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评录取及赋分制等问题的思考

  一、教材编写的重要性

  教材是国家教育工程的关键。编写教材应选有造诣、有情怀的人。恢复高考以来,多版高中物理教材中,最初的试用本、甲种本和乙种本被认为是最佳的,而探究式教材则相对较差。为实现减负,一些重要内容被删减,但这些内容实际联系紧密,再版教材应恢复。同时,应增加物理学史和物理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教材虽不完美,但是学习新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和学生都应善用。然而,如今教材编写变成了商业行为,且高中课标中的选修教材至今未有编写计划。近年来,国内外高度重视项目式学习,但人教社并未编写相关教材。有关方面应承担责任,参考试用本、甲种本、乙种本,以及国内外理科教材,编写国家水平的理科教材。

  二、培养解题能力与拓展知识面

  竞赛主要是培养解题技巧,但在拓展知识面和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方面,我们需要编写高中选修教材和科学教材。竞赛书籍众多,但选修教材和科学教材却缺乏。编写这些教材对于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三、“AP”考试、综评录取与宽进严出

  随着高考改革推进,文综理综将不再存在。为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需编写高中选修和科学教材。“xk”考试与“AP”考试类似,但“xk”考试的编写和命题具有挑战性。“AP”考试有现成教材和命题老师,且成绩可作为大学学分。因此,“AP”考试、综评录取和宽进严出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编写高中选修教材,特别是科学教材,难度大且意义重大。这些教材对高中尖子生、大学生和研究生都很重要,将填补教材空白,推动各国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希望相关部门研究立项,组织编写出版。

  四、关于外语

  地球村时代,我国科技尚在赶超阶段,外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原本外语应推向社会考级,现今各地却与语文数学同分,不少省市甚至两考。外语毕竟非母语,可推向社会考级;也可列为选考科目;或一本以下对其不作要求;亦或降低外语分数至 100-120 分。

  五、改进赋分制与综评录取

  当一个人失去希望,其行为难以预料,因此要给孩子希望,在此角度上应取消中职。随着人口减少,大学将宽进严出;综评打破一考定终身,突出过程考查。但综评招生的试点存在问题,有待改进。选科赋分的问题如何解决?

  高考物理,全国卷有 17 份,2025 年将增至 30 份。各地考试时间不同,上海、天津 60 分钟,江苏等 23 省市自治区 75 分钟,北京、山东、浙江、海南 90 分钟更佳。

  以高考物理为例,我每年都做各地试题,并用多维细目表做分析评价。希望统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增加试题种类,以提高信度和效度;可恢复物理论述题。单选题有缺陷,不宜太多;试题种类多信度、效度才更好;论述题无需赘言,其考查功能良好,且物理论述题批卷误差小于语文作文和政史论述题。为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论证能力,应恢复考论述题。

  许多国家和地区实行等级性考试,我们学来后,语数外实行选拔性考试,选考科目实行等级性考试,这是折中且融汇中西的方案。

  实行等级性考试是为避免计较分数,但江苏 2008 年方案造成录取要有分数线和等级线,不符合国情,于是实行赋分制,高考录取仅一条分数线。

  为发挥学生专长,使人才多样化,本轮高考改革实行 6 选 3(浙江 7 选 3)的等级性考试。因吸取江苏 2008 年方案教训,本轮改革实行赋分制,实则已变成选拔性考试,实践中却造成新的不公平,即赋分制导致成绩扁平化。

  上海原始分 100 分赋分 70 分,原始分 0 分赋分 40 分,100 分差值变 30 分,3 分 1 档仅 11 档;北京、天津原始分 100 分赋分 100 分(北京排名前 1%赋 100 分,天津排名前 2%赋 100 分),原始分 0 分赋分 40 分,100 分差值变 60 分,3 分 1 档仅 21 档;23 省市自治区最高赋 100 分,最低赋 30 分,1 分 1 档共 71 档;山东最高赋 100 分,最低赋 21 分,1 分 1 档共 80 档,区分度最好;海南实行的标准分最公平。

  为避免弃考物理、弃考化学,2021 年 7 月教育部发布第三版选科指引,部分省市制定赋分基数。赋分基数保护了尖子生,也使原始分低的考生赋得较高分数。原始分 80 分可能赋分仍 80 分左右,但原始分 20-30 分往往赋分 60 分左右,造成新的不公平。为相对公平,可采用以下方法:

  全国采用山东赋分制,1 分 1 档共 80 档,区分度最好。

  改用标准分赋分。

  3+3 方案调整为 3+1+2 方案,再调整为 3+2+1 方案,减少赋分学科,减少不公平。

  语文、数学定为必考科目,其他学科(包括音体美)均为选考科目;由教育部提出专业选科要求,选考采用标准分。如此可解决减负、人才多样性、选考信息技术、选考音体美、弃考物理和化学等问题。

  综评招生是方向,但要降低面试权重。目前综评招生有两种模式:普通高校主要是 631 模式,即高考成绩、等级性考试成绩占 60%,高校笔试、面试占 30%,合格性考试占 10%;许多高校无笔试,仅有面试。39 所实行强基计划的名牌大学采用 8515 模式,即高考成绩、等级性考试成绩占 85%,高校笔试、面试占 15%;16 所高校无笔试,仅有面试。而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通过面试准确评价。

  面试有一定合理性,故相亲要见面。但我们当三年班主任都未必能对学生做出准确综合素质评价,高校的面试老师不是校长、家长,也非算命先生,岂能准确评价?因此高校校测需有笔试,同时降低面试权重。为何许多高校无笔试?权力和腐败空间谁给的?综评招生是方向,决不能胡作非为。

  高考公平,促进了阶层流动。四十多年高考,我国已由人力大国变为人才大国。高考虽不完美,但无可替代,必须坚持!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量评价、综合评价,传统高考是结果评价,改革方向是综合评价。根据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高考成绩、“AP”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综评录取。为保证公平,大规模录取不宜有面试,小规模的 631 综评招生、8515 的强基计划综评招生必须有笔试,且降低面试权重,从制度上保证公平。

  国家的未来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四十多年的高考,使我国成为人才大国,只要以国际视角、中国立场、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上下一心、群策群力,智慧的中国人定能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考和招生方案,不久的将来,我国必将建成人才强国。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