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青春期真的逆反吗

  当孩子长到十几岁时,作为父母的我们会深刻感受到:自家小宝贝真是越长大越难管了。他们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越来越有自己的“空间”,甚至越来越有自己的“秘密”。

  这或许意味着我们的孩子正在进入最初的“青春期逆反”阶段。它不同于孩子在初中或者高中阶段的青春叛逆期。这个阶段,孩子有了最初的成人自尊感,也就是所谓的面子意识,换言之,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强烈主体意识。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有不同的叛逆表现:比如不听话、厌学、沉迷游戏、情绪无常、似乎还对性有了一点认识等等。

  有一个妈妈说到自己的孩子,表示孩子越大心理承受力反而变小了。比如和他聊天时,说着说着不知道是哪句话就会触怒他发脾气。

  面对孩子的这类变化,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必惊慌和烦恼,应该意识到我们的小宝贝此时真的开始长大了。但是,为什么小宝贝越长越大却与自己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呢?我们无法抑制地疑惑、难过、惊慌、无措、焦虑。我们越用力改善却越糟糕。于是,我们盼望能找到一味灵丹妙药根治这陷入僵局的亲子关系。但别忘了,找准病灶才能找到合适的妙药。

  那么,孩子青春期变得叛逆的病灶到底在哪里?

  都说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后面肯定有一对好心办坏事的家长。小时候,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母疼爱孩子,孩子也依赖着父母。渐渐地,孩子慢慢长大,会跟父母顶嘴、发脾气、闹别扭,这时,作为父母的我们会怎么做?是更加严厉地责怪、打骂和管教,还是学着理解孩子,耐心教诲孩子自己负起责任?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想做后者,但实际操作中却做成了前者。

  一位妈妈就曾说过:“我也知道应该对孩子耐心点,可一到事上就做不到,忍不住会情绪失控,甚至打骂孩子,继而内疚自责,下次继续循环。”

  不久前,上海一位17岁的学生因为考试不利一路上被妈妈不停数落,突然打开车门在车水马龙的卢浦大桥上纵身跳下。谁也不知道那个夜晚这对母子间发生了什么,但是当看到视频中的妈妈在桥头捶胸顿足时,相信,成千上万个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内心是惊恐而崩溃的。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我们要求孩子足够优秀,要求孩子结交我们认可的朋友,要求孩子孩子踩着我们规划好的路线前行.......我们不允许孩子稍微偏离航线,我们希望孩子的一切都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而孩子呢,他们总是在想方设法拼命挣脱我们的控制,甚至为此付出残忍的代价。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为你好”真的错了吗?要知道,孩子本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主体意识,而进入最初的“青春期逆反”阶段的孩子更是开始增强自己的“成人自尊感”。作为父母的我们,本是孩子信赖的依靠,就更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控制欲而忽略了这一点,在严厉的责怪、打骂和管教中使亲子关系陷入僵局。

  金女士是一位00后男孩的妈妈,她告诉笔者,她每天既要忍受与儿子激烈冲突的痛苦,同时,还要面对自己毫无办法、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她说:“我和儿子之间不仅有代沟,我们之间还隔着无边无际的互联网,我不懂他的游戏、不懂他的‘几次元’,不知道他会什么时间、因为什么事情火山爆发。”

  为了避免跟儿子正面冲突,她总是无底线的满足孩子,甚至不惜威逼利诱。儿子想要逃学玩游戏?那就给他在家装一台高配置的电脑,起码这样孩子不会再夜不归宿;儿子想要名牌球鞋?那就与他约定只要答应不再无故顶撞老师就给他买;儿子只要学习有进步,就可以答应他一件事......

  这些以“爱”为名的交易,势必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让孩子觉得父母的退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罢了。

  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作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若我们总是怀着抱怨的态度或者总是对孩子过分期待,这样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如果我们刻意冷落或者冷暴力,又只会关闭孩子原本和我们顺畅沟通的渠道。此时,父母唯一要做的既不是自以为是的“为你好”,也不是以“爱”为名的交易,而是直面孩子的青春期,透过孩子表面的行为去发现孩子内心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并在他们抱怨的话里,理解他们的正面述求。

  当孩子说“你知道什么?”,是否意味着孩子其实需要你的支持和认可?“你烦不烦?”是否表达他很受伤?“别再问我那个女同学的事了!”是否意味着“我需要隐私,你们正在侵犯我的隐私”?

  还有,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父母应该尽快适应孩子的长大。比如,发现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在想要和孩子提出他们的错误时,先转换一下角色,想想如果我是孩子,怎样的沟通语言我愿意接受?这样可能效果就会好很多。

  另外,在孩子做错一件事情的时候,先不要着急下定论,应先看看是不是由于我们没能及时向孩子传达这方面的正确知识,以及做出相应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我们认为的价值标准与孩子认为的价值标准大相径庭。

  总之,建议父母可以做两个方面的调整:

  第一,从生活的方方面面适应“孩子长大”的现实;

  第二,不要轻易对孩子下结论,贴标签。先观察一下孩子行为背后的出发点是否偏离正确的“三观”轨道,然后再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

  欢迎转发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德育行公众号所有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