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发挥实效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是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六方面的重点任务之一,再次引发了教育界对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的关注。新高考改革,使高中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拥有了更多选择权,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也被赋予了深入推进新高考改革的历史使命。

  《指导意见》指出,“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科渗透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是深入开展生涯规划建设的有效途径。

  将学科课程融入实践活动

  01

  高中阶段的许多知识都是未来行业知识的基础,其中涉及的一些专业知识已经具备了职业规划的指导内容,比如物理、化学等学科实践应用性很强的教学设计,英语语文等人文学科基本职业意识渗透的教学设计及数学、地理等学科实用价值及探索方法的教学设计,都可以成为通过学科渗透实现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充分将学科课程融入,不仅更贴近学生的学习,还能促进学科课程的学习。

  精心设计不同体验情境

  02

  职业体验主要分为真实情境和模拟情境下的体验。相比而言,模拟情境受客观条件限制小,更容易实施。模拟情境即所设定的环境,抽去了真实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但仍具有真实情境中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要素,这种情境的呈现需要经过设计,可以反复给出,可以远离工作现场。

  为了让体验更接近真实,我们需要精心设计,在课程中呈现出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成为一位优秀职业人的标准。除了模拟情境中的直接体验,还可以通过访谈、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使学生获得相关的间接体验。

  重视支持有效职业体验的条件

  03

  一是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职业体验资源:一方面可以与适当的社会资源,如社区、企业、高校、公益组织等建立基地性联系,确定能使学生获得多样化工作现场经验的真实情境;同时也需要发掘各类职业的相关校外人员,如校友、家长、行业代表等,作为为学生提供间接职业体验的资源储备。

  二是加强教师指导的引导性。学生在职业体验中体验与思考的深度及广度与教师的指导紧密相关。有效的职业体验中,教师指导不应是一种直接的“指令式”或“告诉式”指导,而是借助一些工具,如提问、量表、价值澄清、任务驱动等,引发学生对体验情境的选择、对体验过程的回顾、对体验感受的体悟与分析,等等。只有富有引导性的指导,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批判性反思并进一步做好对经验的提炼概括,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职业体验”的相关目标。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