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控诉我偏心怎么办?育儿专家用这几招让你的管教实现公平!

  当家中不只有一个小孩的时候,父母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可能就是孩子之间的“手足相争”了。

  美国心理学家、畅销书《和平父母,快乐兄妹》作者劳拉·马卡姆博士(Dr.Laura Markham)通过手足之间的互动研究发现,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或者发展出同理心,就会越容易看到他人和自己的个性差异,从而造成争吵的局面。

  比如3~7岁小孩互相抢玩具的频率为平均17分钟1次,而2~4岁小孩发生此类争吵的频率更高,平均每10分钟1次。

  孩子最在乎公平

  美国期刊《社会发展》发表过有关手足争吵的研究显示,引发年幼手足争执的首要导火索就是“被迫分享自己的东西”,而通常以为的“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成为垫底原因。

  在年幼孩子眼中,他们最在乎的是有没有得到公平地对待,其第一参照对象往往就是手足。

  美国心理学家凯瑟琳•麦考利夫(Katherine McAuliffe)与波士顿大学布雷克教授曾展开过一项研究,他们邀请一些孩子在父母和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将糖果分给一个陌生的孩子,双方可以接受或者拒绝最后的结果。

  他们发现,5岁的孩子会多留一些糖果给自己,8岁的孩子则更倾向于公平地分配糖果,即使他们知道自己分到较多的糖果,他们也会拒绝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分配。

  也就是说,孩子到了8岁就会开始有公平意识,即使是和陌生人分享,他们也会为了维护公平而放弃自己的利益,更不用说是天天朝夕相处的手足了。

  一个新生婴儿不会在乎哥哥姐姐们在吃什么,他只要自己有奶喝就够了;

  但一个学龄儿童不仅想知道,而且很在乎身边的小孩是不是得到了更多的玩具和零食。

  因此在小孩的世界里,“买一样的玩具枪”“分同样多的零食”“有没有分到父母另一只手的拥抱”绝不是大人眼中无足轻重的小事而已。

  父母应该如何实现公平

  如果手足之间避免不了大小不断的争吵,孩子又开始质疑父母是否一视同仁时,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被愤怒所掌控,并感受到公平呢?

  1

  倾听他们的情绪

  每个小孩都会对手足有充满愤怒或者嫉妒的时候,这些情绪从来不是孩子的唯一感受,但往往最被父母所忽视,或者不以为然。

  如果父母能够跟孩子清楚地灌输一种想法——嫉妒和愤怒情绪都是正常且可以发泄出来的,

  但不意味着所有不良行为都会得到允许,那么手足之间虽然会有争吵,也不会发生攻击性比较强的场面。

  美国加州洛杉矶育儿专家苏珊·德比(Susan Derby)通过观察两个女儿的互动发现,她们拒绝分享行为的背后是紧绷的情绪在作祟。

  当她和8岁的大女儿关系非常密切时,她就会表现得很善解人意,也不太会有和妹妹争执的情况出现。

  一旦和大女儿关系疏远时,她就会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不爱和妹妹分享玩具。

  因此,苏珊建议父母要和每个孩子之间建立“定期的互动时间”,以此来让孩子感受到与父母的紧密连结,他们也会比较容易来调整消弭自己不悦的情绪,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被爱着的。

  2

  制定好规则

  育有五名子女的资深老爸、畅销书作者鲍尔·雷伯恩(Paul Raeburn)认为父母可以先制定一套以公平为考量的规则来让孩子遵守,这些规则能够根据不同情境以及孩子年龄程度进行调整。

  在其著作《赛局教养法》(一出版即登上亚马逊教养类畅销书冠军)中,鲍尔·雷伯恩建议父母在处理“抢玩具事件”时采取“首玩权拍卖”,即用孩子做家务活来代替货币支付这个玩具的“首玩权”。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所喜欢或者厌恶做的家务活,父母从易到难给予不同的工作选择,比如“收拾玩具”“洗碗”“清理整个房间”。

  在不断加码的过程中,孩子也会根据自己的喜恶程度选择放弃,最后只剩下一个孩子举手。

  这样做不仅保证了公平,还让孩子承担了部分家务活,实现了父母和孩子的双赢局面。

  3

  平衡轮流法

  为了改进普遍实行的“单纯轮流法”,纽约大学教授布莱姆斯和泰勒还提出了“平衡轮流法”供父母们参考。

  以看书为例,如果有个朋友送了一批旧书给你的孩子们,而孩子也不想分享图书,只想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书,父母这时候就可以用到平衡轮流法了。

  先让女儿选一本,儿子则可以选两本,最后女儿还能选一本,顺序是女儿、儿子、儿子、女儿。

  这样一来,女儿和儿子都能选两本,只是女儿有先选优势,儿子有数量优势。

  这种平衡轮流法可以用于孩子在争夺多件玩具或者糖果上,以此来保证分配上的公平。

  4

  学习公平

  父母可以通过游戏来让孩子体验什么是“公平”,比如和同龄孩子玩一些下棋、博弈游戏等,因为无论什么游戏都要求人遵循规则,否则就会容易产生争执。

  借助玩游戏的过程不仅能够让孩子学习到如何和他人友好地相处,还能通过次序清楚、赏罚分明学习到如何公平地分配。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在做事公平的时候,给予肯定和欣赏;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思考什么是公平,比如看电影或者看书时,一起讨论有哪些公平或者不公平的行为,互相提问、探讨怎么做才能实现公平。

  父母同样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公平处事的榜样。

  因为你对别人公平,孩子就会效仿跟随。

  写在最后

  其实,父母在多孩教养方面很难做到事事都公平,父母自以为给予的“公平”可能也不是孩子想要的。

  但我们一定要记住,当孩子一改平常的乖巧、突然歇斯底里地向父母控诉他们的处事不公时,他们的内心可能一直潜伏着一道深深的伤痕,而这个伤痕也许就是过去某天或者数年以来堆积出来的。

  若是父母无法察觉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单纯地觉得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是正常现象,从此放任手足之间的友谊充满张力和挑战,那个总被要求分享或者退让的孩子,会逐渐把情感上所受到的伤害“冰冻”进心中,很难从受到的伤害中自我治愈。

  而那个罪魁祸首,就是身为父母的你。

  原创: 华英 敏敏老师 来源:公众号曾敏敏老师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