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文:杀妻骗保,人心险恶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中,有两句很经典的话: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槌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前几天和几个老朋友喝酒,突然就谈到“胆怯”这个话题,几乎所有人都表示,自己比二十啷当岁的时候,火气小了,胆子也小了。

  其实年轻的时候不懂,“未来的不确定”不是最让人焦虑的,真正让人最恐慌的,是一眼看得到底的未来——

  房贷还有二十多年要还,车子还没供完,孩子已经明白什么是“学区房”,父母蹒跚着迈向药店的VIP……

  最令人感到焦虑的,不是这种早已望得见、摸得着,一成不变的未来,而是可预见的各种压力来临,压得你喘不过气,可是你避之不及,只能看着它如期向你压迫过来。

  生活中的一切都在“通货膨胀”,可是人到中年,时间、精力、收入都很难再继续高涨,脑袋早已顶到职场天花板,老板早会刚刚明确“无功便是过”……

  中年人就像在快速崩塌的山脊上奔跑,他们不得不跑,却又不敢拼尽全力去冲刺,因为害怕下一个转弯就是悬崖。

  支撑起现在的生活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力气了,如果再发生点什么意外,简直不敢设想……

  忽然之间,人生的事事都要留有余地。

  2

  曾经刷屏的爆文《北京流感下的中年》,在面临“救还是不救”岳父的生死抉择时,作者就很坦诚,也很现实地写出了自己心里的那片“余地”:

  “如果为了救岳父把钱都花光,那以后妻子女儿遇上重疾,连进ICU的机会都没了”。

  文中的作者,在北京有房有车,看似拥有很多,实则摇摇欲坠,仅仅一阵寻常的冷风,就吹倒了一个原本安稳的家,瞬间分崩离析。

  医院人满为患,病床一夜难求,他无助地坐在急诊区向朋友求助,为岳父辗转求诊;面对每日花费上万的ICU,只得咬着牙坚持,因为生命比金钱宝贵;两代人辛苦打拼了一辈子,最后将所有的积蓄、投资穷尽,也只能维持亲人一个月的生命……

  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到后来的疑虑、焦急、无助、自我安慰、绝望,在这场漫长又短暂的斗争当中,他们始终想不明白,原本幸福的家庭为什么会如此脆弱,只因一个小小的感冒,耗尽百万千金,最后还是要和亲人永别。

  上万字的长文,到最后也未感悟出:没有保障的家庭,谈何理财,谈何房产,谈何奋斗。

  感冒,拉动了GDP,盖起了高楼,也可以逼得人卖房。

  其实,这个社会中有很多“不可挽回”的悲剧,很多时候都可以用同一个工具避免:配置商业保险。

  如果有配置足够保额的商业保险,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那么面对高昂的治疗费时,他们也不至于如此焦虑、窘迫,和无助了。最后也不必囿于经济的压力,留下一辈子的遗憾了。

  吃饭时岳母突然问了一句:“你爸真的走了吗?”

  我愣了一下。衣架上挂着岳父的衣服,家里仿佛还有他的影子;微信里有他的语音,仿佛还嚷嚷着要再去泰国吃榴莲。

  但又一想,确认是走了。

  女儿还不能理解死亡,大喊:“我要姥爷给我吃巧克力。”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

  3

  还记得去年10月29日发生的“天津男子泰国杀妻骗保”案件备受热议,就在7月5日,在泰国普吉岛召开首次庭审了。

  判决结果还没下来,网友们一直呼吁的“死刑”能否落实也不得而知。

  但再联想到最近同样发生在泰国的孕妇坠崖案,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保险,本该保障家庭一世周全,却被某些不怀好意之人加以利用,最后成为了一道催命符。

  除了人心的险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众对保险的陌生,使得很多人仍然是个保险盲、法盲!

  《保险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杀妻骗保绝无可能:

  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除本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外,不退还保险费。

  注意!丈夫给妻子买保险后,故意制造妻子意外死亡,保险不赔!

  《保险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按照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所签发的保险单,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不得转让或者质押。

  注意!这条的意思是:丈夫偷偷给妻子买保险,保险不赔!伪造和代替妻子签字是无效的,别被保险业务员忽悠,他们为了业绩,你让一只狗拿着笔签字都会视而不见。保险员也没想到你会杀妻骗保,他们只是想赚点提成。你的保险不赔!

  不仅是杀妻骗保,还有很多保险业务员不规范的销售行为、大众对保险知识的匮乏,都直接导致了各种理赔纠纷,比如:

  “当初投保的时候业务员不是说我这个病不用告诉保险公司也可以吗?现在怎么又因为这个病不赔了呢?”

  “不是说什么都赔吗?为什么我这意外不给赔呢?”

  ……

  这些最终都导致了人们对保险的印象越来越负面。

  大家对保险的印象越负面,大家就越认识不到保障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都不去配置保险,进而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北京流感下的中年”,越来越多的朋友圈众筹、水滴筹、捐款……

  循环往复,恶性循环!

  世界处处有危险,一个家庭,少了任何一个人,都是一场人生的大灾难,特别是身为家庭支柱的夫妻,上有老下有小,稍有闪失,就是整个家庭不可承受之重。

  要打破现实的恶性循环,正确的做法是普及关于保险的一些常识、科学理念,关于疾病、关于意外、关于天灾人祸、多数人在面对时是无助的、无措的、茫然的,花点时间看看,有备无患。

  比如——

  1. 保险是反人性的,它是在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支付确定的费用。我们没有办法预知未来,也一般不会倾向于去期待不幸。我们忌讳谈保险,认为它并不吉利。

  另一方面,我们或许会本能地想要优先保护弱者——比如先保孩子和老人,其实这个逻辑也有问题,应该先去对冲强者的风险,也就是先给家庭的收入来源买上保险,这才是对整个家庭负责的态度。

  2. 保险不是理财,保险无关收益。对于大部分保险来说,花出去的钱最好的结果或许就是「白花了」。

  我们买保险是为了对冲风险,要关注的是风险发生时保险能够给我们的支撑,而不是评估风险未发生时可能的「收益」。

  3. 不要相信表象,要看到保险的本质。如果从「赚钱」的角度看,有些以分红为名的保险产品可能还不如最普通理财产品。

  当然,这方面的知识,则需要更为专业、科学的计算与量化,普通人很难自己实现,一个高效的方法是交给专业、靠谱的人来做。因此,我才找到了孙明展老师。

  孙明展老师及其创立的谱蓝团队,专注为人们科普正确的保险、理财知识,常常揭露保险和金融行业的各种坑!

  为了更好地帮助每个家庭配置到适合自己、性价比高的保障方案,他还特地研发了“谱蓝”人工智能系统,一举获得国家科技金奖,并凭借此帮助数百万家庭解决了家庭保障需求,获得了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凤凰网、腾讯网、今日头条等社会及行业权威媒体的官方报道、倾情推荐!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孩子和家庭保险的内容,今天我就为大家申请了免费体验规划的福利,不妨来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

  作者:孙明展 镇西茶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