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书,有肉吃”的教育不是好教育​

  【平湖一柱 第991期】

  “念好书,有肉吃”的教育不是好教育

  一朝学堂读书,寻学误觅猪肉。

  纵享肉香蹄筋美,知识没学透。

  一任油流满口,学识难上高楼。

  猪蹄吃罢蓦回首,学识流何处?

  昨夜肉肥蹄香,浓睡腹中无留。

  试问领蹄人,却道学问用途?

  当否?当否?猪肉奖励优秀?

  一则仿《如梦令》完毕,议一议,“书中自有猪蹄吃”的教育是否妥当?

  12月6日,一则新闻让江苏宿迁一学校走红网络。这一天,学生放学时,出现了令人决眦的一幕:很多学生提着猪蹄髈或鲤鱼走出校门……

  原来啊,当天学校召开期中总结大会,为了奖励优秀学生,学校斥资一万多元,准备了猪蹄髈和大鲤鱼。一等奖每人两个猪蹄髈,重约8斤,寓意“金榜题名”, 二等奖每人两条大鲤鱼,重约6斤,寓意“ 鱼跃龙门”!

  这个奖品,孩子高兴,家长高更高兴:“都说孩子念好书有肉吃,果然是得!”

  今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飞涨,令普通市民望而生威,成为餐桌上的奢侈品,于是乎,猪肉成为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

  本来,每逢期中、期末考试后,学校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是常规动作,但奖励是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奖品多是象征性的,一般都是与学生学习有关的物品,如书籍、文具等,不仅学生实用,更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非常应该,给学生发适当的奖品也完全在情理之中,但是,为什么样发奖?发什么样的奖品?这里面却有讲究,这不仅是一个“物”的问题,更有一个教育导向问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相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劝学格言。这句话的意思也浅显易懂:只要通过学习,博取了功名,自然能有荣华富贵,也自然少不了美貌女子。毋庸置疑,这种教导的价值取向就是让人们把读书当成追逐名利的工具,把读书当成追逐名利通道,这种价值取向无疑是不正确的!

  人为什么要学习?相必大家都心中非常清楚,在这里我不想再赘述,也不想再高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人名言。在这里我只想说,猪肉奖学生的背后,会有对学生读书意义的误导之嫌。“书中自有大鲤鱼,书中自有大肘子,念好书,有肉吃!”不明显是“黄金屋、颜如玉”的翻版吗?猪蹄髈上 “金榜题名”,鲤鱼上“ 鱼跃龙门”的红纸大字,光眼耀目,“书中自有大鲤鱼,书中自有大肘子!”“念好书,有肉吃!”“期末还要给学生更大惊喜”,这种做法不是在“接地气”,而是将学生引向爪哇国?这与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是背道而驰的,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这一点,从学生家长的回应来看,其副面效应已经非常明显:“妈妈把它做成了红烧鲤鱼吃掉了,这个味道比较特别,是用自己的学习换来的成果,学习真的可以吃肉。”学生如是说。“都说孩子念好书有肉吃,果然是的!”家长如是说。“早上我去在街上看到一个家长,他说也要让孩子好好读书,也要弄一个猪蹄,弄一个金榜题名,弄一个鲤鱼跳龙门。”该学校政教处主任如是说。

  再有,学校把学生当奖品,也是在明显的蹭新闻热点,博众人眼球、自我炒作之嫌,应该说,学校的这个目的也达到了:“背着书包上学,拎着猪蹄和鲤鱼回家!江苏这所学校一夜火遍全网……”

  实际上,给学生发猪肉,宿迁这家学校并不是第一家。11月,武汉光谷某中学就给在期中考试中优秀和有明显进步的学生颁发“猪肉套餐”……(11月23日楚天都市报)

  更早的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某小学,去年春节前,把猪肉当奖品发给学生……(1月21日新华网)

  “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蠢才。”

  尽管江苏宿的这所学校借猪肉火了一把,但在这里,不得不说,其做法不但“目的不纯”、做法不当,更是步他人后尘,拾他人牙慧,滑稽但不可爱,也令人笑不起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