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未来将走向何方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自主招生报考季。

  自主招生,或许对于大多数的考生来说,是一场与己无关的战争,这个只属于尖子生或者“有门路”学生的“小高考”,多年来一直在“弥补应试教育的短板”和“增加了教育的另一种不公平”等多种声音中徘徊。而随着2019年1月份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关于自主招生“凉凉”的声音也甚嚣尘上。

  规模逐年扩大后,再上紧箍咒

  2003年,首批22所入选国家“211工程”的重点高校启动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各自拿出5%的招生名额进行自主招生,旨在弥补高考应试教育的短板,让更多“偏才”脱颖而出。

  之后,自主招生的规模逐年扩大。到2018年3月教育部公布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名单,已有90所。而报名人数也在不断扩张,自2015年开始,报名人数不断刷新高,到2018年,数量已达到83.7万人。

  

 

  1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对自主招生政策作出了明显的调整,核心内容就是压缩规模,“严”字当头,特别强调了资格审核与复核等环节。被称为“史上最严要求”。

  “十大严格”具体包括:

  1、严格报名资格条件;

  2、严格制定录取标准;

  3、严格控制招生规模;

  4、严格确定招生专业;

  5、严格审核申请材料;

  6、严格组织高校考核;

  7、严格执行公开公示;

  8、严格开展新生复查;

  9、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10、严格惩处造假行为。

  政策的出台,其实从侧面上也反映出自主招生的某些问题所在。

  如同走钢丝的第二战场,拼的是信息和资源

  尽管每年的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在不断上涨,但是相比较微乎其微的录取人数,还是可以明显看出自主招生这条道路的不易。用很多人的话说:如果高考是过独木桥,自主招生则就是走钢丝。

  但是即使如此,依旧有很多学生和家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个第二战场中。

  2018年3月,教育部强调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特招生的不断紧缩,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将高考走“捷径”的道路,瞄准自主招生。

  而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的高中生来说,在学习强度很高的环境下,很难有时间真正去实现做到那些东西,更多的是家长们在背后的操持。这场战争拼的是信息和资源。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吴晓刚在做的一个关于自主招生的项目中发现,往往家庭条件好、所在地区教育资源发达的学生更容易获得自主招生高校的青睐。而《财经》在《2019年大学自主招生再念“紧箍咒”》的报道中,曾提到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也显示:从2015年对自主招生录取学生的家长职业看,占比最大的是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为25.9%;其次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占22.3%。课题组认为,这说明存在教师子女“近水楼台”的现象。

  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成了问题

  自主招生15年,这份原本是为了解决教育的公平性问题的政策,却饱受“生发另一种不公平”的诟病。

  从之前的“校长推荐制”饱受争议,到人大招办蔡荣生贪腐事件,到初具规模的“华约”“北约”两大自主招生联盟考试被取消,自主招生的道路走的相当曲折。而2018年河南郑州高中生论文造假事件,更是将自主招生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也直接导致了2019年教育部“最严”自主招生条例的出台。

  2018年,河南郑州一中多名学生被爆出自主招生学术论文造假,而涉事学生家长,某国家司法机关公职人员,竟对此抛出一句“大家发表的论文都是抄的……天下论文一大抄。”之后整件事变得不可控,不仅郑州一中又连续查出另外4名学生论文抄袭,一篇名为《九省市高中名校学生论文涉嫌造假或涉自主招生黑幕》的文章,把高考自主招生录取名额较多的九省市全拿出来过了一遍筛子,结果发现,一些考生已经通过造假进了名校。自此,引出了对自主招生中另外一些优享,比如专利、竞赛、奖项等的全面查假和抨击。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赵俊芳表示:“什么样的学生可以获得加分,加多少分,这对于高校来说是一块很大的自留地。在自留地上开通的绿色通道往往无证可查,这是政策中的一大漏洞。”

  自主招生之路,将走向何方?

  自主招生的初衷本是为了教育的公平,实现教育的不唯分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一方面避免优秀学子因为一次的高考而埋没人才,同时为部分在某个学科上有突出才能的同学一个实现自我的机会。

  而自主招生慢慢违背初衷越走越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不外乎是权利的滥用和缺乏监督。赵俊芳说:“中国是人情社会中,尽管在理性层面高校和社会均不认可暗箱操作,但在实际运作时也很难保证百分百的避免。谁去监督高校的自主招生,便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自主招生看起来与大多数人无关,实际上却是代表着“公平”,需要社会上所有人监督与参与。相信在今年自主招生再念“紧箍咒”后,会迎来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的回归。

  文章部分数据来源于《南方周末》《知识分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