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被三次退档,536分到底有无资格上北大

  8月5日,网友发布文章《退档是因对考生负责,北京大学给河南专项考生的理由难以让人信服》。文中写到一名理科538分的学生,在国家专项计划中被北京大学提档(2019年河南理科本科一批分数线为502分),之后却遭到三次退档,引起大众的关注。

  8月6日,微信公众号【学生用】发文“惨!惨?2019年最惨考生,被北大提档又退档,其实也未必是坏事。”一石激起千层浪。

  8月8日,@我是油叔、@高考直通车、@大学新鲜事等微博大V纷纷发博,因涉嫌违反招生录取规则,以及低分贫困生,此事引发网友热议,多次登上热搜。

  8月9日,多家媒体报道此事,并就北大此举是否违规展开探讨。

  8月10日,当事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担心好多人会受到伤害,自己愿意放弃。”当事人目前正在复读。

  8月11日,北京大学通报:北大将补录河南退档考生。

  8月11日晚,“北大树洞”又一次将北大推上了风口浪尖。北大学子的过激言论,经传播后,引来大量网民围观评论,次生事件随之发生。

  此时此刻,对于考生来说,尘埃落定,结局也是回到原点,梦想也是再次由幻变真。

  但这却绝对无法抚平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的跌宕与折磨。这场退档风波里,这名考生接连被北大拒绝了三次。

  因为此次事件,知乎上的各种热榜话题也是迅速将考生跟北大裹挟进舆论的漩涡。

  毫无疑问,最终是否进入大,以何种方式进入北大,在这个炙热的夏天都会成为这个年轻的生命中厚重的一页。

  公平VS不公平

  北大如何应对舆论难题?

  除了考生,北大也被卷入这场来势汹涌的舆论风暴。有人说北大单方面破坏了录取规则,在河南省“顺序志愿”的标准下,即便第二志愿队伍中有分数更高的学生,按理来说也不应取代第一志愿中分数较低的考生的位置。

  分数越高就能去越好的学校,这一点没有错,但不能忽视的是,录取是基于分数和志愿规则两项因素同时进行的,人们越能遵循同一个规则,相对的公平才越能体现出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说志愿填报比高考本身更加残酷无情。再者,考生本来在各项因素上就符合录取要求,北大先投档再退档的行为,多少会对考生后续的投档录取产生影响。

  一些网传“北大树洞”中北大学子的留言,又将这次争议推向另一个高潮。

  有些人站队表示“不想认这个校友”,也有人质疑这两名被补录考生“是不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树洞中的言论并不能代表所有北大人的观点,但也不免让观者对说出这些话的北大人感到失望。

  归根结底,人人讨论的都是一个与“公平”相关的问题,只是人人所处的立场不同。有人认为“贫困专项计划”的存在就是为了减少不公平。也有人反对之,觉得500多分上北大是对高分者的不公平。

  有人质疑规则,质疑信息不透明、人为可操作空间大……似乎这块蛋糕分给谁都不对又不公,总会有人会对结果眼红。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这块蛋糕的存在本身就足以让所有人眼红。

  精英教育VS平民教育

  真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人人都有可能上北大清华,但绝不可能人人都能上北大清华。这是社会共识,无可辩驳。

  精英高等教育确实仍在发挥着大众高等教育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其中的一些功用是教育和训练经过严格选拔的学生,以使他们适应高标准和高度创造性的脑力工作。”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非两种完全割裂的事物,它们可以共存于同一个系统,但不能否认的是,在这系统内部越往顶尖处走,“公平”就越倾向为一个伪命题。

  北大清华的大门确实在全然敞开,但每个人脚下被铺设的路却不一样,而这并仅不是学校造成的。

  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前提:社会的发展始终需要精英,而精英注定是少数。

  如果人人都是精英,那精英便不再是精英,同样的,对于最顶尖的大学来说,如果人人都能上北大,那北大也将不再是北大了。

  北大的担当在何处?

  《光明日报》在谈北大作为一流学府应该有一流的担当时,是在谈什么?即:

  1、对学校来说,有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权在当前的体制下无法正常发挥;

  2、对考生来说,同样缺少多元化的高校选择余地,在一考定终身之后,还得承担资源填报环节的巨大博弈风险。

  在一切都根据一个标准,一个模式,结果不只是北大和学生的失败,而是整个社会也难逃其败,即光明日报拿起北大的旧约:兼容并包、兼收并蓄。

  我认可“一流学府的身份,决定了其必须承担更高的社会责任,尤其在教育资源地区失衡的前提下,不能只顾面子,不讲社会担当。”

  那么是一流学府的一流担当吗?还有人为北大抱屈,说录取了会被认为和普通高校一个档次,不录取又会被说成是没有担当,鄙夷贫困学生。

  那么改变这俩考生的命运,是来自于舆论吗?不,只是一次全民狂欢的胜利,我们的教育本质依然没有改变,我们每个学生的人尽其材依然未能改变。

  舆论能否改变命运?

  在这场大争论中,依然还是会考试的人得到瞩目,会录取高分的大学得到瞩目,而那些惨遭淘汰的学生们,人们再也不会关心他们的去向,他们的未来。

  直到有一天,这些人在成长中继续被变异时,人们才会突然惊讶地问:“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么没担当?垮掉的、扶不起来的……”

  一个社会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一流社会,并为这个世界造福?不是口号,不是空想,也不是宣传,而是让自己社会里的年轻人都人尽其材。

  北大在这场舆论中录取了这两名考生,然后热点消失,人们满意,考生满意,媒体满意,北大得到各种满意中也自觉损失不大,一切又万事大吉。

  但真的万事大吉了吗?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我们到底在围观什么?我们到底在关心什么?我们为什么总抓不住问题的本质?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