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第2版)》出版了

  编者按

  由北航经管学院苏文平老师主编,高艳(北师大珠海分校)、王建鹏(南开大学)、李红捷(北航化学学院)、王斌(陆军工程大学)副主编的教材《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第2版)》已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了!这本今年8月份完成的教材与主编之前出版的几本教材又有较大的差异,不仅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新入学的本科生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选择、确认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同时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同学们本科阶段可以选择的几类生涯发展方向及其决策方法及行动方案。教材除了收录了20多个最近几年同学们的新编案例,还通过二维码链接的方式、使读者可以阅读第一版中的十几个精彩案例,信息量超大!

  为了使各位同仁和同学们全面地了解教材内容,公众号特别推送“前言”与“后记”的内容,并附上几位北航同学上课后的感受,供诸位参考。

  前言

  时光荏苒:《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第一版出版已3年9个月了。其间,共有四届本科生离开了校园。虽然在校大学生已经由95后换成了00后,同学们入学后面临的仍然是类似的问题:

  “9月,青涩的我们迈入大学这个期待了12年的地方,懵懂的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怀着雄心壮志,心中却一片迷茫,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这是四年前刚刚上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一位大一同学结课作业的开头。这段话,描绘了近年来我国高校大部分新生入学时的状态:迷茫。

  据调研:迷茫是大一新生的常态。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学习目标未知、道路选择多元和缺乏规划引导。同学们从高中阶段单一的“高考”目标一下子切换到大学校园中“百花齐放”式的多元目标群中,不少同学都觉得无所适从;本科毕业后面临着就业、读研、留学、创业等多种选择,大部分同学在缺乏生涯发展理论引导时,选择过程中都难免“从众”、难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近年来,我国100多所985、211工程高校中已有超过半数实行了针对本科生“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方案,地方高校也纷纷效仿、形式各样。这一轮教学改革中,一个核心的内容是:学生在高考结束报志愿时,专业是不确定的,进入大学后可以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课业成绩等,再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专业。这种做法确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及其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的焦虑,然而,却使很多同学在大一阶段更加迷茫:不少同学将大一过成了“高四”、拼命刷高GPA、以使自己一年级结束后有足够的“实力”来挑选心仪的专业。

  所以,虽然外在环境变了,大学新生们的“迷茫”却没有变。课堂上,笔者提出了这样一系列问题:

  你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凭借高考成绩进入大学的,都知道自己成绩在班级甚至省市的排名;四年后离开校园,你的排名会有改变吗?会提高还是降低?为什么?

  你是否想过,四年后离开大学校园时,有多少人会凭借考试成绩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呢?

  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情会对你的未来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你有负责任地为自己未来或者说近四年的发展方向做过考虑吗?

  在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就已决定读研的你,思考过考大学与考研的区别吗?

  你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吗?要选择什么途径呢?

  随着课程的深入,同学们迷茫的眼神中现出了神采:上大学原来是要思考这些问题并付诸行动的!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地接受教育,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可能是你最后一个可以将大把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个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

  2005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2013年以来,“史上最难就业年”、“史上更难就业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等报道频繁出现。然而,如果具体分析大学毕业生的个案,却令人不得不产生以下疑问:

  每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分别是由于怎样的原因?

  为什么有人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甚至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

  为什么有些未能考上名牌大学的同学毕业时却找到了令大家羡慕的理想工作?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今天,考入大学,甚至考入重点大学已经不能为未来的职业提供保险,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不再主要取决于其所考取的学校及专业,与其大学生活如何度过越来越相关。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把握这个“丑小鸭变天鹅”的奇迹不断涌现的阶段。

  本书循着大多数大学生朋友的学习生活轨迹,伴随大家度过初入大学时的新奇、兴奋,迷茫、失望,从同学们面临的问题着手,通过对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及其应用的系统介绍,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遇到的困惑,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及行动建议。希望最终帮助同学们尽快找到大学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建立符合自己特点的生涯发展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行动方案,通过行动提升进入职场所需要的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度过充实、愉快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信心满满地离开校园、进入职场。

  本书中的案例都是近几年来在校大学生开展自我认知、专业/职业/职场探索及职业生涯规划亲身经历的总结,不仅切中在校大学生们的需求、且可读性强,对在同学们具有很强的借鉴。其中不少案例曾经在“北航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过,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好评;此次教材再版,对其中的一些内容根据读者的反馈进行了相应的补充、改进,收录在各章后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理论。

  笔者开展生涯教育已经15年,通过教学、咨询、讲座,先后对近万名大学生传递了生涯发展的理念及职业规划的工具、方法,每年都有不少同学表示受益匪浅并将自己的收获通过案例的方式分享给学弟学妹们。这一切,令我对10年前读到的著名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名言“教育不是把桶灌满,而是把火点燃!”愈加深信不疑。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要行使好这一天职,不是靠给学生“灌水”,而是将他们“点燃”。只要我们用自己的热情点燃了学生,他们将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无数的奇迹!

  附:上课同学的感想:

  “这门课程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没有题海、没有试卷,与成绩排名无关而个人综合能力至上的广阔天地。在这里,他的职业兴趣决定了发展的方向,他的格局、思维和行动力将成为人生的天花板。这才是真实的社会。那么,大学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可以说,大学是锻炼自己,不断试错而代价最低的阶段,也是成为社会人前最后的一道门槛。”

  “真诚感谢这门课。

  其实我选择北航的原因十分肤浅入狭隘,因为考虑到在未来三十年左右,通信和航空都会是热门职业方向,而北航恰好在这两方面都有相对完善深入的研究,于是在同分段的众多学校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航,又因为一个比较讨巧的分数进入了高工,因此更是比别人晚了一年面对专业的选择,所以其实可以说我这一路是完全无意识无目标地走下来的。

  在这门课之前我对一切方向的选择仅停留在方向本身,评估它的一切参数,譬如就业率,毕业薪金,工作单位,工作环境等等许多由别人决定的东西,而现在我开始真正关注我自己,或者说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我与我的职业之间的关系上,我开始认真评估我是否适合它,它是否合衬我,而不再单地去专注于这个职业与大时代之间的功利尺度。

  说来,我是个在文科家门口刹车的理科生,高二距离选文只差0.001cm,可最终仍然因为“理科生就业待遇好”这样的隐式传统思维而跳入理科大坑。

  所以,认真感谢这门课让我开始为自己选择职业,而不是为了职业选择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刚开学时的我应该属于北航很典型的一类觉得自己是“考差了来到北航”的那种学生,既充满着对自己过去辉煌的骄傲,又迷茫无措于对未来方向的选择,那时的我在内心是把自己封闭的,也没能尽快适应大学的节奏。

  由于暑期前期工作的不足,刚开学时我的动作显得变形错乱。对大学生活的不了解,以及自认为对于课程知识掌握得也不是很好,又增添了另一种挫败感。明明我是考差了来到北航的,为什么会这样?我甚至对自己产生过怀疑,是不是我的能力就是这样了?

  其实不是,只要你寻求改变,一切都有变得更好的可能,只是这过程漫长而痛苦,会不断重复自我怀疑、自我认可,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们要认识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都会不断的经历迷茫。

  我所说的这些,是否也有你的影子?

  幸运的是,通过科学的理论指导,再经过自己不懈的主动探索,我已经初步对自己有所了解,也许这些想法还很单纯幼稚,但这是我迈出的第一步,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带来新的变化,我都需要去面对。认清自己内心,才能确保不在选择的路上走错方向,以防在未来后悔不已。”

  后记

  经过半年多的编写、修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第二版)终于要与广大学子见面了!

  本教材在2016年4月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实施本科大类招生院校本科新生们的需求而提供的对策,更新了20余则原创案例,是从事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多年的笔者、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高艳老师、南开大学招就处王建鹏老师、北航化学学院李红捷书记、陆军工程大学王斌老师及几十位可爱的同学们集体力量的结晶。

  笔者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15个年头了,先后得到了很多专家、同行的支持、鼓励与帮助,这里要对他们表示感谢: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澳门大学金树人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顾雪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乔志宏教授、于海波教授、侯志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周文霞教授,四川大学谢晋宇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田秀兰教授,台湾阳明大学黄素菲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罗锋老师,中国地质大学王强老师,山东大学(威海)孙丽霞老师,河南工程学院叶心宇老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魏静静老师,南开大学王建鹏老师,亦师亦友的北京化工大学周宏岩副教授以及王冰梅、陈畅、于旭光、张小菊等好姐妹,……他们都在不同层面给予了我非常多很专业的帮助与支持。

  笔者要感谢多年来支持本人教学、研究、实验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管部门及经管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本人教学、咨询及研究提供的诸多帮助;2016年9月开始组建的北航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团队的老师们更是提供了很多无私的帮助。本人所有成绩都离不开这些领导与同仁的帮助与鼓励,由于篇幅所限,恕我无法一一列出姓名了。

  醉美金秋

  沙航秋景

  接下来,笔者要感谢那些可爱的学生们:从2008年春季第一堂全校选修课至今,笔者已完成了70余个班次、4000余名本硕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工作,讲座所及的学生人数更是数倍不止;正是这些学生的积极反馈、才令本人能够这么持久地投入!同时,本书很多新观点受到了北航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微信公众号的来稿者与读者的启发,这里无法一一点出姓名。特别要感谢2016年4月21日公众号开设以来志愿参与工作的小编同学们,他们是:白云、刘志威、宁云州、张豪俊、王明皓、唐欣迪、徐寅秋、夏守月、杨光亚、陈思遥、陈璐怡、张熙、张乾坤、朱帅东、祝宇和、刘畅、李泽宇、叶子晗、刘志慧、李鼎、刘婧涵、刘曦羽、黄家威、李俊泽、张浩远、蒋语然、曹思涵等;正是由于他们的热心投入和出众才华,才使得这项事业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接受与认可。

  最后,感谢书中几十篇案例的写作者们。他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在校生及毕业生陈达、陈璐怡、陈书路、韩铖霖、韩旭、贺小江、黄赢、贾笑伦、李富海、李雪薇、李仙致、刘达奇、罗醴、罗寅、施政彤、刘志慧、马梁、潘琛、彭静、石林琳、汤雯、王锦红、王苏雨晨、王舒濛、王逸凡、王章陶、王娜娜、张庆庆、张严文、张之蔚、张溢……等同学,南开大学的贾学佳、唐诗文、许庆胜、杨雪芹、曾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贾佳同学,济南大学的董晓宁老师和王宝臣同学。在此一并感谢!

  教材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能够让读者真切地看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事实上,37岁才开始系统学习生涯发展理论的笔者也是受益者之一。希望更多的同仁、同学走向科学规划之路。因为:“只要规划,永远不晚!”

  2019.12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