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20年“夹心人”,我才明白:父母的脸色,决定孩子人生的底色

  当了20年“夹心人”,我才明白:父母的脸色,决定孩子人生的底色

  作者:父母成长说

  

  “朵朵,叫你爸来吃饭”

  ”去问下你妈,她把我那件衬衣放哪了?“

  今天的文章开始前,想先问问大家,像上面提到的情境,你有经历过吗?或者说,是否感到很熟悉?

  的确,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像这样“夹”在爹妈之间,被动充当着他们的”传声筒“,似乎只要一离开孩子,他们就完全不会沟通了。

  乍一看,这样貌似没有什么问题。

  可一旦父母的关系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孩子难免就会从先前那个没有感情的“传声筒”,沦为爸妈冲突下的“出气筒”。

  “学费找你爸要去!”

  “又不是我一个人生的,爱找谁要找谁要”

  听听,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窒息?

  这,便是我们挂在嘴边常说的“夹心人”。

  也许很多人都没有察觉到,在父母子女的相处中,他们曾经或是正在扮演这样一种角色:明明是父母发生了争执,却把问题留给了自己。

  以至于我们在网上时常也会看见有人无奈吐槽:

  爸妈吵了多少年,我就夹在中间多少年,哪怕如今已经独立出来工作了,但每天心里仍会担惊受怕,生怕他们一言不合再吵起来;

  在父母之间整整调和了20年,有时候真觉得自己彻底失去了爱的能力...

  你看,真正能决定一个孩子人生底色的,不是成绩高低,也不是家境好坏,而是父母的脸色。

  在《继续活下去的5个故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对父母不幸遭遇了车祸,虽然两人回来时都安然无恙,却仍各自告诉孩子说:“你爸爸/妈妈在车祸中去世了”。

  看到这一幕的孩子,自然吓得跟丢了魂似的。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孩子有些明白了:尽管父母看不见彼此,却都能跟自己说话。

  不料,当孩子惊奇地把这一发现告诉父母后,却一下激起了爸妈对另一方积怨已久的负面情绪。

  于是,作为“传声筒”的孩子,只得不断在他们二人间被迫传递着种种不堪入耳的攻击性词汇,直至他再也无法承受,昏倒了。

  可醒来后,孩子却失去了先前神奇的“超能力”,再也无法同时看见自己的父母了。

  直至最后,妈妈带孩子去看了医生,才揭开了这一惊悚故事背后的真相:

  其实爸妈两人谁都没有在车祸中意外离世,之前发生的一切表象,不过都是隐喻罢了。

  实际上,孩子的原生家庭本来很幸福。

  可父母的关系却变得越来越差。

  冷战中,爸妈“”作根本看不见对方,所有的情绪便一股脑都倾倒在孩子头上。

  而被迫“夹”在其中的孩子,最终不得不“站队”,在父母两人间做出选择。

  其实这个故事所想要表达给我们的,是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那些父母之间爆发的猛烈冲突、争执还有冷战,在孩子眼中,无异于是一场惊悚又压抑的恐怖片放映。

  心理学上,对这种现象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关系三角化(Family Triangulation)”,由著名的家庭治疗师莫瑞·鲍恩提出,即是指,如果两个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通常需要第三人的介入来缓和两人的矛盾

  如此看来,“关系三角化”既能避免夫妻正面冲突,还能通过孩子向对方传递一些有效信息,似乎没什么问题,反而对维系家庭中的平衡还是有帮助的。

  殊不知,这正是家庭关系“错乱”的一种表现。

  特别是许多父母在吵完架以后,都会不自觉地“拉拢”孩子一起来诋毁、攻击自己的另一半,导致“夹”在其中的孩子真正是苦不堪言。

  当父母习惯于把阴晴不定的脸色挂在脸上时,那么最终受伤的,注定只有孩子。

  一如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所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那么,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孩子被“三角化”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有人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

  “我像是父母的拳击手套,他们挥出的每一拳,都重重打在了我身上。”

  多么贴切啊。

  其实这也是卷入”三角关系“的人,通常都会有的真实感受。

  可那些在家庭关系中被迫沦为”夹心人“的孩子,却往往很难意识到,他们正在扮演着自己并不熟悉、也不喜欢的角色。

  第一种角色:“传声筒”

  可以说,大部分成为“夹心人”的孩子,都会是父母的“传声筒”。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南迪·内森的一项研究发现:

  人的一生中,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而这期间所产生的负能量,都会传染给身边的人。

  所以,一旦孩子充当起父母之间的“传声筒”,那么,就难以避免要将父母的负面情绪全盘接收的悲惨结局。

  如此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变得敏感、脆弱,最终形成讨好型人格。

  这样的孩子,极易在一段社交关系中拼尽全力地付出、无休止地揣测他人所想,继而让自己陷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之中,难以自拔。

  第二种角色:“仲裁者”

  结构派家庭治疗开山鼻祖萨尔瓦多·米纽庆曾描述过“关系三角化”的两种类型。

  所谓“仲裁者”,便代表了其中一种:“跨代联合”。

  生活中,你是否也经历过下面这样的情境?

  “你快帮我说说你爸,我真是拗不动他...”

  “我跟你妈离婚(闹矛盾),那都是因为你妈不好,对不对?”

  如果父母之间有了矛盾,其中一方或双方都尝试通过获得孩子的支持来反对另外一方,无形中,就会让原本与此无关的孩子,成了那个一锤定音的“仲裁者”。

  由此,情感上,孩子只会感到自己被生生撕裂了。

  父母把孩子当枪使、逼孩子“站队”的行为,不仅会彻底拖垮孩子,还是真正摧毁孩子的罪魁祸首。

  第三种角色:“替罪羊”

  还有一类孩子,在家庭关系中是夫妻双方用来推卸责任、发泄情绪的“替罪羊”。

  记得看过一则新闻:

  一名男子因妻子离家出走,带3岁孩子出门寻妻;

  却因寻找不顺,便干脆在路上酗酒、打骂孩子......

  那么小的孩子,却成了大人的情绪”垃圾桶“。

  这些在父母无端的苛责中长大的孩子,渐渐地,也会近乎病态地产生一种代偿心理,直至最后完全将“自我”舍弃掉。

  这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

  看到这里,会有朋友不禁想问:

  如果我是一个“夹心人”孩子,该怎么办呢?

  或者,我要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夹心人”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

  即,把父母的矛盾还给父母

  作为孩子来说,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不让自己在家庭中的关系被模糊掉。

  只有敢于在父母子女的关系中把界限划分清楚,我们才能做到真正把矛盾还给父母。

  而对于爸妈来说,我们始终要明白的一个前提是:

  “孩子,从来不是婚姻中拿来争输赢的筹码。”

  不管父母吵架以后谁输谁赢,真正的“输家”,最后都只有孩子。

  所以,我想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用来疗愈咱们亲密关系的沟通原则:商量

  听到这,有人可能会说了:

  害,商量谁不会啊?

  别急,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很多”商量“,其实都属于假性商量,比如当一对夫妻的教育理念不一致时,通常很容易会演变为一场封闭的辩论会。

  “饼干同学开始学钢琴了,我给咱孩子也报上。”

  “孩子还小,我觉得没必要吧?”

  “你懂什么?成天啥心也不操,不学等着后悔吧。”

  你看,这便是一种假性商量。

  其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父母争执的源头,从而活成一个痛苦的“夹心人”

  真正的商量,是秉持着开放态度地询问与倾听。

  1971年,美国体态语言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恩发现:

  “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约有7%取决于谈话的内容,辅助表达的方法如手势、语气等则占了38%,而非语言动作如表情、肢体语言所占的比例则高达55%。“

  这,便是著名的梅拉宾法则(The Rule of Mehrabian)。

  也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

  决定孩子人生底色的,不是成绩高低,也不是家境好坏,而是父母的脸色。

  与大家共勉。

  文章的最后,点个「赞」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摆脱“夹心人”的宿命,也希望天底下的父母,都能先抱抱自己,再给孩子一个大大的笑脸!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