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里的大诗人》: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语文书里的大诗人》: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作者:菖蒲记

  《长安三万里》电影一经播出,立马引起热烈反响。

  观影后,大人们从故事里读懂了人生,孩子们了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而诗人们的故事也被反复提起,这套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发行的《语文书里的大诗人》也成了孩子们非常欢迎的书目。

  这套书分为两辑,第一辑里讲的是李白、杜甫、王维三位大诗人的经历及他们写下的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

  其实,每一首诗,都是在特定的时代大环境中创作而成的,也包含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对社会的态度。

  所以说,只有读懂特定时代的一个个鲜活的诗人,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读懂诗句所表达的最深层的含义。

  比如“诗仙”李白写过一首《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书里讲到,李白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就打算外出见见世面,顺道结识一些可以推荐自己的大人物。本身热爱名山大川的他乘舟驶过天门山时,他因壮观美景而大受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乐观豪迈的诗。奔赴心中热爱,前路漫漫亦灿灿,纵然有无法预料的难关,但因为有希望在,一切都变得美好。

  比如“诗圣”杜甫写过一首鼎鼎有名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在我们大众的印象里,杜甫一生饱受贫困和挫折。但是从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们就能看到,他在草堂时的生活还算闲适,毕竟常有友人到访。哪怕家里只有陈年浊酒但也丝毫不影响他彼时内心的畅快。酒酣耳热之际,他尚且记得隔了篱笆、邀请邻家老翁来对饮。与其他忧国忧民的诗相比,这富有情调的生活场景,极富有人情味和人性美。

  比如“诗佛”王维年少成名,中年被贬,不再看重仕途,便悄然退出了名利场。他在长安附近买下别墅——辋川别业,修建一番后,将母亲接来同住,几年后,母亲离世,他不思茶饭,好在有如画的风景相伴,他的日子才不至于万分苦闷。行至辋川“地标”之一的鹿柴时,他记性而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点滴之景入了诗,成了画,有一种无言之美,这也反映出他当时淡泊宁静的心态。

  本辑书里对三位大诗人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梳理,在此过程中列举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

  这样一来,我们在理解每一首诗时就毫无违和感,且能与作者同喜同乐同悲同戚,对朝代、古诗的理解和体悟也就更加深刻。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