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转型|35岁厌倦了目前的工作,转还是不转

  1.案例:

  会计老张工作10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业绩良好,经常获得上司的好评。但,日复一日的工作使得他对工作的新鲜感逐年下降,他不愿意再从事会计工作,希望未来有更长远的规划,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使命。

  他曾坦言面临很多选择,可以从事管理岗位,可以选择去读研究生,甚至改行探索新的可能性,中间也有猎头找他交流。他目前并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也愿意为新的工作付出一些努力,前提是让自己付出物有所值,但他不知道有什么样的路可以走。一直处在焦虑状态。怎么办?

  35岁左右的年纪对一个人来说,正是成家立业的时期。这时候,个体已经度过职场新人的生存期,对自己的工作能够驾轻就熟,获得上司的肯定。当然,这个时期也潜藏着危机,重复的劳动早已冲淡当初的新鲜感,留下的只是疲惫和倦怠。夜深人静之时,辗转难眠,有可能想到自己儿时的兴趣,还有未完成的梦想,想再去探索一些生活的可能性。

  这时候,面临抉择,人往往会陷入焦虑状态。心理学上称为“多重趋避冲突”。具体地说,就是:

  转型:

  好处是探索新的可能,对抗疲惫与倦怠,让生涯重新恢复生机;缺点是万一转错,白忙活一场,损失也会非常大,他能否承受的住呢。

  不转:

  优点是安稳、不犯错;缺点是不忍心,不甘心自己一成不变的人生人生。

  针对此时此刻此人的状况,到底该怎么办呢?

  2.洞悉初心,找准方向?

  如果心中还没有确定的方向,可以花时间仔细思忖,往周围看一下:

  针对老张的职业转型困惑,可以这样去探索。

  向上看:在本公司内看看更高职级岗位,寻求成长的可能性,可以关注一下这些岗位,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副总等

  向内看:成长为该领域的行家,比如向高级审计师、高级会计师、财务顾问看齐,持续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

  左右看:出书《会计成长攻略》、财务/理财培训、新兴行业财务

  向外看:业余时间更多投入到生活中,以家庭为重心、旅游、培养爱好、理财

  3.转型要做哪些准备?

  如果内心有了明确的方向,就一定可以转吗?如何才能实现成功转型?如何才能正常着陆而不至于四面楚歌呢?

  成功转型到底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颗坚定的内心:没有转型过的人,根本不清楚转型中的苦痛。能不能抵挡住哪些不期而遇甚至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关键在于你的内心是否笃定。这一点毋庸置疑,转型过程其实就是一场告别,也是一场开始。你一定要明白你的初心,思考清楚,为什么转,为什么一定要转,这一点才是你应对转型中问题的良药。思考清楚还不够,还必须要有一颗坚定的内心,支撑你走下去。

  一个支持系统:转型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你可能要面对一段时期的经济收入下滑,可能需要一些支援。所以,未雨绸缪,转型前一定要积极构建支持你转型的系统。你需要与家人深入沟通,说出你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赢得他们的理解。这一步,并不简单,但却在转型中必不可少,因为没有人是人际的孤岛,你的决定会影响到身边的人。

  超强行动力:一旦下定决心,就需要立即行动,因为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工作之外的时间要去进行职业访谈,了解目标行业目标岗位需要的能力,并且不断去为新岗位储备能力。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华丽转型背后一定有辛勤付出的汗水。

  生存金储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必须要储备至少要6个月的生存资金。你选择的是一条艰难的路,所以建议有更多的资金储备。

  重塑职业身份:转型意味着原有角色身份的转变,你需要去适应新行业,去融入新的圈子,确立自己的身份标签。要转型成为猎头,就要有猎头的样子。要成为培训师,就要去和培训师一起学习他们身上的特质。

  写在末尾:要转型,先谋划。坚定内心,赢得支持,马上行动!混新的圈子,给自己打上新标签。

  作者简介:

  吕贺港、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生涯规划师(专注生涯转型)、心理咨询师,主研工业与组织心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