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如何培养

  有天,妹妹无奈地对我说:“我让女儿气死了,就知道玩,没有一点时间观念。看她哥哥一有时间,不是做作业就是看书,她怎么就不跟她哥哥学学呢?”其实,像我妹妹家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每个孩子从小就有极好的时间观念,这就需要父母慢慢的来培养孩子对时间的管理,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培养儿子的时间观念的。

  在我看来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没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是很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于是,我跟儿子商定,晚上九点准时关掉电视机,按时休息并监督他“守时”。最开始,到了关电视的时候,儿子怎么也不情愿离开电视机前,甚至发现他会在我休息后偷偷的再次看电视,造成的后果就是整个人白天做事心不在焉,饭也不能好好吃,一个劲儿的打哈欠犯困。

  见儿子这种情况,我就开始教育他要懂得“守时”,我趁机告诉他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学习和生活,到时间了,就得停止娱乐活动,而且电视看久了对眼睛不好,也容易进入亢奋状态,不利于形成作息规律,看儿子还是不怎么服气,于是继续引导,“这是我们全家人商量好的作息规律,爸爸妈妈为了第二天的工作早早就结束了看电视,所以你也应该为了第二天的学习跟我们保持一致的作息习惯”。

  听了我的分析后,后来的生活中儿子还是比较听话守时的,每个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关键看家长怎样去引导。做有心的、用心的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成长,用科学的方法来激励孩子、赞扬孩子、培养孩子,孩子一定能懂得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好孩子的时间观念,会让他受益终生。

  6个好用的时间管理方法

  今天给大家分享6个好用的时间管理方法,带孩子“循序渐进”地培养时间管理技能 。

  1.练习对时间的感知度

  大人对时间的感觉,有时候都是不准的,更别说孩子了。

  在观看喜欢的漫画和电影、开心地聊天、投身于某一件热衷的事的时候,总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在无聊、等待的时候,就会觉得时间过得慢。等待信号灯变红的时候,就算只有短短几秒,依然会让人觉得等了很久。

  要提高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度,可以尝试来计算一下时间。

  有时候,小朋友不愿意做一件时间,就是对时间估计不准... 大家看看下面这段对话:

  妈妈:“你可不可以去遛遛狗呀,带它到学校附近溜达一圈就行了。

  小朋友:我没空。

  妈妈:没有时间?溜达一圈也就10分钟呀!

  小朋友:10分钟的话,那还是可以的。

  一般而言,走1千米大概需要15分钟(在时速4千米的情况下),如果父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训练,帮他了解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某项行动和所需时间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生活中也有很多机会,可以带孩子估算时间!

  带幼儿练习估算时间:

  需要准备的东西:

  电子手表(冰箱等电器上显示的时间也可以)

  纸(把早上要做的事写下来,排好顺序,制成表格)

  笔记用具

  做法:

  ① 决定好早上要做的事情,排好序,写入表格。

  ② 早上一起床,就把起床时间填入表格。

  ② 每做完一件事,把完成的时间依次填入表格。

  ④ 在父母的帮助下,计算出每件事花费了多少时间。

  ⑤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着表格,聊聊感想。

  纪录一天的时间后,还可以问问孩子:

  这几件事,哪件事最费时间呢?

  换衣服用了这么长时间啊?”

  ....

  如果小朋友会写字了,还可以这么引导!

  带上小学的孩子练习估算时间:

  开始前可以这么提问: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去学校,去公园,去朋友家玩,也会上辅导班和兴趣培训班。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去那些地方要花费多长时间呢?

  父母可以让孩子试着估算一下会花费多长时间,然后和孩子核实一下是不是这样。下面是一个样式表格。

  父母可以让孩子在感想栏里,填进表示心情的笑脸。如果做的结果和孩子自己预想的一样,就填一个笑脸;如果和预测的不同,就填一个哭脸。标记可以写得大一点儿,以此来提升趣味性。

  经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会越来越清楚,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到底花了多长时间,对以后的估算也会越来越熟练。

  2. 引导孩子在观察中建立规划意识:自己的一天应该怎么度过?

  准备放手让孩子自己规划时间前,首先,要让孩子了解自己一天的生活(自己的生活模式)。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每天起床和睡觉的时间是几点。几点起床,几点睡觉?白天可以做些什么?几点睡觉比较合适?

  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罗列,比如下面这位小朋友K的日常生活。

  为了帮孩子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孩子可以和家人一起来确认一下自己的行动。父母可以帮孩子,把上面列举的行动通过一个圆形图表表现出来,这样一来,孩子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天到底是怎么过的了。

  填写要做的事时,先不用考虑得太详细,像早上洗脸、刷牙、换衣服这样的事,可以简单概括为“早上的准备”,像“吃点心”“看漫画”这样的事,可以用“休息”“玩耍”来概括。

  当孩子习惯了这种记录方式后,可以逐渐细化每个时间段的动作。

  3. 教小朋友给时间做预算,高效完成任务

  “时间预算”意识,其实很多大人都做的不好。导致的结果就是,有时候自我感觉时间多的是,做什么都可以不慌不忙地慢慢来,心里这么想着,却完全忘了该做的事儿,事到临头才开始手忙脚乱地赶时间。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给时间画一个框架,就是只给自己有限的时间,然后在这个框架内高效地利用时间。比如,预先设定好“从几点到几点,是做什么的时间”,这样就能更高效地利用时间。

  具体怎么给孩子养成给时间设定预算的习惯呢?

  在美国的幼儿园和家庭,经常会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It’s time to××(现在是做什么事的时间)。

  父母可以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尝试一下划分时间。可以先从孩子平时做起来就没完的事情开始着手,比如玩游戏、看漫画。

  练习:带孩子养成“划分时间”的习惯

  首先,给孩子提供一个“时间指示板”,展示截止时间;

  ① 玩游戏、看漫画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约定好“从几点到几点”。

  ② 父母要把和孩子商量好的“时间指示板”放到孩子能看到的地方。

  ③ 快到约定的结束时间时,父母可以提醒孩子“差不多就要结束了”。如果已经超过了约定时间,父母一定要注意轻声提示孩子“已经到时间了哦。”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作业量,这样才能帮孩子监督完成效果。

  如果孩子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父母一定要注意提醒孩子已经超时了。要和孩子重新沟通一下,看看有没有必要更改一下完成时间。

  4. 事情很多的时候,教孩子列清单整理大脑,区分轻重缓急

  孩子念了小学之后,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不光要完成学校的作业,还要上辅导班,去参加各种训练。仔细一想,孩子每天从学校回来,到晚上睡觉的时间,其实很有限。除去吃晚饭和洗澡的时间,可用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几个小时。如果没有合理安排这段时间,到临睡前就会发现:“该做的事还没做!”第二天出门之前,才发现要带的东西还没整理好,会忘东忘西也就不奇怪了。

  这时,父母可以让孩子把这两项分别列出来。参考孩子的清单,就能知道在特定的时间该做哪些重要的事情。

  列清单,就是把脑海里的想法都写到纸上,然后通过清单来确认,什么是必须要做的事。父母可以让孩子罗列购物清单、每天要做的事,并养成习惯。

  美国的孩子经常开展“头脑风暴”,所谓头脑风暴,就是把脑海里能想出来的东西一股脑都列出来。

  我自己也从“列清单”这个方法中大受裨益。每天早上,我都会把今天该做的事情清清楚楚地列出来贴在墙上。

  像扔垃圾和给花浇水这样虽然简单但是不能忘记的小事,我也会写出来。每当完成一件事,就可以把那件事“划掉”。

  每划掉一件事,整个人都会感到神清气爽。而这份成就感,也能成为督促行动的利器。

  具体练习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把从学校回来之后需要做的事列出来。

  父母让孩子列清单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怎么样?你想做什么呢?有什么事是必须做的吗?

  有时候,孩子可能无法回答父母的这些问题,这时候父母可以问孩子一些具体的问题:你今天想要看什么电视节目呀?今天都留了什么作业呀?

  或者通过这些问题给孩子提个醒,比如“今天练习弹钢琴了吗?”这个时候父母需要注意,不要先于孩子说出“你该做的事是××和××。”

  列清单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尽可能写得具体些。

  比如,“看电视”要写清楚“几点到几点,打算看什么节目”,“玩游戏”要写清楚“今天玩多长时间的游戏”。

  5.引导孩子学会辨别想做的事情和必须做的事情

  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我们需要的,如食物、水和空气、住所、衣服 ...

  世界上也有不少东西,是我们想要的,这些东西让我们感到快乐,好玩 ...

  一开始,孩子可能一下辨别不出来,我们和孩子一起,把想做的事和要做的事都列出来。

  首先,孩子刚开始写清单的时候,可以把家长的意见“放到一边”,完全按照自己想的来写。

  列出清单之后,父母可以问问孩子,在所有“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中,哪些事是无论如何必须要做的,然后把这些事标记出来。

  有时候,父母无法认同孩子的排序。比如,孩子可能只写了“想要做的事”,或是孩子可能计划先去做那些完全不必急着做的事,抑或是,孩子的安排不符合常理,无法实现。

  但是,父母一定不能对孩子的想法全盘否定。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还处于练习阶段,所以,就算父母觉得孩子的选择和排序有问题,也应该做出“原来是这样啊”的表示,先认可孩子的行为。

  升学后,孩子要做的事肯定会增多。这个时候,父母要在表示认可的基础上,提醒孩子:“作业是不是必须做的事呢?”

  可以像下面这样,用便签表示排序。可以让孩子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比如,用天蓝色来标记应该做的事,用粉色来标记想要做的事。这样一来,就一目了然了。

  孩子一旦养成习惯,可视化的图片就可有可无了,就算不贴纸,孩子也会通过自我管理按部就班完成任务。

  6.找出哪些事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猜一猜,让地球上大多数人浪费了大把时间的事情是什么?

  对了,手机!你和我一样,都中枪了么?

  呵呵,言归正传。时间是有限的,每天忙忙碌碌,却感觉好像没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时间花在哪里,这也是人们从童年开始就有的通病 ...

  所以,老师会让孩子们进行自我反省,发现浪费我们时间的那些无效的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