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当众撒泼怎么办?父母这么做最有效

  孩子当众撒泼怎么办?父母这么做最有效

  作者:婚姻与家庭亲子营

  作者:陈妍

  

  暑假到了,父母讨论最多的就是带孩子去哪里玩儿。当我和乐乐妈也聊起暑假出游的话题时,她却一脸无奈地告诉我,他们决定哪儿也不去。

  

  以前,乐乐妈为了让孩子长见识,经常带他出去玩儿。可无论到什么地方,乐乐都要买纪念品。景区的纪念品价格不低,一开始,乐乐妈不想扫孩子的兴,就给他买了,但乐乐回到家就不玩儿了。

  

  后来,乐乐妈不想再给他买,乐乐就哭闹着上演一出熊孩子式的撒泼打滚,完全不顾及爸爸妈妈的面子。久而久之,乐乐妈对带孩子出去玩儿这件事有了心理阴影,干脆哪儿也不去了。

  

  我很理解乐乐妈,要是三两岁的孩子,撒泼打滚还能马上抱走,快10岁的孩子,抱也抱不动,说又不听,而且在公共场合还会影响其他人,的确会让父母觉得很没面子。

  

  不过,简单粗暴地回避问题显然不是明智的做法。那么,当孩子的行为让父母感到“丢人”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1.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经常控制不住自己。大脑发育有3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本能脑的发育,孩子出生时就已发育完全。

  

  第二个阶段是情绪脑的发育。情绪脑掌握着人的喜怒哀乐与食欲和性欲,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有这样的脑子。比如,小狗高兴会摇尾巴,小猫遇到危险会奓毛等。情绪脑从孩子出生开始慢慢发育,到青春期逐渐完善成形。

  

  而真正掌控孩子心智的是理智脑,由大脑皮质组成。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特征,占到脑容量的三分之二,负责思考、判断、认知和控制情绪。它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发育,到小学四五年级初步完成。

  

  但这个时候,它只限于遵守一些按时完成作业的基本规则。到了青春期,理性大脑开始重塑,女性25岁左右,男性30岁左右,这部分大脑才发育成熟,也就是所谓的懂事了,开始有能力调整情绪,控制冲动行为。

  

  以上这3个脑,是随着人的进化依次发育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看起来已经像个小大人了,行为举止还像儿童一样幼稚的原因。让孩子在理智脑发育完全之前,就能像大人那样思考判断,实属强人所难。

  

  了解了这些,父母就能理解,孩子脾气暴躁做出一些出格行为,往往是因为大脑还没发育好,此时,他需要父母的帮助。

  

  

  2. 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找到孩子频频让父母社死的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

  

  在征得乐乐妈同意后,我找乐乐聊了聊。我问乐乐,暑假想不想出去玩儿?乐乐开始说想,但接着又神情落寞地说,出去后自己想买玩具留念,又会和爸爸妈妈吵架,也就没有美好回忆了,所以还是不出去玩儿了。

  

  原来,乐乐之所以每次都想买纪念品,是想留住和爸爸妈妈的开心回忆。表面看起来是乐乐给不给父母面子的问题,实际却是父母该如何拒绝孩子,怎样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问题。

  

  可以和孩子约定好,要买玩具可以,但要从他的零用钱里扣。花自己的钱,孩子可能就知道心疼了。如果孩子决定用自己的钱买,父母也别干涉,到底值不值,他会自己考量。

  

  如果孩子平时没有固定的零用钱,买玩具之前可以做一个交换的约定,比如用做家务换,总之就是增加孩子得到玩具的难度。

  

  如果他对这个玩具真的喜爱到愿意克服这些困难,买就买了;如果只是一时兴起,考量之后孩子就会放弃,下次再提出要求被拒绝,也不会过分执着。

  

  

  3.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做尊重孩子的父母。孩子让父母觉得没面子,通常是因为其行为举止没有按照约定俗成的标准,但高情商的父母不会做孩子的差评师。

  

  有些孩子喜欢在公共场合跟父母顶嘴,如果父母的态度是“随他去”,势必是一种放纵;如果父母被激怒与孩子对峙,又免不了将矛盾升级。

  

  高情商的做法是,父母先离开现场冷静一下,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等调整好心态后再回来。跟孩子说:“抱歉让你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的时候,我就会暂时离开一下。等你能够尊重我的时候,就来找我。这样我们才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困扰你的那些问题上。”

  

  这样一来,孩子通过父母的态度学习了如何处理分歧,也学会了尊重,顶嘴也就变得越来越没必要。

  

  

  4. 告诉孩子,面子没什么大不了的。面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人的骄傲与自尊。但这些在自己在乎的人面前,是可以被放下的,毕竟面子诚可贵,亲情价更高。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和父母发生冲突,父母不要为了面子执意相争,甚至打骂孩子,而要放下面子,表现出足够的冷静和清醒。

  

  通过父母的态度和言行,孩子能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处理分歧,以及如何尊重他人和自己,日后当众哭闹任性的做法就会大大减少。

  

  本文摘自《婚姻与家庭》杂志

  原标题:《学会给孩子“打圆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