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考研好考吗

  新闻学考研好考吗?专业课奋斗之路:希望与渺茫共存

  考研之路也慢慢地铺展开了。上高中,不知道大学有研究生考试,更不知道名牌重点大学拥有推免资格,那些学校的学生不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直接参加面试。上大学后,我就打算考研,希望通过考研这条路去更好的大学。

  后来快接近考试了,我才特别清楚我为什么考研,因为自己太平凡了,太普通了,希望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这条道路,考入名牌重点大学,让平凡的自己干出一件不平凡的事情,这也就能解释自己为什么非211不考了。同时,也是希望提升学历,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但是说实话,我现在也不知道什么工作才是比较好,只知道去那些影响力大的单位才比较好。

  虽然考研这个念头一直在脑海里盘旋,但是没有确定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不确定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本专业,在犹豫中步入了大三,离2020年考研还有一年,时间不多,当断则断,最终确定考本专业,决定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后文简称中传)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硕。

  2019年9月11日,中传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发现广播电视学考纲里的内容和原来的差别太大,而我之前学习的大部分内容,如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学等大部分是新闻学专业的知识,所以决定考中传的新闻学学硕。

  挑学校与选专业

  说到考研选择专业和学校,个人认为,学校至少选择一所211,虽然现在国家实施“双一流”工程(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怎么提“211”、“985”,但是大部分“双一流”学校都是原来的老牌“985”和“211”工程院校,考研当然是往更好的学校奋斗了。

  至于报考专业,如果是普通二本的学生,在跨专业和不跨专业之间徘徊,最好就考本专业,因为在准备考研的这一年学习当中,所学的知识等于前三年所学总和,还会有所发展,由知之不多,到有点眉目,对本专业有个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是我最大的感触,所以从这个角度拟制本篇新传考研经验贴标题。

  在选择专业时,可以参考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网址为: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希望这个能够帮到您,当然,这个学科评估结果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但是判断是建立在掌握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的。

  学硕和专硕的最大区别在于两者的学费不一样,学硕全国统一价格每人每年8000元,专硕每个学校不同,自行参阅打算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

  北大的新闻传播专硕学费要八万,清华没有全日制新闻传播专硕,每年学费3万,3年9万,这因人而异,个人有个人的看法,而中传全日制新闻传播专硕学费每人每年1万,提供住宿,所以中传在新闻传播专硕方面是一所性价比比较高的学校,难怪去年的报录比全国第一,2020年又有18638名考生报考中传,再创历史新高。

  选择学校时也别被什么报录比给吓到了,这个也仅供参考,好多人报名研究生考试了,中途放弃的不少,归根结底得要有实力,如果什么都不懂,即使报录比再低也考不上,分数才是硬道理。

  确定好学校和专业后,就着手备齐教材。

  参考书目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第二版),内容不如《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丰富,尤其缺乏传播学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另外,在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方面也不全面。

  所以掌握传播学的基础知识,《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就够了,考传播学专业的还要看其它学者的专著。

  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第六版),这本教材阐述了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如新闻的定义、特点、类别、与宣传、信息的关系,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最新版给加入了媒介融合的理论,如“中央厨房”。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是一本由13位专家学者共同编撰的教材,共十二讲,涉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等内容。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本书就够了。

  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本书论述网络与新媒体领域的知识,涉及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网络传播的具体形态:网站、论坛、SNS、微博、微信、APP等等。

  个人感觉重点在第一章的三四五节,阐述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网络媒体的发展趋势。这本书里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作为答题语言。

  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在掌握了自认为会考的内容之后,也要看看那些自认为不会考的内容,说不定考试时就考那些自认为不会考的内容,比如2020年中传新闻学,708新闻传播综合。附带说说,中传考电视史,主要是考与中央电视台有关的历史。

  以上几本书最重要(传播学和网络与新媒体方面的知识点是考查的重中之重),有些参考书根本不重要。至于其它教材根据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从学校的研究生院官网下载)来购买吧。

  有些经验贴上列了好多参考书籍,但是并不一定要全部购买,别被这么多书给吓到了。

  其实,当在实际生活中面临两项抉择,不好确定的时候,目前存在的就是最好的选择。

  读教材与看论文

  以前对新闻传播学了解得不深,在10月份看了一篇考研经验贴,关注几个新传(注:新闻传播学的简称)考研公众号后才发现,以前在教材上学的知识都太旧了,尤其是传播学经典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所嬗变。

  教材上的知识虽旧,却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答题大部分语言都是这类教材上的知识。

  如2020年中传新闻学考研真题(关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中传新闻学考研真题”获取真题),708新闻传播史论里四道简答题,全部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如

  1、简述口语传播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2、简述‘四级办电视’的历史发展脉络

  3、简述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特点及在各国的表现

  4、简述不同媒介制度下,受众内涵的异同

  22日中午吃完饭后,我对上午的考试不按常规出牌作出了如下的猜测,中传研招办(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于2019年9月11日公布了新修订的考试大纲,2020年中传考研恰逢考试大纲改革。

  中传这样出新闻学学硕试题,考查几个好多年都没考甚至从来没有考过的基础知识(在2020考研专业课考试中,这个现象好像大部分学校都是这样),可能是为了反押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考虑到了传播学、广播电视学这两个专业也考708新闻传播史论,因而业务课一只考几个常识性的题目,等到业务课二再考难一点,考具有所报考专业特色的题目,下午的业务课二果真不出我所料,考了一道去年考过的题目,“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生产的影响”。

  但是关注今年传媒界发生的热点事件,如“主播说联播”、“《流浪地球》票房火爆”、“饭圈女孩为阿中哥哥打call”、“2019年6月6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颁发5G牌照”等,透过这些热点事件,洞察里面的新传考研考点,预测今年考研考题方向,除此之外,也了解了新传业界和学界的实践和理论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分析这些事件后,总结出了一条规律:

  随着新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新闻工作在采写编评领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闻工作者为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需要适应这些变化,传统媒体通过媒体融合转型,所以2018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成立、2019年7月29日“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的诞生,2019年11月9日康辉推出的第一支“Vlog”,2019年11月20日“央视频”的上线就顺理成章,不难理解了。

  除了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转型外,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传播学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要深入了解新媒介技术对新闻传播学科、新闻传播工作、新闻传播人的变革,还得阅读专家学者撰写发表的论文,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老师,他的研究很前沿,关于5G、短视频、区块链等都发表过论文,另外,他写的论文,微言大义、通俗易懂,用大家都看得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理论。自1979年记录以来,喻国明老师论文发表量600余篇,在新闻传播学科的论文发表量第二,引文数第一(据中国知网学术数据)。备考新闻传播学期间,看他写的论文就差不多了。

  在阅读论文的过程当中,真的会被学者们看待这个社会的方式,他们对一些事物或现象的看法深深地折服,另外一方面,这也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打开自己的眼界,而这些是阅读别人嚼碎以后的论文所得不到的,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尽量自己阅读论文全文,边看论文边做笔记,做完笔记以后要记忆背诵,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答题语言。

  制定计划,背诵记忆知识

  关于背诵这个问题,文科答题很大程度上是考记忆背诵能力,而这个能力具体体现在如何编排、用自己便于识记的方式来记忆知识点。知识点一般背会了就理解了。

  背诵要每天进行,要每个月进行,要一轮一轮的进行,因为背一遍是记不住的,即使当时记住了,过几天就忘了,只有不断地重复,重复……考试时会感觉“下笔如有神”,只有熟练,才能为考试争取时间,只有熟练,才能专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背诵任务,要是知道背哪些内容就更好了,更有针对性,即使不知道,根据自己直觉判断,根据历年真题推测,但是这样风险比较大,出题人可能不按常规出牌,考那些大家在复习时认为不会考的常规基础知识,就像2020年考研专业课试题一样。

  全面复习,除了要看自认为会考的内容外,千万别忽略那些没重点看的知识点,花点时间记忆一下。

  别人会的,我更要会;别人不会的,我也要会,这样才能稳操胜券,胜券在握,

  另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是一本考试答题之书,上面好多语言在答题时都可以直接使用,如2020年中传新闻学814新闻传播综合考研真题,简答题里就有一道题目,“简述移动互联网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回答这道题目就可以参考彭兰老师《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第一章第五节“互联网的演变及对传媒业的影响”之“一、移动互联网重新定义大众传播”这个知识点。

  关注几类微信公众号

  步入大学校园的校门后,就意味着开始接触学术,应该了解几种本专业的核心期刊杂志,要不显得特别业余,当然,在普通学校,由于学术氛围不浓,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学术会议在本校召开,学生自然就没什么机会了解本专业的核心期刊。

  在了解学界和业界的实践和理论过程中,我还知道了新闻传播学界几本核心期刊。

  一是由高等科研院所主办的,如复旦大学的《新闻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新闻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等,二是各省的新闻传播期刊,如山东的《青年记者》、上海的《新闻记者》等,这些期刊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可以免费阅读。

  说到微信公众号,其实微信公众号是个资料宝库,里面什么内容都有,要善于搜索、甄别,这种媒介素养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是否购买网课?

  除了关注几个核心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外,关注几个新传考研微信公众号也是很有必要的。

  “拖鞋哥新传考研”,文章每天更新,知识点比较全面、丰富。

  “胡师姐新传考研”推送的知识点很新,大部分是新传前沿理论,胡师姐团队的重点在考北大和北师大两所学校的学生上,个人买了她的模考课,3次线上模拟考试(在规定时间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手机拍照发到所给邮箱)打分和讲解,原价199元,最后一两个小时拼团成功,149元,这是我买的唯一一个网课。个人觉得胡师姐讲的课一般般,不知道她团队的其他成员怎样。“考新闻”,至少有两次线上模拟考试。

  “考新闻”,至少有2次公益模拟考试,模拟考试在问卷星进行。

  自己也可以发现其他的新传考研公众号,大部分新传考研公众号还有新闻实务作业,如新闻评论、消息改写等。

  除了查找、补充知识点外,也是为了了解传媒界的热点事件背后蕴含的考点,如果有需要的话也可以买他们的课,虽说现在处于知识付费时代,但是要谨慎,要管好自己的钱袋子,不能下手太快,有些辅导机构的课程根本不值这个价钱。

  这就说到了要不要买网课的问题了,这个要从自己的经济条件、学习方式出发,总的来说,新传考研辅导机构里面的大部分人是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能讲得多好,自己可以掂量掂量。讲的课达不到看论文、读教材时的感觉,看论文、读教材会感觉写得特别专业,这就是干货,而且还便宜,而他们讲课更多是经验之谈,和教材上和论文上的干货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相信自己,自己也能考上研究生。

  不过,他们平时推送的文章确实相当专业,因为他们推送的相关专题都是从专家学者大咖的论文里摘抄下来的。假如我考上了研究生,为了学费、生活费,为了生存下去,我可能不会去考研辅导机构里做兼职,一是自己没那个实力,怕误人子弟,二是这有点侵犯了专家学者的知识产权。当然,只要有需求,就有人来满足需求,这样的模式也确实帮了一些人,获得了双赢。

  对了,还可以关注传媒内参微信公众号,正如传媒内参自我介绍的“速递行业资讯”,说不定命题老师也看《传媒内参》呢。

  不光是新闻传播学的学子,其他专业的人都要看新闻获取信息,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动,虽然这是经过新闻工作者加工了的拟态环境,可是基本事实不会变,也可以关注媒体的个公众号,如新华社、澎湃新闻官方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成立于2014年,是一个7×24小时提供咨询的全媒体平台,别人不敢报道的,他敢报道,且大都为独家报道,我的毕业论文就打算研究他的性侵儿童报道。

  新华社在新媒介技术的使用方面走在国内,甚至国际前列。

  如2017年11月26日新华社在成都发布的中国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mp.shuwen.com)”简称“媒体大脑1.0”,这次是搭建了一个人工智能平台,随后逐步完善

  2018年12月27日,新华社在成都发布中国第一个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magic.shuwen.com),这是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在媒体领域集成化、产品化、商业化的应用,也是身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在媒体人工智能方向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媒体大脑MAGIC”也可叫做“媒体大脑2.0”,注重在短视频生产方面的应用。

  2019年11月26日发布“媒体大脑3.0融媒中心智能化解决方案”,这是国内第一个面向融媒中心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点是媒体机器人在新闻内容生产方面的应用。

  同年12月12日晚上,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条自带炫酷特效的新闻,新华社在新媒体中心试点建成新华社首个智能化编辑部,这些信息都是我从新华社微信公众号获取的,这些知识都反应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使用,AI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2020年中传新闻学814新闻传播综合就考了一道“简述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的简答题。

  除了新华社官方微信公众号外,腾讯公司的全媒派微信公众号也推送传媒领域的前沿实践和理论。

  我比较喜欢阅读科技方面的新闻,对马云、张一鸣等互联网大佬比较关注,另外对李子柒(原名应该是李佳佳,四川绵阳人,1990年出生)也比较感兴趣,看了好几遍关于她的报道,对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处在风口浪尖,遇到伯乐,时机到了,抓住机遇,凡人真的可以成仙,她是一位“草根网红”;活出自己,活得要像自己,形成个人特色,假以时日,个人也成了一个KOL和IP。

  腾讯深网在了解互联网成功人士背后的故事方面是个不错的选择,正如腾讯深网自我介绍的,“腾讯新闻出品栏目,《深网》是一档原创深度报道栏目,挖掘科技和TMT领域热门公司、事件和人物中的隐秘故事,探究背后的深层逻辑。”我对于李子柒的详细了解就是从界面新闻转载的《深网》的这篇文章《李子柒爆红争议:DJ、富二代、幕后团队与全商业版图》得来的。

  这个时代,碎片化阅读获取不了深度信息,碎片阅读难以做到对一件事的深入、全面了解,我们都钦佩那些对一件事情特别了解的人,实际上,每个人的关注点,兴趣点不一样,会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一些信息,通过深度阅读,自己在某方面也能拥有话语权。

  最后一类公众号就是报考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微信公众号,便于及时获知信息,以免错过学校通知。

  新闻学考研12大名校报考优劣势解析

  一、中国人民大学:

  98所新闻院校形成“南复旦、北人大”的格局,两校的优势地位十分明显。

  优势:

  1、新闻传播是人大的“招牌”,不论是师资力量、毕业生流向还是硬件设施都是国内一流。

  2、人大新闻学院规模较大,每年招生人数较多,教材出版得很全,复习资料容易收集。

  劣势:

  由于人大的知名度和实力很高,报考的人会相当多,其考试会有一定难度。

  二、复旦大学:

  优势:

  1、南方的报业发展得很好,南方地区占尽经济发展的先机,能开风气之先,是以南方的新闻传媒院校必也受益于此。复旦既是211也是985高校,实力雄厚,综合性强。

  2、有很多机会,可以去TVB实习,可以去新加坡留学四个月,更可以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和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的大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3、与其它几所“热门”学校相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本科生考研报本院的不多,这给了众多的外校考生以不小的心理安慰--“远水楼台”也“得月”。

  劣势:

  复旦大学的知名度、学术地位和所处城市决定了它在考研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所以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考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三、上海交通大学

  优势:

  1、学校牌子:是985高校,学校在国内外都有名气。

  2、备考复习:考试内容也比较纯粹,备考相对容易。

  3、地域优势:上海的地域优势明显。

  4、国际交流:国际交流还是比较多的。

  劣势:

  1、学养提升:上海交大是理工类名校,文科水平有限。

  2、专业实力:交大新闻传播专业排名不是很好,专业实力比较差。

  3、竞争激烈:据说推免生很多,实际统招名额有限。

  四、北京大学

  优势:

  1、学校名气大,牌子硬,综合实力强悍,对将来深造、工作帮助较大。

  2、招生人数相对较多,竞争相对而言不是特别激烈。

  3、学校人文气氛浓厚,资源丰富,各类讲座和国际交流多。

  4、地处首都北京,地域优势明显。

  劣势:

  1、不指定参考书目,备考复习量和难度较大。

  2、题目十分灵活,而且有深度,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很难考好。

  3、录取名额中只有少数能留在北京本部,很多名额第一年将发配到深圳研究院学习,可能没有奖学金(貌似有补助),两年研究生下来花费较大,经济负担较重,性价比有待考量。

  五、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以“新闻传播学”招生的,招生人数也不多,据以往的情况来看清华大学可能比较注重考生的本科学校的身份背景,对本科学校不太理想的考生似乎不太有利。

  六、中国传媒大学

  优势:

  1、学校在传媒领域名气大,新闻传播专业实力突出。

  2、学校为211院校,在中国高校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3、招生人数相对较多。

  4、考试内容分文史综合和传播学理论,比较纯粹,比较基础。

  5、地处北京,地域优势明显。

  劣势:

  1、综合实力:学校综合实力可能较差,211排名比较靠后,也不是985院校。

  2、综合性:专业性太强可能局限思想和视野,对综合学养的提升不利。

  3、历时周期长:招生工作奇慢,效率奇低,考试考完后大约两个月后国家线才出,再等大约半个月后中传公布复试线,再等大约半个月后去参加复试,再等大约半个月才能得知最终结果,长达四个月的漫长等待的确考验耐心。

  4、竞争激烈:不公布报录比,因此无法获悉竞争究竟有多激烈。但因其传媒优势,每年报考的人是飞蛾扑火。

  5、未来发展:地处北京,气候环境较差,资源有限,人才饱和,即使考上中传将来也未必能够留京发展,即使留京发展也未必能够长居北京。

  6、学校名气:世界知名度不及985出身的九校联盟或34所等高校,对外交流机会也不是很多,出国留学深造方面学校平台似乎不够强大。

  七、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外传播学对英语的要求可能比较高,试题中有很多英语题目(英语题目要求英语作答)。兼之上外是偏语言类的学校,综合实力和新闻传播专业实力也受限。

  八、南京大学

  优势:

  1、九校联盟、34所自主划线、985名校之一,学校名气大,治学严谨,学风好,比较公平,综合实力强。

  2、文科水平整体较高。

  3、考试内容比较基础,也比较灵活,较易把握。

  劣势:

  1、传播学参考书目较多,而且涵盖范围广(包括中新史、外新史、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广告、网络传播、媒介管理学),复习难度较高。

  2、目前其竞争态势呈上升趋势。

  九、厦门大学

  厦大在国内也很有名,新闻传播的专业实力也很强劲,因此热度一直以来也是居高不下。

  十、武汉大学

  优势:

  1、综合实力:211、985高校,综合实力和综合性都很好。

  2、专业实力:据某版排名,新闻传播全国第四,专业实力仅次于人大、复旦和中传。

  3、环境氛围:武大作为与厦大、北大并列的中国最美的三所大学,环境氛围当然是无可挑剔的了。

  劣势:

  1、区位优势:武汉作为中部城市,区位优势肯定比不上东南沿海了,区位优势不佳。

  2、文凭含金量:每年招的人太多,而导师数量有限,难免僧多粥少。而且,招的人多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每年与你拿到同样硕士文凭的竞争对手也多,文凭含金量必须加以考虑。

  十一、华中科技大学

  坊间一直都说,华科其实比武大要好,武大真正超越华科的也就是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已。看华科的新闻传播排名,没想到一个理工科见长的学校也能排到第七,与南大、北大的新闻传播并列,这一点倒真是让人很惊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了解一下。

  十二、暨南大学

  优势:

  1、工作优势:据说暨大与南方报系有合作关系,毕业后有很大机会进入南方报系工作。

  2、招生人数:虽然虽然近年来暨大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但总体来说招生人数也还是比较多的。

  3、区位优势:暨大地处广东,地域优势明显,机会多,资源丰富。

  劣势:

  1、竞争因素:暨大是新闻传播的热门学校,在211院校中竞争程度相对还是比较高的。

  2、由于地处广州,商业氛围浓厚,所以其学风还是略显浮躁。

  希望有报考意向的考生有所收获,更好的进行考研备考复习,最后金榜题名,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更多高校研究生考试报名时间、研究生报考条件、高校招生计划等研究生招生信息尽在贵州中公考研热点栏目。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