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生涯规划,才知道学习的方向,方能引领孩子走向坦途!

  12月7号,在华中师大一附中的的厚德广场上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阳光义卖。

  我作为本次活动的学法指导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这也是我第二次参加学法指导活动。

  家长很热情,热情到我从9点半到12点没有喝一口水。

  1

  家长很焦虑,每当提到孩子的问题时,总是会问你能不能告诉我怎么做?我学会了回去告诉孩子,告诉他怎么选科选考?怎么选大学?

  听到这样的话,是不是感觉特别亲切?似乎我们每位家长都希望把自己孩子的事情包办了?

  事实上,这又回到了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不知道怎么考学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仿佛又是自己的人生被家长安排得顺顺利利,毫无挑战。

  很多家长看看抬头---生涯规划,特别不理解的是,高中还有这个课?生涯规划到底是干嘛的?

  有家长问我,生涯规划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其实,在我眼里,生涯规划无非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

  我们要不要思考我自己的优缺点?

  要不要思考我未来想读的专业?

  要不要思考我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上一个好大学还是为了一份好工作?

  还是思考我能不能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点什么呢?

  明确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才能做好生涯规划。

  在求学阶段我们可以规划我们的学业,在工作阶段我们可以规划我们的事业,在生活方面我们可以规划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质等等。

  这才是我们生涯规划的意义所在。

  教育阶段、工作阶段、生活阶段的总体目标和意义都没有弄清楚,何来对自己方方面面的规划呢?.

  2

  我们常常跟孩子们谈到---价值观,什么是价值观啊?

  价值观无非就是我们内心对各种事物评判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像一杆秤一样,在我们内心总有一个平衡点。

  衡量学业,我们称之为学业价值观;

  衡量爱情,我们称之为爱情价值观;

  衡量事业,我们称之为事业价值观;

  诸如此类的等等等等……

  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不同的原生家庭里面,所以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正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每个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的价值观是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因此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我们也有个性不一的孩子。

  谈到了价值观,我们再来谈谈思考模式。

  3

  我们大家都有小时候吧,经常爱发问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一问就不可收拾,完全就是现实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看到一个东西就好奇,就要问这个是什么?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外太空,我们就不断地问啊问,想知道为什么。

  我们的答案来源似乎就是找自己的父母,孩子们心目中他们就如神一般存在,人工解答器。

  我们通常会遇到这样三类家长:

  第一类家长会觉得你很烦,老问一些幼稚无聊的问题,就会直接告诉答案型。

  第二类家长有点智慧或计谋,虽然自己偶尔答不上来,也不能让孩子失望,卖个关子然后找找答案还是告诉孩子,这个算不算卖关子型?

  第三类就是高效引导型,这样的家长即使自己知道答案也不会直接告知,相反会跟孩子讨论,让孩子抽丝剥茧似地自己探寻答案。

  随着孩子不断地长大,其实我们孩子的思维训练过程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发问和解答的过程中完成。

  孩子慢慢长大了,思维方式不同造就了不一样的个体。

  一类孩子被动的获取着知识,另一类孩子就是自己专研获取答案,不断地寻找未知答案。

  所以我们把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人分为了固定式思维和成长性思维。

  固定式思维模式单从这个名字上看,就是你问我答,你教我学,是不是感觉特别熟悉?我们从小到大不都这么过来的么?

  课堂上老师的知识传授,家长的言传身教,不都是这样的模式吗?

  在学校听老师的,在家里听家长的,或许我们都忘记了什么时候我们再也不提问了?再也不是那个曾经十万个为什么了?

  我们把自己的思维弄丢了,不知道该去怎么样思考了?

  现在经常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的初心在哪里?我们的使命又是什么?

  成长性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思考推动自身的成长。

  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思维模式一直延伸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当中去了。

  固定式思维模式的孩子一直在等着知识的到来,并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成长性思维模式的孩子一直在探索知识间的建构与不同。

  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孩子无论在学业能力、规划能力上都显示出来不一样的差异性,很多人都在纠结一个问题,为嘛“牛蛙都是别人家的”?

  理清生涯规划,无非就是在于我们怎么思考未来与人生。

  全盘接受父母的安排也好,我的人生我做主也好,都不要辜负自己的青春,不负韶华就好。

  作者:陈丽,华中师大一附中 ,研究生学历, GCDF全球生涯规划师,国家专业人才委员会生涯规划师,人社部青少年职业发展指导师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