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人生 第7讲、生活态度是幸福的基础 作者:李全春教授

  自主人生 第7讲、生活态度是幸福的基础 作者:李全春教授

  作者:全春自主心理学

  有一个在机关工作的咨客对我说,他每天早晨一起来就全身无力,一天都打不起精神,懒得跟人说话,脾气还挺大,容易跟别人动怒,没有食欲,有时还感到头晕。看过中西医,也不能起到根本作用,你说我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我跟他解释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思考或工作,有时早晨起来后就会有浑身无力、情绪不佳的感觉;没精神工作,懒得开口说,稍不顺心便大动肝火,甚至感到头晕目眩,视力迟钝,食欲不振。这种症状是由心理问题所引起的心理疲劳症,还有可能发展为心理疾病。

  心理疲劳症?它是怎么造成的呢?

  长期思考,或者和别人激烈争吵,陷入“心力衰竭”状态为“心理疲劳”。长时间不断地从事力不从心的脑力劳动,就会感到提不起精神,劳动没有理想的效用,这些都是过度的心理压力所造成。

  那这心理疲劳的后果严重吗?

  心理疲劳,是心身疾病的警告信号,因为疲劳不仅是体力消耗,还要损伤大脑,有可能引起各种心身疾病。

  这心理为什么要疲劳呢?

  当刺激量超过大脑所能接受的程度,就会引起所谓超限抑制的保护,人就表现为疲劳——即不愿再继续承受,人要为保命而自主。

  那怎么才能消除心理疲劳呢?

  消除心理疲劳,休息和意志努力都非常必要,还必须改变生活态度,从激发动机、增加兴趣等方面入手。

  那怎么改变生活态度呢?

  把思想包袱放下最好,不要为丢失而找不回来的东西徒劳,也不必为它而烦躁,更不要为它而造成心理疲劳。

  那怎么才能避免心理疲劳呢?

  不要让自己总处于应急状态。因为应急状态是我们面临外界威胁的紧急情况下,生理及心理发生急剧变化,以应付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的一种本能反映。它会导致脉搏呼吸加速,血糖、血压升高等,这种状态会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节律。如果这种状态持久而频繁地出现,人体就很容易因内分泌失调而罹病。这种状态对身体有损害作用。

  那怎么才能让心理不疲劳呢?

  日常生活中,一个长期处于安宁环境,养尊处优的人,因环境突变,或精神上遭受重大挫折,身体的健康状况很快就减弱;而习惯于紧张生活、工作,一旦情况有变,就会有百无聊赖的感觉,度日如年,各种疾病就会乘机炒的火热。

  怎么安宁和紧张都不行呢?

  生活需要张弛有度,快慢都要有均衡的节奏,不能长期一个状态走路,什么都不能过度,过度了身心都会给你出丑。

  多少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在家还是外出,我一直坚持早晨5点半起床,晚上10点半睡觉,中午再忙也要小睡一会儿。

  一年365天,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都在工作中渡过,工作就是我的生活,生活就是我的工作,即使节假日也是如此,从来不会大吃二喝,不会通宵达旦的娱乐,更不会无所事事的连日休息。

  工作之余,我会用做饭、洗衣、唱歌、武术、夫妻取乐、听儿子说话等作为调剂,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就是,生活不能太紧张了。

  但,有时紧张也是必要的。比如儿童都喜欢体验惊险甚至恐怖,哪怕吓得哭,吓得做恶梦也要去感受,往往越紧张害怕,吸引力越大。

  那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一种本能地追求应急锻炼的表现。因为人类远祖的生活状况是极为恶劣的,对当时的人类来说,应激是他们得以延续的重要条件,他们随时都处于危急之中,应激状态实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功能。

  比如发生了战争,人们不时处于危险和恐惧的阴影中,颇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而某些慢性病却在不知不觉中好转。

  现在的人也需要追求这种应急锻炼吗?

  人最快活的感受,并非功成名就,而是披荆斩棘、奋发进取的艰难困苦。不难看出,应激状态并非无益有害,在许多情形中,它还往往是我们保持自身存在和健康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功能。

  我们的进取心或迫使自己寻求出路的努力状态有益心身;不求上进,可能情感相对平稳,但损害心身,“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最好的证明。

  人的生理节奏现象,总是张弛交替才显示正常,相应的情绪也是这样,要想健康,不能缺少轻松和紧张。做一个在生活、工作、学习的节奏上比较紧凑的人,相伴随的是一种充实而愉快的心境;而无所作为,只能觉得空虚。

  经常保持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对健康有益。适时地处于应激状态,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感,对身体有益无害。

  恐怖也需要吗?

  恐怖,实际上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种需求。假如我们生活中从没有过恐惧,那我们也绝不懂得欢乐的含义,甚至会无所畏惧,为所欲为,最终损失了自己。如果世界上什么都不可怕了,那么这个世界也就变得更可怕了。

  那么,生活中真正的恐怖是什么呢?

  生活中真正的恐怖并不是来自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神魔鬼怪,那种听鬼神的故事的恐怖说来只是一种一时的紧张与畅快。真正的恐怖其实来自于生活本身,来自身边的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群,更来自于你所熟悉的人所暴露出的你并不了解的可怕的神秘感之中。

  看来,人还是要有一些畏惧感好啊!

  是呀!恐惧是人类自我保存的一种功能,丧失了这种功能,人便不能正常生存。但正常的恐惧是与危险的对象和强度相适应,如果恐惧远远超出威胁的对象本身的强度,那么就成了病态的恐怖。

  恐惧心理怎么还能超过威胁对象本身的强度呢?

  人的恐惧心理往往是性格的原因,条件反射一旦形成,便会出现另一个心理机制,即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杯弓蛇影,疑鬼疑神,妄自扰惊。

  所以,生活态度很重要,态度决定你的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