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摸透大学专业内涵

  三个层次了解专业设置

  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分为三个层次:学科、专业大类、专业。

  

三分钟摸透大学专业内涵

 

  

三分钟摸透大学专业内涵

 

  每个专业都具有对应的代码。透过专业代码也可以看到在学科专业中的归属。比如:法学学科门类的代码是03,下属一级学科有6个,从0301-0306依次分为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类、公安学类,其中0303社会学又下属两个二级学科:030301社会学、030302社会工作。

  有部分二级学科代码带有字母,比如030101K法学、080907T 智能科学与技术、081808TK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编号带“K”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带“T”的是特设专业。特设专业往往是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专业。

  四大维度把握专业内涵

  1.专业名称

  透过专业名称可以直观把握专业所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及所属行业。比如石油工程,光凭名称我们就能很快判断出其研究领域是聚焦在石油领域,所学内容与石油相关的工程领域,比如采油工程、存储功能等等。

  但这个方法对于一些知识面涵盖面广、交叉性学科就不适用了,从字面上很难精准定位专业内涵和研究内容,比如自动化专业,仅凭名字,一般人根本无法理解这个专业到底要学习什么内容、对哪些学科有要求、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等等。还有一些区分度低、名称相似的专业:通信工程与信息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等等。

  因此,在做专业决策时,专业名称的字面意思只是第一步,需要进一步透过专业名称去深度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就业方向等内容。

  2.课程设置

  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以看成是对专业内涵的进一步解决,对于判断考生是否适合专业,是够能够学好该专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因素。

  因此,摸透一个专业,读懂专业课程设置是非常必要的。相同的专业,不同的学校在培养方向上也会有差异,课程内容设置上也有很大差异,一定要了解自己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3.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的高校普遍还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开设相关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完成相应学分和论文后,向社会输送相应领域的人才。但是也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大类招生、试点班、实验班等模式,比如北京大学数学类、同济大学工科试验班等等,这些尝试也反映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专业领域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但弊端是缺乏相关学科知识的积累。大类培养模式侧重知识拓展,注重学生知识面扩展,所以专业领域学习的深度会比传统型培养模式弱。

  4.就业前景

  专业的就业前景除了与所属行业的状况相关,跟院校的综合实力也密切相关。同一专业,不同院校的就业情况也各不相同,在人才市场上高水平大学的毕业生明显更受欢迎。

  所谓的“热门专业”或“冷门专业”其实也不绝对,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战略布局密切相关。所以在专业决策时不能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毕竟,大学四年后热门专业是否还热都是未知数。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