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下的学科组合详解

  新高考的考试科目打破了传统文理科的限制,那么有哪些新的套餐可供选择呢?

  笔者的前一篇文章《新高考“四问”》给读者朋友深入浅出地普及了一下“新高考”/高考改革的基本背景知识。高考改革中最大的变化是高考考试科目的变化,新高考除了3门基础学科必须全部都参加考试外,允许学生在剩余的六门学科里面自选3门参加考试。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旧高考只提供了文科和理科两种套餐,新高考提供了打破文理限制的多种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套餐。

  在自组科目的套餐上,笔者将使用全国大范围学校采取的“6选3”模式来进行分析。在新高考政策下,考生从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共6门学科里面任意选择3门参加高考。学过排列组合的我们都知道,这就是C(6,3)=20,考生们有整整20种不同的选择,也就是说考生可以有20中不同的学科组合。

  

“新高考”政策下的学科组合详解

 

  这是一幅“6选3”的自组学科套餐六边形图,在图中我们把理化生三门纯理科区域用淡蓝色标注,把史地政三门纯文科区域用淡红色标注。

  6门学科均有或文或理的学科属性,那么怎么判断学生的选科是偏文还是偏理呢。笔者将介绍一种“选科三角形”理论给大家。

  以学生选择的任意三门学科为顶点可以组成一个选科三角形,通过对比选科三角形里面红蓝色域面积大小的对比,可以确定该生选择的学科组合是偏文还是偏理。

  比如说某同学A选择是历史+化学+生物,另一同学B选择的是物理+政治+地理。他们的选科三角形色域面积图如下:

  

“新高考”政策下的学科组合详解

 

  通过对比红蓝色域面积的大小,可以很清晰地得出:A同学的学科组合偏文,B同学的学科组合偏理。

  在判断学科套餐的文理属性时,有一个通用的判断标尺:三理纯理,三文纯文,文多偏文,理多偏理。但是,有两个学科套餐例外:物理+政治+历史的学科组合偏理,历史+化学+生物的学科组合偏文。为何就是这两个学科组合例外呢?那是由学科的文理属性所决定的。物理和历史分别是理科和文科里的强科,所以搭配其他两门普科时,仍然表现出强烈的理科性和文科性。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