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爱思考 “大问题”的零零后男孩,轻松获得牛津青睐的秘诀是什么?

  看点 美国藤校一直处于留学热门地位,即使受近年政策影响,也只稍有撼动。但对上海男生李思齐来说,众人热捧的美国名校并不被他所看重。相较而言,更加“专业化”的英国大学,才是其心头所好。谈及被牛津大学历史专业录取的秘籍,这位有着佛系父母的男孩坦言——真正驱动自己的,是对“大问题”的思考;此外,豁达心态在繁重的学习活动中,十分重要。最后,他结合自己的面试经历,分享了一些小技巧。

  文丨周滢滢 编丨Travis

  受美国扑朔迷离的留学政策影响,近几年,英国留学申请人数上升迅猛。

  不少一心冲刺藤校的顶尖牛娃,也开始走稳妥路线,改为“英美同申”,加剧了英国名校的竞争激烈程度。

  一份牛津大学(2013-2017)本科录取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申请人数每年上涨约15.8%,而全球招生人数一直稳定在3200人左右。

  虽说牛剑对中国学生,比藤校要“慷慨”一些,但也并非想象中简单。

  今年,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的IB学子——李思齐,却以一种非常轻松的姿态,脱颖而出,得到了牛津大学历史系的Offer。

  与此同时,他申请的另外几所英国名校,UCL、爱丁堡大学、杜伦大学、圣安德鲁斯等,也全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用他的话来说,“被牛津录取,其实我并不意外。毕竟,我在历史专业上还是做了努力的。”

  上牛津已经够难了,上牛津的历史专业那是难上加难, 其申请难度在牛津大学排名前列。

  李思齐

  面对这样激烈的竞争,李思齐的自信从何处来?他如何锻造自己的实力?又因何打动了牛津?

  一番对谈下来,外滩君发现,李思齐其实是个跨界能手:

  他在初中时是校物理竞赛队成员,曾经梦想成为一名火箭工程师。

  他兴趣广泛,拍过校园微电影,也尝试过创作小说。

  在他身上,外滩君看见了颇为出众的三个特点:

  1. 不断求索,发现自己,驱动自己

  2. 心脑合一,玩也是学

  3. 不攀比,不内耗

  这三个特点,让李思齐可以从容面对竞争,面对未来。而他的经历和思考,相信也能带给我们更多启示。

  真正驱动我的,是对“大问题”的思考

  在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学生还在对专业迷茫,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的状态,而李思齐,却已经下定决心:“未来我想要成为一名历史学家,大学四年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这份超出常人的笃定,和对目标的明确,来自于他内心深处对“人”的好奇。

  初中时期的李思齐,因为对二战感兴趣,找来两本书《东进》和《焦土》。

  其中一本,是从德国普通士兵出发的视角,描述希特勒入侵苏联整整四年的过程;

  另一本,则是从苏联的视角去看整场战争。

  “这两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不同于以前读到的关于战争的记述。而是将一个冷冰冰的数据和史实,变成一个个人身上发生的,可以触摸和感受到的温度。”从这两本书之后,他就对真实历史中人身上的温度,有了兴趣。

  他发现,历史和文学非常像,最后都要回到人本身,是一种人文关怀。甚至他觉得“人文关怀”这个词,都有点居高临下的态度,“说白了,就是一种对人的好奇。”

  就这样,李思齐从对“人”的好奇,去看待历史、思考历史。

  在他看来,历史不是某个人、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这样的历史很枯燥。他想要穿过零碎的表面,去做更多的质疑和挖掘。

  举个例子,历史课上讲到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纺织工人的可怜生活,他会思考:

  这是真的吗?

  整个社会是什么样的?

  每一个个体在那样的环境里是怎么想的?

  如果当时的社会真的像教科书上这样残酷和不近人情,为什么它会持续这么久?

  其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他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找到答案;但是有一些“大问题”,直到现在,李思齐还没有头绪。

  比如,历史材料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我们如何通过历史,真正了解过去?正是这些困扰他的“大问题”,成为推动李思齐不断往前走的动力。

  为什么一个高中生,会对这类问题有这么大的兴趣?

  李思齐说,这离不开在IB知识论课程中,所接受的对知识本源和元认知的探索;以及在IB历史学习中,所坚持的批判性思考。

  “IB课堂上的历史学习,从来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永远在引导我们去询问什么,更让我以研究者的视角,去看待历史。”

  李思齐和他的高中历史老师

  聊起历史的种种,这位大男孩眼中所散发的光芒遮不住。

  但是,如果因此就认为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文科生,可就错了。

  这位在数学课上也偷偷看人文历史书籍的李思齐,曾经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科学霸。

  初中时,李思齐是名校物理竞赛班的一员。彼时,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火箭工程师,去设计火箭和导弹,“那个时候也是真心喜欢物理,想去探索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律。”

  但是那个时候的李思齐,精力并没有完全放在理科学习上。

  他评价自己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想到什么就去做,凡事喜欢多做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他也在反思,这条路是否能长久坚持下去。

  他曾对拍视频感兴趣,在校期间,接连拍了几部校园微电影,“拍了几次发现没钱了,这才收手”,考虑到现实原因,他放弃了“烧钱”的电影之路。

  他也曾想做一名作家,试着写了一些小说,但是写完发现“自己写的东西很空,读起来索然无味,自己可能在文学创作上,并不在行。”

  在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里,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慢慢找到了真正有兴趣和长久热情的领域。

  只要用脑、用心,都不是白玩儿

  初见李思齐,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忙。

  刚忙完学校的社团工作,他就踩着时间点,直奔而来。采访间隙,他还要抽出空来,在手机上回复毕业电影的拍摄事宜,一遍埋头飞速地回复微信,一边连声表示“抱歉”。

  如此繁忙的原因,离不开李思齐多维度的兴趣爱好。可以说,他将高中活出了多维度的精彩。

  高中四年里,他打过英语辩论、参加模拟法庭、排演戏剧、拍毕业电影,担任足球社社长、戏剧社社长,也是校园媒体“世外频道”和学生会骨干成员,课业之余安排得满满当当。

  被问到如何平衡繁重的学业压力和课外活动时,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时间管理,其实是我的弱项。”

  的确,在活动量最大、最密集的十一年级上学期,他的IB成绩起伏很大,校内预估分一度跌落至34分(满分45)。可是,到了下学期,李思齐又很快追上,还拿到了44分的高分。

  他分享说,“一方面,是因为我在IB学习的第一年,就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的心态比较好,借此机会冷静思考后,摸索到了提高效率的窍门。”

  他所谓的“窍门”,就是用心去参与每一次活动,思考自己从中究竟学了什么。“学习和活动,其实二者是相通的。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一定不会浪费,只要用心、用脑,就不是白玩儿。”

  于是,在打英语辩论过程中,他学到的辩题和思路,变成了英文论文的灵感;

  参加模拟法庭时读到的书,也会对他有所启发,还顺带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

  就连戏剧表演,在他看来,也不仅仅是舞台表演,而是融合了很多历史环境和背景的艺术,从戏剧里可以看到很多时代的缩影。

  “忙碌的社团活动,非但没有成为学业的绊脚石,反而为我提供了一个切换身份和思维的机会,从繁重的课程学习中跳脱出来。” 在评价自己的高中生活时,他脱口而出的是“充实 ”二字。

  不过,他也强调说,自己是抱着‘玩’的心态去体验、去实践、去交朋友,而不是整天想着得冠军,想着赢。

  他对当下的得失,看得很豁达,哪怕是成绩非常不理想的时期,也依然感到满足。

  “不管怎样,我也读了很多书,参加了很多活动,去了很多地方,算是另一种收获吧。”

  李思齐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这份豁达的心态,并非一开始就有,需要一个转变的契机。

  曾经的李思齐,也和大多数自尊心强的“好学生”一样,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他笑着自我揶揄,“哪怕在生活中,我也一丝不苟地端着,夏天必须穿衬衫,着长裤,否则不出门。”

  高中时期的一段小插曲,让他逐渐放下了“偶像包袱”。

  那一次,整个学校都去了内蒙古,在大草原上安营扎寨,开展“成人礼”活动。晚间聚餐,李思齐瞧见外面的日落很美,就拿起相机溜出去采风。

  等太阳完全西沉,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跑了很远,周围已经没有人。“同学们会不会以为我丢了,一直在找我?”他一边忧心,一边自责地往回赶。

  “没想到回去后,大家都已经玩嗨了,根本没发现少人”,李思齐感慨,“从那以后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想多了,太自恋。别人的眼光不会永远落在你身上,比起别人怎么看,怎么评价,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做自己。”

  此后他的每一步,都像是在坚定地追随内心的声音。

  骑行中的李思齐

  感谢不焦虑的“佛系”爸妈

  英国有句老话,叫“苹果不会落在离苹果树很远的地方”(The apple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强调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李思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父母。

  他说,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一直都有父母的信任与支持。

  在幼年时候,母亲也曾给过他报过奥数班,但是上了几节课,实在对数学没有兴趣,父母就没再强求;

  进入高中,父亲希望他读商科,但是在经济学的一堆概念、术语、定义、图表推导中,李思齐实在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果断放弃。

  “很幸运的是,爸妈比较‘佛系’,对我没有太严苛的要求,一直很尊重我的选择。”后来,李思齐的IB选课,果断选择了历史学,而且是很难拿高分的HL(高难度水平)。

  父母为李思齐庆祝生日

  自由、宽松的家庭氛围,并非没有期待。只是,李思齐从小被寄予的,不是眼前的分数、排名,而是深植于心的使命感。

  在李思齐的学习成长中,就算自己成绩下滑,母亲也只对他有一个要求,就是未来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他一直记得,母亲曾对他说过的一段话。

  “就算有一天,你要去放羊,也要放有贡献的羊。如果放一头羊,只够自己饱腹;放100头羊,能养活一个村子;如果你能放一万头羊,就可以让全国人都吃上羊肉,还能出口。”

  至于未来就业如何?能否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父母似乎从未有过这方面的担心,用他们的说法是,“一个男子汉去哪儿总能有饭吃”。

  对此,李思齐一直很感激父母,他们出身于农村,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在上海这座城市扎了根,却没有迫切希望子女达到怎样的高度和成功,变成焦虑的中产阶级一份子。

  李思齐还曾认真地问过父母,“要是以后我没有能力养你们怎么办?”父亲先是诧异,“你担心这个干什么?”随后就乐呵地打消他的顾虑:“等你毕业了,我就回老家种种田,读读书,过隐居的生活,多开心啊。”

  受父母影响,李思齐对未来看得也很淡然,丝毫没有当下年轻人的焦虑感。

  李思齐的搞怪毕业照

  在谈起历史学专业难就业这一现实问题时,这位零零后男孩的成熟,更让人吃惊。

  “我相信,即使未来我没法成为历史学家,至少也可以做一名历史研究员,或者做一名普通的文字工作者”,他甚至开起玩笑说,“再不济,我也可以回来做个房产中介啊,对不对?没什么好焦虑的。”

  牛津高材生做房产中介,认真的吗?在外滩君的诧异中,他收回玩笑,沉思半刻,坦言在自己的人生观里,从来不觉得一定要去买非常大的房子,开非常好的车。能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去读一些很好的书,就觉得很开心了。

  眼前的他,话语间有一份坚定和自得其乐。

  在现下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里,李思齐却做到了不攀比,自然内心也少了内耗,更能随心地去做一些选择。

  这也反映在他的留学申请上。

  虽然学的是IB课程,他却只申请了五所英国大学的历史系,没有递交一所美国大学的申请。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直接,“说实话,我不喜欢美国这个国家,也不适合它所提倡的博雅教育。”

  这是因为,李思齐曾在一次哈佛夏校活动中,体验过美国大学本科的博雅教育体系。已经明确要在历史专业上深造的他,认为没必要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应付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学科,还要处心积虑地攒学分。

  而英国截然不同的“专业化”本科教育,他认为更适合自己,并可以助自己在接下来的大学学习,朝着成为历史学家这个方向去努力。

  除此以外,他还对英国有一些感性上的喜爱,它来自于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品《长日留痕》中,对英国乡村和英国社会的描写。

  “如果让我选一个地方,接下来要花四五年在那里学习、生活,我何不选一个让自己感到舒服的国家?”

  《长日留痕》英文版

  突围牛津面试难关,需要注意什么?

  不同于美国申请,面试是英国名校申请中必经的一环,且淘汰率高,十分具有挑战性。

  其中,尤其以牛剑的面试淘汰率最高。李思齐所面试的历史学专业,申请难度更是在牛津大学排名前列。

  李思齐回忆,自己一共经历了三轮面试:

  第一场面试,他被询问了在学校里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以及申请文书里的内容,总体来说,相当于一个综述(General Introduction)。

  第二场、第三场都是和专业有关的面试,拼的是专业实力是否过硬。李思齐说,因为自己准备地十分充分,所以这两场表现得很不错。

  他回忆面试中有一道题,是给出了一篇有关19世纪拉丁美洲,民族意识和国家概念觉醒的文章。对于如何构建一个国家,国家从何而来,文中给出了四个观点。

  考官会提问你,请谈一谈这些观点有什么样的局限性,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李思齐说,“想要在面试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一方面,你要对专业本身所涉及的知识性内容,如数家珍;此外,你还要拥有更高层次的分析思维。”

  因此,他在去牛津面试之前,特地找了一位牛津当地的学长,讨教在大学历史系学习中常用的分析思路,做到有备无患。“如果有条件,可以对申请学校的大学一年级专业课程和分析思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李思齐在牛津面试期间拍摄

  除此以外,李思齐也给学弟学妹们,几个面试准备中的小建议。

  1. 如果你申请的历史专业,一定要对历史发展脉络很熟悉,这是基础。

  每一本历史书都会有它的局限性,阅读材料中,不要局限于老师开的书单。

  不妨多找一些额外的书籍和专业论文,拓展自己的知识库。学校和老师给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还需要理清不同历史观点之间的关系,且有自己的分析依据。

  2. 在面试交流中,要注意语言使用的精准、精确。

  如果能用一句话表达某个观点,就不要拆成十句话,一定要简洁简练。在此基础上,尽量让表述变得更优雅。

  在学习过程中,要用心地区分不同词语、概念之间的关系,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词语的使用,背后要有依据和逻辑,而不是大词、空词漫天飞。

  面试过程中,李思齐说到“霸主”一词时用了Hegemony。面试官马上抓住了这个词问,“你为什么用Hegemony这个词?它指代的对象是什么?”

  于是,李思齐十分从容不迫地解释了为什么使用Hegemony,而不是常用的 overlord一词指代“霸主”,二者的内涵究竟有何不同。

  他回忆,正是这个细节,打动了招生官,给他增加了不少印象分。

  李思齐在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门口留影

  3. 放平心态,做好基本礼仪。

  比如进门前敲门,打招呼,入座前礼貌示意即可,无需过分拘谨。

  在这里,李思齐分享了自己亲历的一个小故事。

  面试前,因为考虑到英国人的一丝不苟和严谨,李思齐精心准备了一套西装。但是去了面试现场才发现,绝大多数人的面试穿搭,就是一件衬衫加套头衫,配一条深色牛仔裤而已。

  推门进去,面试他的是牛津大学历史系主教授,却也并非想象中的西装笔挺、正襟危坐。可能是累了的缘故,他半倚在沙发上,直接翘着一只腿,搁在脚蹬上。这样“放飞自我”的氛围,也让李思齐立马就放松了下来。

  因此,他提醒大家,不要因为面对的是一群英国面试官,为了表现出某种英式优雅,而显得过分拘谨,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

  附:李思齐推荐了两本课外历史书籍,他建议多看几遍,会有更深的体悟。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