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学霸爹送给家长5个词

  阅读提示】

  2017年12月13日,本平台曾以《学霸是怎样炼成》(可点击标题阅读)为题发了某高中高一学霸在期中考试后的经验介绍,受到很多家长关注。一年后的今天,该同学的父亲受邀在家长会上谈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以我近三十年的教育工作实践看,他的发言对于年轻的父母们(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初中、高中,或者你还只是一个准父母)具有非常强的借鉴意义,因而在征得同意后在此择要(并隐去文中孩子们的姓名)发表。如我在征求发言者意见时说的,“让家长们看看,算是做功德”。

  (注:文中红色批注由本编者所加。)

  01

  第一个词:陪伴

  说到家长会,我家里有两个本子,记录了女儿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整整11年来的每一次家长会,包括学校领导和老师讲话、学科教学总结,还有所有考试成绩单,几乎没有遗漏。(有心啊!)小学和初中,我和孩子妈妈约定轮流参加家长会,但只要时间允许,我们都会一同参加,一个坐在教室里听,一个站在教室外听。所以,我并不是很理解请假不参加家长会的家长。(重视程度决定孩子达到的高度。)可能大家觉得我们有些小题大做,但我觉得不是,家长会不仅仅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孩子,这就是一种陪伴,一种参与整个成长过程、不错过任何细节的陪伴。

  我认为,家长的陪伴是要讲究方法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平时找各种菜谱做各种好吃的,孩子正在那儿学习,你一会送杯奶一会送个水果,要不就是问这问那,关心太多了就不是陪伴,是打扰是干涉是多余。有句话叫“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静默是最长情的陪伴”,要学着做个安静的家长。我们平时陪在女儿身边,基本上是安静的,一般是她妈妈陪在她的房间,看看书,备备课,我也尽可能安静地做我自己的事情,偶尔在她休息的时候耍个活宝,轻松一下。作息时间保证与她同步,让她知道家长一直都在,一直都关注她而又不干涉她。她也习惯并享受这样的陪伴。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个重点,那就是“爹”的陪伴,为什么我说的是“爹”,不是父亲、爸爸?因为它的字形,一个“父”字一个“多”字,作为父亲应该“多”做一点,多有一点存在感。在家庭教育里,在孩子的成长岁月里,父亲是一个绝对不能缺失的角色。(很多心理学家这样讲,很多当爹的不知道或装作不知道!)尤其是女儿,父亲的陪伴可以给她最大的安全感,会直接影响到她将来的情感观。(何止女儿,儿子也同样需要父亲的陪伴。如今很多男孩子缺少阳刚气都是成长中父亲角色缺失造成的。)现在网上经常提“僵尸”教育,说父亲在孩子的教育里不存在,几乎等于零。最近,又开始提“诈尸”教育,就是一般时候不闻不问,说不上什么时候突然冲出来搞笑地打乱节奏。在学校家长的微信群里,好像平时真的都是妈妈在担负着家庭教育的重任(组补课班的、订营养餐的、团购澡票的)。在我的家里,教育的大方向也是她妈妈,专业的人就该干专业的事。至于我呢?大家也知道,没闲着,干得最多的就是到班级帮孩子扫地。高一时我每天都会到班级,在黑板上写课程表、打扫卫生,和每一个孩子打招呼;下雨了我会多带一把伞,也提醒孩子们打伞;雾霾了提醒大家戴口罩;快考试了我会和孩子们说加油。(绝对的校园义工!不过写课程表打扫卫生的工作还是应该交给孩子自己来做。)学校足球比赛,我中午不吃饭都会赶过来给孩子们加油……曾经有孩子问我:“叔叔,你做什么工作啊?肯定挺好挺闲的!”其实我们真的很忙,有时为了每天能赶到班级看看孩子们就是我在单位提高工作效率争取不加班的动力。我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陪伴孩子,也陪伴全班的孩子。但是这个学期我很少来了,原因是女儿不想让别人说她像个孩子似的总要爸爸接送……(孩子大了,确实也应该放手了。)上周六孩子们去美加考试,在操场上遇到一位妈妈,她问我家长可以去吗?接着就说了一句“孩子也不让我去!”另一位妈妈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话语中都是满满的失落和无奈。我们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孩子真的长大了,他们要享受自己认为的独立,有时不再需要我们认为需要的陪伴。这时,我们只能选择我想说的——

  02

  第二个词:尊重

  尊重是最温情的武装!孩子大了,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有独立感,需要父母尊重他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感受。比如:在他专注做一件事情时,不去打扰他是一种尊重;招呼他时,尤其是在同学和朋友面前,口气轻柔些是一种尊重;用他的东西,必须征得他的同意是一种尊重……绝不能不拘小节。(!)

  尊重,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良好的沟通,这可能也是现在很多家长苦恼的问题,你总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想干什么,猜得自己好累。我们和女儿的沟通现在看还是比较顺畅的,这得益于十几年的坚持。从很小的时候起,几乎每天晚上临睡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我和孩子妈妈都会有一个人陪孩子聊天,从最初的引导式,让她自己复述在幼儿园或学校都做了什么,有什么好玩的难忘的做错的事情……慢慢过渡到倾听式,主要由她自主来讲经过谈看法……到目前的讨论式,与她交流对不同问题的意见。这形成了一个习惯,她似乎不知道什么是隐瞒。(优秀的孩子真是父母的一个持久工程。)我们能对她在学校的情况几乎可以保持“透明化”的了解和掌握,来自于这样的积累,更来自于她对我们的信任。她相信我们会抱着欣赏的态度听她讲与我们存在代沟的新事物,会首先站在她的角度思考和判断,会客观地评价她的努力和付出。现在,时间紧了,不可能每天都聊那么久,但回家路上的几分钟、休息前洗漱、周末闲暇时,都会有交流,老师们的故事、同学们的笑料,点点滴滴,眉飞色舞……我们倾听时,会感到暖暖的开心。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沟通,她的房门对我们永远是敞开的,我相信她的心理也是一样。(能让孩子的心门始终向父母开启,这是多么温暖又多么重要的事情。)

  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和肯定孩子的价值观,不能武断地以自己的观念和所谓经验去判断对错,重在如何引导。比如追星,你们可能想象不到,我女儿和很多孩子一样,对当今的明星也能如数家珍。几乎所有的热映电影、热播剧我们都允许她看,当年的《甄嬛传》《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现在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跟着哭跟着笑跟着写评论。我们为了能理解她的想法,也跟着屁股后面追剧,跟她讨论谁帅谁美,谁好谁坏。(很多年前也有一个学生讲她的妈妈如何如何陪她看金庸看琼瑶。真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啊。)她可以和大家一样喜欢他们小眼睛的班主任老师,也着迷一样喜欢帅气阳刚的谢霆锋,但一定会很理智地绝不喜欢那些“娘炮”。这些在我们家里都没有问题,原因在于尊重一定要是相互的,孩子想要得到我们的尊重,前提是必须尊重家长,而孩子尊重家长的主要表现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而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我想说的——

  03

  第三个词:习惯

  虽然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不同意我的观点,我还是发自内心地评价女儿——她肯定不笨,但绝不是你们认为的那么聪明的孩子。她的成绩能相对比较稳定,主要源自她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制力。她不止一次地表现出对同学的敬佩,她佩服**同学刷题的进度,佩服**同学不用演算就能做出答案,佩服**同学边学还能边玩的聪明劲……平时学习新知识的随机考试,女儿一般都不是高分,总会错一些别人看来很莫名其妙的问题,她的短时间接受能力不是很强,总是需要时间来沉淀,需要经过一段总结来提高。

  她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喜欢主动和老师交流,绝不仅仅是因为在这所学校、因为她妈妈的原因熟悉环境熟悉老师才这样,而是从来都是。(太重要了!)从幼儿园到现在,她从没讨厌过任何一位老师,无论别的同学怎么评价,她总能找出每一位老师可亲的可爱的可以信赖的地方,从不在心里给老师设定障碍。(这也是将来走上社会的重要素质,总是挑剔老师尤其是当着孩子面挑剔老师的家长需要反思。)有了问题她就去问,去求助,去解决,老师太忙她就主动约时间,所以她不用课外补课,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可比课外补课的效果好得多。)更为重要的是,对她来说,最宝贵的时间就是周末和假期,那是完全属于她自己的“舞台”。她可以每天学习八九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除了吃饭或者去卫生间,她可以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学习。如果觉得累了,会小睡一会儿,自己定上闹钟,准时起来继续学习,不用管不用问。

  她的计划性很强,我刚才提到了家长会的记录本,每一次都会记录考试成绩,同时,每一次成绩下面都会有女儿做的考试总结,细化到错题整理、主客观原因分析、下一步提升措施。(细节决定成败。)每个假期前她都会第一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每一科要复习什么、预习什么,做多少题,读哪些书……我以前曾经按照班主任老师的要求与大家分享过。(这个假期她要参加雅思考试,还要去北京参加一项比赛,所以只做了一张简单的只有学科和日期的任务完成表。)定下计划后,她就会雷打不动地按计划执行,这些就是属于她的习惯。可能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很难,如何养成这样的习惯,从家长的角度,来自于我要说的——

  04

  第四个词:严管

  曾经和同事、朋友交流孩子的学习习惯,有人说我“命真好,摊上那么听话的孩子。”我对“摊上”这样的话很不以为然。严格地说,孩子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一定会有家长的烙印。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教育层面里,家庭永远都是最重要的第一位。(有太多家长不明白也不接受这种观点,以为学校才是第一位,真是错得离谱。)不要指望家里2个、4个甚至6个人都管不好孩子,而让班主任一个人管好几十个孩子,不现实。(要是家长都这么理解老师就真的天下太平了。)严管和善待永远不矛盾,恰恰严管就是最深情的厚爱。的确,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心理压力大,但也不用过多去担心孩子今天跑了明天丢了。全国那么多孩子,个例总被媒体无限放大引起恐慌。应该相信孩子,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我们合理的引导,温暖的陪伴、严格的管教一定可以帮助到他们。

  女儿的好习惯绝不是天生的,更不是我们命好摊上的,是从小到大严管出来的。从三四岁小孩的第一个叛逆期开始,我们就没“惯”着她,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都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只要违反了必须惩罚。刚上小学时,她也曾先在路上玩一会再回家写作业,我发现之后,狠狠地批评了她一次,就一次,她到现在都不会再逾越。再举个例子,小学初中假期我们都上班,家里只有女儿和姥姥姥爷,我们规定她如果想看电视是必须征得我同意的,所以她完成学习任务偶尔想放松一下,会打电话问我,和我确定看多长时间,一般都是半个小时。也许你们不相信,她不用人监督,一定会严格地只看半个小时,盯着表一分钟都不会多只会少,哪怕她看的节目只剩下几分钟了,姥姥姥爷劝她看完也不行。(所谓“慎独”,在这个孩子这里真正得到了体现。执行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前提。)为什么?因为她知道,只要她有一次不履行约定,从此以后我们就可能不会再给她看电视的机会,而且我们说到做到。可能有一点严苛,但就是从小这样的管理让她有了现在的规矩意识和自律意识,所以,每天手机就放在那里,我们也从不会担心她沉迷手机沉迷网络。(一个从小就被培养出坚定的契约精神的孩子,其人生必然是精彩的!点赞!)我们主要把握这么几点:

  一是父母意见统一。教育孩子最忌讳一个管一个护,还有老人乱参与。在我家里,无论谁在批评孩子,另外一个要么一起批评,要么选择沉默,但不可以袒护。即使批评的人错了也不会当面发生争执。另外,我负责爷爷奶奶,孩子妈妈负责姥姥姥爷,绝不允许他们干涉其中。老人曾经气得直哭。

  二是尺度前后统一。我们不会因为自己今天高兴就对女儿的错误网开一面,也不会因为自己今天心情不好而随便批评女儿,让女儿把握不准家长要求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三是讲究方式方法。这个听起来很宽泛,其实也很简单,小的时候和她讲不清太多道理,那就是我告诉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去做;大一点有思想了我们可以讨论,讨论清楚了,你知道该怎么做就怎么去做。知道怎么做了还不做,那就惩罚,口头批评,严重了就揍。(好孩子也挨打,真会让很多家长目瞪口呆。其实打孩子不只是我们的“中华传统”,西方人也一样。我曾经听一个荷兰青年讲,在他们那里“揍”也是很重要的教育方法。个人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不能全听某些心理学家的。)不是开玩笑,很多人拿什么古训说事,说孩子得说服教育,要是靠说服教育就能成功,中美都不会发生贸易战,青少年也就没今天这么多问题了。也有人告诉过我们“枪杆子里出政权”“棍棒出孝子”,这些也是该记着的。我觉得,被打过的孩子、知道疼的孩子才最容易长记性。

  四是必须树立权威。让孩子从小就明底线,知敬畏,必须对家长时刻有敬畏之心。如果想挑战家长的权威,先做到我要求做的再说。但是,有一点家长必须自己做好,那就是要求孩子守规矩,自己必须先守规矩,要讲信用,做出榜样。(还是契约精神!在教育上对孩子和自己实行二重标准的太多了,自己不读书却让孩子读书,自己不规矩却让孩子规矩,真是笑话。)现在,我们家里早已不是“虎妈狼爸”的状态,气氛非常和谐,但只要我和她妈妈严肃起来,女儿一定是非常在意甚至是惧怕的,一定会认真听我们讲话,接受我们的批评。因为,她知道,父母都是为了她达成我最后要说的——

  05

  第五个词:目标

  虽然说高考已经越来越近了,但一切都还来得及。我觉得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确定目标。最好是定高一点的目标,这不是盲目的好高骛远,我们孩子的潜力真的很大,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桃子要跳起来摘。)班主任老师不止一次强调,希望孩子们都能进前200名,这是班级整体的目标,我们应该配合着去做,去争取。(配合!配合!!配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张成绩单,就简单地看最后的排名然后断定孩子是否努力吗?好像不是,我每次都会关注很多东西,甚至会简单分析其他孩子的进步后退原因。如果某一科分数突然降低其实不用恐慌,可能就是最近的知识点还没有学透,只要利用假期采取有效措施补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是一个学科持续偏科,或者各科全面下滑,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专业!)而且我觉得,孩子是最知道原因的,关键在于你和他怎么交流解决。不要因为现在只打了500分就心生放弃,还有一轮又一轮的复习,我们完全可以把目标设在600分以上,甚至更高。就像爬山,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一段时间的情况,一步一步地提高目标,总是设定有奔头摸得着的目标。(马戏团训小狗也是这样吧。)我相信,只要你想,你就会努力,只要努力,就会争取到最好的结果。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应该也只有选择不停地努力。

  原创: 吴某 吴涛语文工作室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