲望买单。

  只可惜,“哭穷”也是一门技术活,很多父母要是“哭”错了,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内心自卑。

  “哭”错了,孩子受到的伤害更大

  1、眼界和格局受限

  “这些东西太贵了,咱还是别买了”

  “下次买东西的时候,能不能看看价格啊”

  在父母的这些话中,孩子会有种“我不配”的感觉,买任何东西的时候,都会先看价格。

  而且,孩子会养成斤斤计较的性格。除了前,他们好像在看不到其他东西。这些孩子的眼界,注定不会太长远……所能看到的东西,也是少得可怜。

  2、性格胆怯自卑

  “咱们家没钱,怎么能跟别人家比呢?”

  “家里又不富裕,还总是花那么多钱”

  父母的初衷,可能只是希望孩子少花钱,尤其是少买一些没有用处的东西。可是年幼的孩子,他懂什么呢?

  从此之后,不敢像父母要钱,喜欢的东西也只能藏在心里。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自卑,变得胆怯,永远都是一副“不如别人”的感觉。

  3、养成极端的消费观念

  在父母“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他们会养成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消费观念:

  一是:孩子变得抠抠搜搜,总觉得自己不配,哪怕是刚需的东西,也不舍得去买,总觉得赚钱不容易,要省着点花;

  二是:孩子成年后,当他经济开始独立后,会产生报复性消费心理。那些曾经喜欢,又被父母阻止没有买到的物品,会统统一股脑的带回家,哪怕没有任何用。

  无论是哪种消费观念,对于孩子人生的影响,都是极大的。未来,注定不会有大成就,一辈子都很平庸。

  出现这些状况时“哭穷”,才最有效果

  想告诉父母的是:家庭的贫困与否,其实和孩子没有任何关系。无论有没有他们,大人都要上班赚钱,别把“穷”传递给孩子。

  而且,从决定让孩子出生那刻开始,就要做好养育他们的准备。若日后只能靠“哭穷”养孩子,父母还是慎重一些。

  对了,不是所有时候都可以“哭穷”,一定要学会分情况。发现孩子的消费观出现不好的苗头时,再对他们“哭穷”,才会更有教育意义。

  第一个苗头:孩子喜欢攀比的时候

  “妈妈,XX都有好看的文具,我也想要”

  “爸爸,我们班XX同学,他的衣服都是新款,你也给我买吧”

  当孩子说这些话时,说明他们已经产生了攀比心理。别人拥有的东西,无论价格高低,自己都想拥有。

  这个时候,就要对孩子“哭穷”了。若是一味满足的话,会导致孩子的心理愈加膨胀,毕竟欲望是永远都填不满的。

  第二个苗头:孩子想要躺平的时候

  “我爸爸妈妈能赚钱,我以后不愁吃喝”

  “我不想努力了,太辛苦了,还是靠爸妈吧”

  这些话,说明孩子有了躺平的想法。若是不加以制止的话,未来很可能变成“肯老族”。

  身为父母,肯定不希望孩子啃老。毕竟父母有老去的一天,那时候孩子该去“啃”谁呢?

  这时候有必要像孩子“哭穷”,让他知道家里条件一般,若是不自己努力的话,未来可能连吃饭和穿衣都是问题。

  看来,“哭穷”真的很有技巧。聪明的父母,不是告诉孩子家里有多“穷”,而是让他知道赚钱不易,让他自己选择,让他学会取舍。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