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降临,如何职业规划才能弯道超车

  ■. 1 当下发生的都在过去暗示过

  2006年,距离冯导的《手机》三年,多数人的手机已经是彩屏。除了拿手机打电话之外,发短信,彩信,浏览适配的网站,下载音乐和图书等业务都十分成熟。我和我的团队写了第一本书《解惑3G业务》。

  

 

  那本书是我自己主动找了好多家出版社,几乎算是陌访。最后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同意出,才算写出来。出版之后,成为当年该出版社的销量前十,但实际上卖的差强人意,只加印了一次。毕竟是一本太依赖时效性的书。

  那本书里,我们介绍了在当时几乎所有的非通话的手机业务:手机凭证、流媒体、位置服务、视频通话、邀请业务(类似现在的社交APP)……的技术背景,业务流程。

  而今再回看当年的原稿,发现尽管这些业务背后的协议、逻辑不太一样,出现了各个厂家的私有协议,出现了生物界“基因突变”的整合解决方案,但是归根结底,人们的应用,还是这些应用。每个应用都在生活里。

  而到了5G,当年幻想出来的这些应用是否能成真呢?

  2008年,通信圈里把那一年称为“物联网元年”。我们的前总理,在无锡画了一个圈,大量的物联网公司注册在了无锡。

  在彼时之前,物联网还不叫物联网,它还有一个更学术的名字:传感网。我那时候跟一堆做传感网解决方案的“专家”们讨论各种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我属于只知道技术的皮毛,但好歹也做了一次花瓶参加了某届国际通信峰会讲了一下物联网的业务演进。

  在那时,大家对物联网的发展莫衷一是。如果按高德纳公司的HYPE曲线看。2010年的物联网,还仅仅在这条曲线的第一阶段:热炒期。

  于是,这后边的几年,物联网很快退热。其中有几个技术瓶颈:

  a. 物物之间的传输速率太慢,那时候连3G都还没普及;

  b. 不可能为每个传感器配置一个sim卡,海量终端的地址和管理都是瓶颈;

  c. 廉价传感器本身的灵敏度太低,计算能力也太弱;

  以上几个技术瓶颈,当5G来临,会不会解决掉?

  2011年,我跟领导说,我们能不能组织一个天线产业联盟,把各家天线厂家、高校、运营商都整合起来。领导觉得靠谱,于是我就找了我们一个专门做天线的博士,作为发起人,联合了西电及各个天线厂商,真的就把这个天线技术产业联盟搭起来了。那时记得一次开会,我们讨论阵列天线,几个博士就说,无源天线没法做到跟终端的跟踪,要想实现更灵敏的空间分集,一定得用有源天线。

  这不,5G来临,大量的5G天线都用了有源天线。

  现在看5G的很多内容:业务、技术、应用,似乎在当年都有过暗示。

  前两天我在电台做职场嘉宾讨论各种职场话题,休息时主持人说过两天要做一个5G的节目,问我对5G有什么想法?

  我说,你可算找对人了。我曾经在通信行业待了十几年,对5G多少了解个皮毛,然后我又在职场做了好多年,如果问5G来临后的职业发展,职业规划,那找我就最合适了。

  今年,因为各种突发事件,导致国家快速发出5G牌照。

  也有不少人在咨询我,5G来临,职业规划该怎么玩?有哪些杀手行业出现?该怎么弯道超车?

  ■. 2 5G会有大量杀手应用吗?

  我们分析一个职业是否有发展,其背后是看一个重要的信号。

  就是这个职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有足够多的人买单。

  再翻译成信息语言,就是看是否有一些应用,能被大量的人使用。

  要么大量的人在上边”花时间“,要么大量的人在上边”花钱“。所以,分析5G职业之前,先要分析一下应用。

  端午节,有个讲5G的视频红了。就是那个何同学的“5G到底有什么用?”

  实际上,视频里何同学仅仅看到了5G的一个性能,速度快;

  至于5G到底有什么用,何同学并没有说,而是抖了个机灵,用过去人们认知的变化把这个事滑过去了。

  并没有什么“硬核回答”。

  反正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结论:5G这东西特别好,未来大有前途,我们觉得没大用,是因为我们的眼光还留在了现在。

  这个抖机灵的结论只能算是抖机灵,很难真正说服人。

  华为在发布的5G白皮书中列出了可能的十大杀手应用:

  云VR/AR、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无线医疗、无线家庭娱乐、联网无人机、社交网络、个人AI助手、智慧城市

  

 

  但如果各位以为5G一旦建成,这十大应用就能马上问世扑面而来,新的独角兽破壁而出。我们就按照这几个应用选专业,定位职业的话,那估计你会熬很多年。

  5G定义了三大应用场景:

  a. eMBB 增强移动宽带,”大流量“

  简单说这个应用场景就是俩字“速度“,传输速率是4G的十倍,就是上边视频那个效果。这个应用场景更多是当前4G应用场景的增强;

  b. uRLLC 高可靠低时延连接,”低时延“

  这个场景主要面对的是灵敏度高的环境。

  所以,这个场景几乎就是为了自动驾驶而设计的,自动驾驶对时延的要求是毫秒级,现在自动驾驶研发很多年都难以拿上台面,一个硬核瓶颈就是传输延迟都在100毫秒,这意味着一个一个时速120公里的汽车,机器一旦判定急刹车就多了2-3米。而到了毫秒级,刹车的偏差达到2-3厘米。

  5G的这个场景可以达到理想1毫秒。

  当然这个场景还一个典型应用就是远程医疗。从诊断到手术,如果达到毫秒级的延迟,偏差就完全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远程手术跟直接手术的偏差完全可以忽略。

  c. mMTC海量物联,”多连接“

  这个场景自然就是面向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了。因为物联网最大的瓶颈就是海量传感器的连接、传输和管理。

  这个图是ITU-R设计的三大场景的细分应用,懂点英语就一目了然。

  

 

  是不是对5G实现以后的生活更向往了?

  如果你不深入了解,就会以为,5G一旦商用,不出两年,这三大应用场景都会全面开花,四处普及,一个科幻小说里描述的世界呼之欲出。

  但是别急,从5G标准化程度而言,这三大场景从技术到设备到产业成熟度并不同步。

  事实上当前最确定成熟的应用场景是eMMB,也就是”速度“。

  所以,工信部发牌照,四大运营商马上能实现的场景也就只能是eMMB增强移动宽带。

  个人主观预测,下一个可以落地的场景会是mMTC海量物联,这个时间至少是两年。

  而能服务自动驾驶的uRLLC估计会更晚实现。

  这意味着十大应用不可能扑面而来,而会是分阶段到来。

  第一阶段,可能的杀手应用是:远程工作、远程教育、云端娱乐

  第一阶段最能实现的场景就是高带宽,5G所能支持的应用更像是4G的延展。

  这部分在当前网络就已经有应用,但是限于带宽,这类应用都仅仅是小范围,普及率并不高。

  但是5G高带宽,会加速这类应用的普及率

  高清直播将不是问题,大量的远程工作、远程教育非常容易实现。面试、开会、上课、指导、直播游戏,会变得更容易。

  更重要的东西是屏幕。5G带来的将不再是手机屏幕,屏幕会变得更泛化,除了我们能想到的手机、电视、电脑之外,眼镜、玻璃墙、头盔、帽子等等都会成为屏幕。

  成都七中远程教学

  第二阶段,可能的杀手应用是:智能制造、AR和物联网应用

  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的各种技术也已经起起伏伏了十余年,这期间沉淀了大量的技术、设备、器件、标准和商业模式。如果5G的海量物联场景得以实现,这些应用很可能迅速实现。而且,一个突出的优势是,5G面向工业的物联网应用不需要大规模组网,不需要高速移动,场景化相对固定。这就节省了大量前期投入,少花钱,能见效,所以应用时间可以提前。

  未来五年会有机会和市场

  第三阶段,无人驾驶+VR实景

  无人驾驶看上去已经试验了很多年,甚至很多新车都有了自动驾驶、自动停车的功能,但如科幻小说般的全城无人驾驶,不单单是汽车的问题,而涉及道路、交通、市政乃至整个城市的改造。5G所带来的低时延和多连接确实解决了一块短板,但低时延和多连接的标准和系统并未成熟,同时,无人驾驶这个木桶还有很多块短板,不单单是技术的问题,而是整个交通改造、市政改造乃至城市改造的问题。即便是中国这样的基建狂魔,改变也非一朝一夕。

  电影《头号玩家》里那种戴着头盔,身临其境在这个阶段会出现。现在的VR娱乐,往往都是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头盔上连着数据线,而且,由于带宽和时延的问题,导致当前VR视频的渲染会很快让人有种眩晕感。

  这需要<10毫秒的时延和高帧速延才能解决。这个瓶颈解决掉,VR游戏会设计的更宏大,王者荣耀会从小屏幕上跳出来,你会真实的在王者峡谷里double kill。王者荣耀都是小打小闹,震撼人心的是一旦VR的几个瓶颈解决,人们会很可能把一生都沉浸在VR中,一个虚拟人生会制造出来。

  这类应用得看远十年。

  因此,把几大按可能爆发的时间做个排序,那大致是这样的:

  1. 社交网络:远程办公、教育 (一到两年)

  2. 无线家庭娱乐 (一到两年)

  3. 联网无人机 (一到两年)

  4. 智慧能源(三到五年)

  5. 智能头盔 (三到五年)

  6. 智能制造(三到五年)

  7. VR世界(五到八年)

  8. 远程医疗(五到八年)

  9. 无人驾驶(五到八年)

  由此,你就知道短期要关注什么行业,长期要关注什么行业。

  ■. 3 如何让自己弯道超车?

  诺基亚的故事,大家似乎都知道了。

  听上去是个悲剧故事。2008年,诺基亚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任CEO埃洛普押宝微软的操作系统,错过安卓,最终导致诺基亚手机卖给了微软。坊间一直在流传诺基亚CEO的那句话:”我们没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

  但是,

  诺基亚真的输了吗?

  2018年7月,诺基亚和美国运营商T-Mobile达成一笔35亿美元的交易,这是去年关于5G的最大交易。同一个月,诺基亚和中国移动签署了10亿欧元的5G协议,接着同中国电信达成合作。这些反映了诺基亚正在加速完成5G商用的部署。诺基亚的股价在去年全球熊市中上涨了30%。未来,很难说这家老牌北欧公司会重回通信界的领先位置。

  企业弯道超车的玩法,就是不在原有网络中跟老大叫板,而是往远了看一点,找一个新网络,卡住优势地位,在新一局的游戏里杀出来。

  个人弯道超车的玩法亦如此。

  央视版《水浒传》第一集,高俅最开始就是一个街边流氓头,靠摆场子踢球谋生。但是跟王进干了一架,被王进揍了一顿之后,高俅突然不出来混了,而是托各种关系进了官家,说要谋一份安生。先是做了小苏学士的侍从,之后又做了驸马爷的跟班,再之后大家都知道了,因为给九王爷送礼物,蹭了一局球,飞黄腾达了。

  如果跟现在社会做个映射,高俅的故事是社会学经常研究的课题,叫《街角社会》。这是一本社会学著作,街角社会主要就是研究意大利街头小混混的成长之路。

  其中一个就是大多数古惑仔多克,年轻时好勇斗狠,有点领导力,但是始终没脱离这个小圈子,没上大学,没稳定工作。很多年后到了油腻中年,成为了工厂的工人。

  而另一类古惑仔奇克,在遇到了某个事之后,感觉这么混下去不长久,于是要突破这个圈子,进入到一个新的圈子,开始努力学习,链接中层上层人,竟然进入了法学院。之后进入政坛。

  这个奇克,跟水浒里的高俅,走的其实就是一条道。

  他们看到了现在”网络“的危机,提前准备进入到了新的”网络“。

  那我们该怎么利用5G的应用,让自己弯道超车呢?

  我们换个角度想:

  假如你是19世纪末的一名车把势,就是马车夫,你驾的四轮马车又快又稳。

  现在你发现街上开始跑一种没有马的车了,而且这类车越来越多了,你该怎么办?

  我们不说踩了狗屎运或者有赌性的那些商人思路,我们就说一个相对正常一点思路。

  马车夫的能力在哪里?驾驭马和路感好。未来几年,马很可能没有了,怎么办?再深层问一下,为什么能很好的驾驭马?是因为眼力好,观察能力强;手感好,灵敏的掌控缰绳。

  那眼力和手感是不是能用在未来的交通工具上。

  一个眼力好、手感强,同时路感好的人,干什么工作上手快?

  司机。

  其实,本质还是一样,无非一个家伙吃草,一个家伙吃油。

  那他学开汽车的速度会不会很快?

  好了,当他能快速学会开汽车,那个时候,是不是拥有汽车的人都是有钱人。而有钱人是不是都需要个会开汽车的司机,这时候他就比别的马车夫脱颖而出了,对不对?

  这回,来个现实一点的

  假如你是一个三流公司的UI设计,这公司都不把你当设计师,当美工,发现5G的这些应用,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弯道超车?

  更要命的还不是5G来临,更要命的是淘宝的很多页面竟然都是AI设计的。这意味着一些很严重的事。

  UI设计的能力在哪里?对基本美术、配色、手绘,以及各种设计软件都懂一点;

  5G的应用场景有什么,远程教育、无线家庭娱乐、AR、这些都是视频为主的场景。

  那是不是可以学点视频剪辑、动效设计,甚至VR相关的软件?

  归根结底,问自己两个问题:

  1. 过去的什么能力可以继续用在新的应用里?

  2. 需要快速学习并应用一些什么新的知识和技能?

  第一个问题说的是”技能迭代“

  事实上没有什么新技术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都是一轮轮迭代的结果。现在说的人工智能,其本质还是过去各种统计算法加海量数据挖掘加软件开发的组合和一轮轮升级迭代。

  如果你之前既没有软件开发经历,也没系统学过数据挖掘,对统计还一无所知,就算人工智能分析师给高薪,你想学个半年一年就混进革命队伍也很难。

  所以,每个人只能先关注自己过往的技能,看这个技能是否能迭代到5G的那几个应用里。

  第二个问题说的是”低智学习“

  ”低智学习“是借用了詹姆斯马奇的《经验的疆界》那本书。

  低智学习讲的是一种快速学习的方式。我们常讲的深度学习,指的是”刨根问底“式的学习,学个知识要求甚解,明白底层逻辑,系统化的学习。但是低智学习不是这样,它就是要”快速模仿“、”不求甚解“。几年前有本畅销鸡汤书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低智学习就是为了快速复制,马上应用。

  为什么我在这里说面对5G要低智学习,其一是因为要赶场。低智学习可以加速,你学习一些皮毛,为了满足某个短期目标而快速学习软件的应用,就能马上”显得“你很懂。而这个”显得“很懂就没准能赶上某应用的爆发。其二是我们有”高智学习“的部分,就是我们第一个问题说的”技能迭代“,那个部分是深度的高智学习。

  讲明白这两个事,你就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很快杀进一个未知领域快速成长了。

  上个月,我给全民K歌的主播讲职业规划,面对的都是头部和腰部主播,年收入百万到千万。为了能弄清楚主播的成长,我特地访谈了几个头部主播。访谈完了我就发现,他们几乎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技能迭代:要么之前唱歌水平OK,要么曾经在小城市小公司做主持有点综艺素养;

  低智学习:马上快速学习直播的一切技能:新歌、综艺、美颜、互动、段子……,学了马上用。

  然后平台有什么新玩法,就马上切入,每天坚持直播,坚持上一年,平台给曝光机会,粉丝就快速增长起来,收入也实现跃迁。

  面对随5G而来的新应用,也记住这两个问题:

  哪个技能是可以迭代到这几个应用里的?

  需要快速学习应用什么知识和技能?

  原创: 马华兴 来源公众号:治愈马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