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长期置身于英语环境中,能不能自然而然掌握英语?

  一个人长期置身于英语环境中,能不能自然而然掌握英语?

  作者:英语发动机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说“外语不用学习,只要在国外待上几年,自然而然就会说外语了”。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这句话对也不对,在国外学会外语确实要待上几年,但是如果要说只要去了国外,“自然而然”就能会学会外语,那可就不一定了。

  我们先来看一个外语习得方面的案例,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反复被语言学家提及。这个案例里的调查对象,就是前面我提到的这种情况。

  这个案例是语言学家施密特先生(Richard Schmidt)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进行的。施密特先生是语言习得领域的著名专家,在夏威夷大学任教。这个案例研究对象叫Wes,Wes是研究中的化名,真人未知,但是我们还是知道一些Wes的背景资料。Wes是一位居住在夏威夷的日裔艺术家,早年到美国交流过一段时间,二十多岁决定定居美国夏威夷。施密特先生对其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隔三差五就去找他聊天,然后记录他的说话录音,研究他的外语水平进展情况。

  Wes决定定居夏威夷,就是因为他喜欢美国文化。Wes性格开朗,平时和很多美国艺术家也有交流,也非常努力地融入当地文化,主观上也非常愿意学习英语。

  施密特先生发现Wes在夏威夷待了几年后,英语水平提高很大,发音、词汇、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外语说得也很流利,甚至能和母语者谈笑风生。但是Wes语法和句法方面,简直一塌糊涂。

  下面是施密特先生调查Wes时,Wes自己说的一段话:

  I know I&39;m never learning/ I&39;m meeting only just one time/ you know demonstrations everybody&39; m always I hate school/ but I need studying/ maybe school/ I don't have time/ but maybe better/ whaddya think? / I need it, right?
我知道我说的英语很可笑/ 因为我从来没学习/ 我只是听/ 然后说/ 但人们懂/ 很好/ 有一些人不明白/ 以前行/ 但现在有点难/ 因为我见的许多人只有一次/你知道每个人展示一次/ 有时很难/ 你知道我的意思?/ 好/我真的更需要英语/ 我真的需要说更多的礼貌英语/ 以前我总是不喜欢学校/但是我需要学习/ 也许学校/ 我没有时间/ 但可能好点/ 你觉得怎么样?/我需要,对吗?

  分析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Wes能流利表达自己的思想,长期生活在英语环境中,他会使用诸如whaddya 这样的俚语,但是用词都是最常用的词汇,词汇量似乎不大。Wes的这段话中,基本没有长句,而且不少短句还是“残缺”的。此外,他说的话从头到尾都有语法错误。

  Wes的英语水平似乎陷入了一个瓶颈,大量的语法错误使得他无法组织起更复杂的语言材料,同时他的词汇量似乎也到头了,不会使用稍微生僻一点的词汇。Wes的外语水平就是出现了典型的石化现象。

  石化,也叫僵化,英语叫fossilization,简单说,就是指语言水平锁死在了某个阶段。

  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外语学习中出现语言石化。甚至,我们可以说每个人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可能“石化”,“石化”,从某种方面来讲,似乎就是达到自身的极限。但是外语学习中的石化和技能达到天花板还是有一些区别,外语石化就是水平突然卡在半生不熟的时候,再也不会提高了。如果用练琴来打比方,大概就是一开始习惯就不好,中途……练废了……

  外语学习中的语言石化可能是整体水平石化,也可能是具体某个技能石化,比如:消极词汇量很大,积极词汇量很小,就是一种词汇应用技能的石化;有些人说外语有严重的口音,这是发音的石化……

  

  语言学家Selinker 在 1972 年就提出了 “语言石化 ”,他认为95%的外语学习者会出现石化,从而导致其语言能力不能达到母语水平。 Selinker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对Wes的研究还没有开始。可以说Selinker的研究非常有预见性,他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大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十年后,人们通过Wes这个极端案例,生动地认识了外语学习中的石化现象。

  石化问题一直是外语学习中的热点问题,很多专家都提出解释模型,但是要完美解释还是比较困难,因为外语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科学家本来对人类神经系统的认识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一般来说,用来解释“石化现象”比较多的模型是Selinker自己提出的中介语模型interlanguage

  中介语模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外语学习者学习一门外语是从母语L1开始作为起点,经过一系列学习过程,不断向第二语言L2过渡,最终的终点就是第二语言L2。在从L1到L2的这一过程中,从心理表征和实际使用的语言来看,学习者实际上是在用一种介于L1和L2的过渡语言,这种过渡语言就叫中介语。中介语是会慢慢变的,我们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把这个中介语从L1这一侧推倒L2去,当中介语的各种表现都和L2一样了,我们就算是彻底学会L2了。

  但是,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加注意,中介语在某一阶段被负面强化,变成一种皮钦语(一种混合语,比如洋泾浜英语),那么就出现石化了。结合计算机领域的来个不恰当比喻,这就是大脑在解决“学会L2”这个实际问题的,寻找整体最优解的过程中,收敛到了局部最优解。

  从Wes的语言使用情况可以看到,他的语法错误很多是基于日语的思维造成的,由于多年来未加注意,他的语法错误被不断强化。可以说,他实际上是说一种很像英语的日英皮钦语,他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一门“四不像”的新语言,所以英语水平被彻底锁死了。

  那么Wes是怎样形成这一局面的呢?

  首先,Wes学习态度积极,不存在文化适应问题,接触外语的时间也足够,学习态度,语料输入等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只能从外语习得方法本身方面来找原因。有个很关键的问题:Wes是过了关键期才开始学习英语,而且,他从来没有上过正式的培训班,他一直是在pick up English。

  如果Wes只有两三岁,这种学习策略情况下,学习语法和句法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这套方法行不通。这里也可以顺便回答题主问题描述中表达出来的疑惑“婴儿和我(已经精通一门语言的人)的区别到底是啥?”成年人的语言学习过了关键期,大脑结构和3岁的小朋友就是不一样,成人神经元上的突触只有3岁左右儿童的几分之一,大脑发育情况决定了成人就是不具备无意识学外语的能力。因此成人学外语的方法和儿童完全不一样,也无法完全照搬小孩学语言的方式学会外语。另外,学会一门语言之后,我们也可以认为这门语言的“固定思维”会干扰我们学习新语言,而且,母语说得越久,“固定思维”就越根深蒂固,对新语言的干扰就越严重。

  

  那么,看了这个案例,“我置身于英语环境中,听到看到的全是英语,久而久之我能掌握英语吗”这个问题,题主心中应该有数了。如果只是pick up英语,肯定可以学会一些,但是能学到什么程度,那真的是看天意。

  施密特先生

  图中那段话的中文翻译:学习者在学习语法特征时,只有注意到了语法特征才学得会(“注意”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意思是指把意识集中到了某个对象上)。根据这一假说,仅仅是“注意”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就能自动习得语言,但注意却是习得过程的重中之重。

  那么,对于一个成年人,如果已经置身于英语环境中,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学得更好呢?

  这是最关键的。

  能置身于英语环境中,对于外语学习来说,已经拥有一个非常理想的前提条件了,或许我们应该这么做:

  首先我们应该包容目标语的文化,对其文化产生认同。认同并不是同化,而是用一种良好的态度去接收新的外来文化,从而让自身能够适应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要知道,大脑不会努力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如果在当地,多和当地人交流。输出是良好的训练手段。光输入,没有输出,就像是学游泳光看教学碟不下水。

  基础的语法不能丢,自我构建一个系统的学习框架。虽然外语习得不以语法学习为导向,但是并不意味这不学语法。实际上,幼儿在母语学习过程中,还是有父母在纠正语法错误。学习基础语法,至少要买本简单的语法书,单复数、动词基本时态这些内容还是要搞清楚 。

  刻意练习,而不是漫无目的的练习。这可能是关于Wes学习失败的各种后天因素中,最重要一个。Wes没有一个具体的学习规划,一直是漫无目的地学习,困在自己的舒适圈跳不出来了。而且Wes也没有人对他的错误进行纠正,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一直强化错误。这就好比一个一直在篮球场打野球的人,打再多的野球也打不过专业训练几年的运动员。

  对于我们学习者来说,还是应该以一种刻意练习的方式去学习。比如:每天花点时间总结;刻意在日常中使用新学会的单词或者短语。有机会甚至可以找个外语老师,面对面纠正自己的错误,多向他们请教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各种表达法等等。同时,还应该对自己的错误保持敏感,不断自我纠正。如果不能不断纠正错误,就谈不上不断进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