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伸出援救之手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生涯故事

  36岁的坎达丝·赛弗思和她10岁的女儿麦迪逊·凯斯德居住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希博伊根市。年初时,赛弗思曾因严重的肺炎导致肺部深受创伤。圣诞节前夕,赛弗思在家中突发哮喘导致呼吸困难,她急忙上楼去取氧气呼吸器,却不幸晕倒在了地上。当时家中并无大人,只有凯斯德和她12岁的伙伴凯特琳恩在场,在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状况时,年幼的她们并没有惊慌地大喊大叫,而是非常地冷静!

  麦迪逊·凯斯德首先发现母亲不省人事,便立刻拨打了911寻求帮助,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过程中,凯斯德根据自己从电视剧里学到的医学知识对母亲实施了急救。她帮母亲进行了人工呼吸,而凯特琳恩则在一旁帮忙进行胸外心脏按压。4分钟后,医护人员赶到接替了她们,并将赛弗思送往医院。最终,赛弗思成功获救。

  亲爱的同学,你是否一直认为救人只是医生的职责?你是否相信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可以改变他人的命运?当你遇到身旁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甚至陌生人因为交通事故、猝死等原因昏倒在地,你是否愿意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呢?

  生涯知识

  在西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初步急救技能早已普及。公众们把救助心脏停跳、呼吸骤停的技能——心肺复苏看作是必备技能,就像学会游泳、开车一样。有资料表明,在美国每年通过心肺复苏救援存活的人数竟达到10万!而在上海,不久前浦东新区的一项调查问卷表明,在面临突发事件、危害状况需要急救时,74%的人会选择报警,18.4%的人只会大声呼救,96.3%的市民把救人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大多数民众普遍缺乏对在现场救护伤病员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的认识。这样往往使处在生死之际的伤病员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救命的黄金时刻”。而在创伤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如果能规范及时地实施救护,就会极大地减少伤者的死亡和伤残,为医务人员争取宝贵的时间。

  所以,同学们,还在完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抢救吗?现在你的手可是他的命啊!让我们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的方法和技能,成为现场救护的“第一目击者”,及时、正确、有效地实施救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害者的痛苦,避免死亡。

  心肺复苏术(CPR)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即猝死,是危及人的生命最紧急、最危险的情况。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如在病患呼吸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内及时地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手段,复苏成功率可达50%以上。但若迟于10分钟才抢救,复苏成功率仅有1%,病人就算心跳复苏了,也很有可能变成植物人。所以与其等救护车来还不如“第一目击者”主动施救。心肺复苏的操作简单易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轻松地掌握。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