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郝平在2019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为国家求学问 为人民练本领

  为国家求学问 为人民练本领

  ——在2019年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北京大学校长 郝平

  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北京大学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

  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先生曾这样写道:“北大有一种力量,有一种气象,有一个不可测其深浅的底蕴,唯有大海才能比拟。”

  一百多年来,北大始终秉承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古与今、中与西、文与理、道与术、人与物在这里交融、辉映,汇聚成了独特的、像大海一样深广的精神魅力。

  今年上半年,我们刚刚纪念了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一百年前,五四运动的先锋和代表人物大多和你们年龄相仿。当时,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40岁,图书馆馆长李大钊30岁,文学院教授胡适28岁,撰写《五四宣言》的许德珩29岁,创办新潮社和《新潮》月刊的傅斯年23岁、罗家伦22岁。他们用青春之我唤醒了青春之中国,塑造了“常为新”的北大精神,用青春的火炬照亮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道路。百年以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北大师生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已经与北大精神融为一体,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

  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新时代。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历史的接力棒跨越世纪,交到了各位同学的手中。大家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此,我想和同学们谈四点希望。

  第一,志存高远、热爱祖国。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同北大师生座谈时明确提出,“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被称为“当代毕昇”的王选院士,一直倡导科研要“顶天立地”。我理解,对于大学来说,“顶天”就是瞄准全球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占领最高点;“立地”就是根据祖国最迫切的需要来着力攻坚,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

  “两弹一星”元勋、物理学家周光召先生1954年毕业于北大理论物理专业,32岁时听从国家安排,立即停下了在国外的研究工作,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他怀揣报效祖国的理想和民族自强的信念,立志“一定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造出‘两弹一星’”。

  北大化学学院教授徐光宪院士是“中国稀土之父”。1951年,正值青春年华的他毅然放弃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机会,克服重重困难,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此后,他为了国家的需要,曾经四次改变自己的科研方向,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徐先生所讲:能始终坚持一个方向固然是好的,但是科学研究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目标,做研究工作如果没有国家的需要,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同学们要以这些前辈为楷模,将服务国家发展、推动民族振兴作为治学创业的根本志向。

  第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科研工作往往是枯燥的,学术事业往往是艰苦的。要做更高深的学问,就必须要有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准备。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是美学家、北大教授朱光潜治学的座右铭。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既要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又要有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坚持。

  前不久,北大和中科院分别举行了黄昆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黄昆先生曾任北大物理系教授,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是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重要奠基人。黄昆先生研究问题喜欢从第一原理出发,从最基本的概念思考。他强调,研究工作不能安于修修补补,以数量取胜,而是要真正在科学上解决问题。直到晚年,他仍然坚守在科研第一线,自己动手做最具体的工作。正是凭借这种求真务实、只争朝夕的精神,黄昆先生在固体物理领域取得了多项开拓性的成就,在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同学们,只有始终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科学研究与学术发展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第三,兼收并蓄、砥砺创新。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和重要推动力量。在大学里,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够不断孕育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产生强劲的创新能力。

  北大始终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很多教授都身体力行,主动开展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今天在主席台就座的韩启德院士是国内外知名的病理生理学家,一直致力于北大交叉学科平台的建设。今年,他还牵头创建了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他曾经提出:“若问将来的创新会出现在什么地方,绝大部分将会发生在学科与学科的交叉之间。”

  去年,生物物理化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谢晓亮院士全职回到北大。在北大化学系读书的时候,他就广泛涉猎,旁听了物理、数学等很多院系的课程,为他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他现在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在很多新兴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充分说明,学术研究的突破特别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学科之间不存在绝对的边界,学术与生活之间也应该是平衡的、互补的。古今中外,伟大的学者很多都兴趣广泛、博学多才,甚至在“业余爱好”上也有极高的造诣。

  爱因斯坦一生酷爱演奏小提琴,而且还特别喜爱阅读哲学著作,从艺术和哲学思想中汲取营养。刚才提到的韩启德院士,对书法有很深的研究,乒乓球也打得非常好。

  同学们也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积极开展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的研究,做第一流的学问。

  第四,文化自信、全球视野。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为大家在国际舞台上施展才华、绽放光彩,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著名政治学教授赵宝煦先生,改革开放后曾经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讲学。每到一地,他都积极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中国政治学研究的进展,同时深入了解当地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他始终认为,一个研究国际问题的中国学者必须中西兼顾,通晓中外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

  我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逐渐成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多边主义的践行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和文明多样性的贡献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前不久还与我校签署了学生实习的合作协议,这为同学们走进联合国、走进政府间国际合作组织等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要继续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同学们应当把视野放大到全世界,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同学们,你们是优秀的,也是幸运的。我希望每一位北大研究生,都能立足当代中国,放眼广阔世界,“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国家求学问,为人民练本领,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谢谢同学们!

  祝福大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