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宁:从大学人才培养看初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019年11月16日-17日,由Vision Connect主办的第二届全球职业生涯发展大会(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Conference)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众多国际化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近三百名校长、生涯与升学指导老师和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化学校生涯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深圳万科梅沙书院升学咨询及发展主任邓宁女士在本次GCDC大会上发表了题为《从大学人才培养看初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题演讲。

  邓宁主任

  本文根据邓宁女士演讲内容整理

  整理、编辑 | Kyrie

  各位来宾下午好,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思考学生的终极目标的时候,不可迈过的一步,就是学生将来要走入大学,要去进行一个更高层次的学习,为将来进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近代西方教育的鼻祖约翰·杜威曾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也就是学以致用,今天我们很多的教学方式,比如说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都是由此而来的,这其实也涉及到了一些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大学在录取那时候的一个教育理念。

  在这里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1999年在美国中部的一个中学里的一节历史课上,老师就是给了学生一些资料,其中有一篇非常短的文章叫《森德勒名单》,讲的是一个叫森德勒的女士在二战时期在波兰保护犹太儿童的故事。

  二战对于1999年已经是尘封的往事了,面对这个非常小的研究题目,三个学生组成的课题组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摸索,最终通过调研和各种努力让一段尘封的往事浮出水面,以至于后来他们在学校拍成了话剧,后来故事在好莱坞里变成了电影,这位老人也被找到了,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多年后,这三个学生分别都成为了教师以及在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去为国家做不同的贡献,继续影响后一代的学生。

  我们其实从这个故事当中可以看到,跟我们中国的教育相比,西方的高等教育对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可能在我们过去的教育当中,我们重的是概念、重的是知识、重的是理念,但是我们轻的是应用和实践,而在美国的整体的教育体系当中,它比较看重的是应用和实践。那么我们做职业生涯规划,其实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学以致用,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到现实世界中解决问题的机会。

  01

  大学录取当中的非数据性因素

  那么为什么非数据性的因素会跟我们的职业规划和我们的生涯规划有这么大的相关性?我们都知道数据因素能够说明你有多聪明,然后你的学习能力有多强,那么你的非数据性因素能够证明什么?你的应用能力有多强,以及我们现在谈到的智商、情商等等这些方面。

  在整个所有的非数据因素当中,我们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展现的,生涯规划正是为我们将来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时候提供了一个方向或指南针:

  大学在整个申请的过程当中,收到成绩好的申请并不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名校会收到很多高分的学生。我们帮助学生申请的时候,通过什么样的信息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呢,其实可以通过我们的生涯规划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活动,以及学生自发参与的活动,来体现出学生的学术兴趣以及领导力,以及这个活动对社区的影响力。

  大学也会关注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否发现学生有一些特殊的才能,比如在文艺、体育以及科研写作方面等等,这些都可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大学在录取的时候所看重的。在森德勒名单的例子当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学生们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看到他很强的学术兴趣,以及真正产生的社会影响力。

  02

  大学申请一定要选择专业吗?

  我们给学生做职业规划是为了让学生更明确、更好地去了解自己的专业,将来能够在职业选择上少走一些弯路,或者是更早的给自己定向,那么我们在大学申请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个专业吗?实际这个问题要视情况而定。第一是要看你去哪些国家,第二个是你要看申请什么样类型的学校。

  如果学生培养的主流方向是去英国或者是澳洲这种英联邦体系教育体制的国家,那么这个答案一定是apply by major。细致一点,例如:当你申请牛津大学的历史专业和申请剑桥大学的历史专业的时候,它们对学生的一些细致的要求都会不一样。

  那么对于美国看你要申请什么样的学校,通常情况下综合性大学会要求学生要apply by major,至少你要申请到不同的学院。比如康奈尔大学,它就一定要求申请专业,但是如果申请布朗大学,它就不会这样要求。这是因为大学的建制不一样,布朗大学提倡的是开放性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甚至定制自己的专业。对于康奈尔这样的大学一定要apply by major,因为它的录取要经过不同的学院去审核,所以实际对学生的录取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有非常强的专业要求的大学的话,我们还是非常的希望学生在高中的时代或者更早的话能有深度的职业体验。

  03

  从大学录取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

  我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要将学生装备成为一个完美的产品,对于一个对于完美的个体的产品,其实比不上一个你是有瑕疵的,但是活生生的一定在某些方面有所长的人,当我们把这些有所长的人集合在一起的时候,实际我们就创造了一个完美的课堂或者社区,这个是大学真正想要的。

  那么真正能够促使我们去发展自己,让自己能够有所长,变得更加完美的是内驱力,是对生命的这种激情。所以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走出课堂到实践当中去体验去寻找的平台,同时通过职业规划,我们可以激励学生的领导力,使得他在某个领域当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引导别人或者是引导一个领域的发展。这些都不是只通过理论能够解释的,一定要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去学、去适应。

  同时我们通过职业体验,能够让学生去思考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否符合你内心的追求和理想。因为即使看上去是一份非常漂亮正确的简历,如果不是学生真正内心想要的东西,或者是想追求的,他也不具备有充足的说服力。我们帮助学生申请的时候,会看到学生的简历写了很多高大上的名词,但是当你去问学生是否他真正想要追求的,是否是某一阶段能发挥最大优势的目标时,学生可能会觉得并不是这样。

  在这里我想要解释一点,设计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学生一定是要走他自己该走的道路。那么我们生涯规划是做什么?是发现学生的本质,发现他的可能性,发现他的内心,然后引导他在这条路上去寻找无数个有可能连接成有关联的点,然后把这些点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人生轨迹,而不是父母或者老师给学生画出一条人生轨迹。

  04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现在在大学的录取当中看中的是学生的这种综合素质,后天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可能只占其中的百分之二三十。当我们去看课程体系的时候,无论你是来自于哪个课程,在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差别不大。那么真正拉开学生差距的是什么?是他的价值观是他的态度,是他的个性和动机。

  如何来去寻找自我的价值观、态度、个性和动机,其实这正是我们通过职业生涯探索和职业生涯规划,要不断帮助学生去调试和不断帮助学生去寻找的。挖掘冰山下看不到的这些80%的东西,如何让它慢慢的浮现出水面,让它成为学生最大的内驱力,甚至于展示出它可能该展示出来的成果。

  好,那么我下面再讲一下我们今天的大学这个过程,其实我们看一下从大学录取到就业这个过程,大学对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期望?

  而美国的企业当中,他需要学生具备的软实力和大学在招生的时候希望学生具有的素质是相关联的。

  总而言之,大学现在录取学生的时候所提到的这些标准和要求,是未来在就业环境当中所需要的。大学是一个加速器,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具备这些潜质的胚胎,然后让他在大学去生根发芽,变成一个参天大树,最后走向真正的职场。

  目前我们作为老师不可避免的,还是要帮助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申请什么样的大学,那么我们通过什么帮助学生找到这种自我认知来进行一个专业的选择呢?我觉得真正有意义的,除了技能和各种体验的项目,核心一点是最后综合成自我的价值,在一个全球化的环境中,个人,专业,职业各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关系。

  职业有可能会有区别,但是你更该想到它背后的价值,当我们关注的是去哪个专业领域找工作,上哪个排名很高的学校,将来回国是否能够找工作的时候,我们还是把自己交给了外界去评价,而缺少自我的价值自信。如果我们通过生涯规划能够让学生建立起一个自我的价值自信的话,我相信他不会在选择的时候,只被一个学校的排名所羁绊,这正如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毕竟我们还是立足于中国的土壤,培养很多华人的学生,我们从别的文化上理解自己,用自己的文化来展现自己,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生涯探索和生涯规划的核心目标,术的层面是永远可以不断更新的,但是如果你只基于术的层面,就不能够真正的去建立起学生的一个价值观和道德。

  我们应该通过这些应用我们的文化本源和不断的融合西方的技术经验进行探索,

  让我们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不断地找到并发挥自己的自我价值。

  谢谢大家。

  目前, 国内关于学生生涯教育的讨论和实践都在深入和拓展之中, 本次GCDC大会也为中国国际化学校在这方面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指导方向。大会由Vision Connect主办,德英乐教育协办,Kuder、全国国际学校校长联席会、广东省留学服务协会国际化学校专委会提供支持,旨在促进中外在生涯教育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国内生涯教育的发展。

  本文为Vision Connect原创出品

  未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