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职业生涯规划之兴趣篇

  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外已经是很普及的了,从中学开始到大学,学校里都会有非常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定期跟学生面谈,探讨个人发展问题,为毕业后的就职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中国,最近几年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认识上还是有大量的不足。

  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里,有一个叫做顶端优势的词,通俗讲就是通过在某一个方向上的长时间积累和努力,达到行业内的专业领先水准,在市场上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顶端优势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如同参天大树也是从一颗种子到小树苗再慢慢长高变成参天大树的。这颗种子,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里可以称作为职业目标,而往哪里播种这颗种子,可以理解为为了达到目标而需要经过的通道。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找到这颗种子,也就是如何确定职业目标的问题。同时,确定职业目标的方法里包含很多方面,本文更细分一下,是关于如何确定职业目标当中的,如何找到兴趣的问题。

  说起兴趣,睿涵问过很多成年人,发现很大一部分人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这个结果倒也不奇怪,毕竟以往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很少有人会问你对这件事情是否感兴趣,是否是你喜欢的,更多的是问,这件事情你做了会不会有好处,能否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赚到更多的钱。这种对于现实性的过多追求,很大程度上压抑了人们对于内心喜好和个人兴趣的注意和发展。

  这种对于个人喜好重视上的差异,睿涵的过往工作经历中也可以窥见一斑。睿涵带过的团队里有国外的员工也有国内的员工,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people manager,睿涵都会定期与下属进行一对一面谈,探讨员工的职业发展问题。在面谈中,国外员工聊的更多的是他们三五年后自己想变成的样子或者他们自己的个人爱好,描述的绘声绘色非常有感染力,能够让你感觉到他们的热情,与此相对,国内员工更多的是在聊工资聊涨级聊房子,鲜有谈及自己想变成什么样子以及为此目前在做的努力。睿涵一直在强调,自己才是自己职业发展的主人,manager只是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果你有意愿。包括是否要进行一对一面谈,睿涵都会让员工自己决定,对于没有个人意愿的员工,自然就不需要把面谈当作任务。

  言归正传,如何知道自己的兴趣?

  这个问题,to be honest, 如果你已经成年很多年了,还没有答案,请自行做一百个俯卧撑清醒一下(笑)。清醒完了,其实,这事儿也不怪你。怪什么,前面已经说过了。所以,就专注于如何找到兴趣吧,毕竟,这颗种子决定以后的人生路,还是要引起足够重视的。

  先说成年前。儿童期到十几岁,都是重要的兴趣探索期和兴趣敏感期。这个期间,孩子从各种途径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事物,不断地探索世界,也探索着自己的喜好。如果缺失了在这个时期的探索,孩子对于世界的认识将会是匮乏的缺少色彩的,会严重影响以后的人生发展。很多事情,有机会去做去接触,才能够慢慢摸索出来喜好程度。社会发展很快,现在的家长们都全力以赴地让孩子早早地接触到各种技能,从早期兴趣探索的角度来说,能为孩子打开体验五彩世界的大门,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更充分地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为以后的积累打下好的基础。当然另一方面,注意不要把这种机会变成孩子的负担即可。

  成年后,如果你正是那个还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所在的人,怎么办呢?没关系,我们可以有办法,去发现兴趣。

  回忆一下,你是否有经历过这些事情:

  会让你废寝忘食,虽然工作量很大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却感觉不到疲劳;

  能给你带来快乐,让你内心很愉悦;

  能深深吸引你,激发你的激情,让你充满了创造力;

  它的吸引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不要钱都愿意干;

  能让你热血沸腾,注意力高度集中,充满了力量。

  如果有以上感受,就意味着这些事情是你喜欢的。可以尝试自己列举一下能回忆起来的事件或者表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

  那么,如果,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件或者表现,怎么办?那也没关系,那我们就培养兴趣。

  首先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接触新事物,去了解未知事物的强烈意愿和好奇,这是个重要前提,以保证自己可以不断接触事物并进一步钻研。

  其次,要主动学习。职场上经常说5 Why,是一种找到根本原因的方法,就是不断问为什么。在培养个人兴趣的过程中,也需要有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不断去研究去发现,对事物了解得越多认识越深刻,就会越来越感兴趣。

  再次,需要坚持。还是那句话,一颗种子变成参天大树,不是一日之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会半途而废。常说的一万小时定律,是有道理的,持之以恒才能终见成效。

  最后就是要多交流。跟有共同爱好的人或者小组经常沟通交流,会促进自我的快速成长。

  有一句话说得好,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感而产生的。所以,不要在原地空想,just do it.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路。

  【本文由睿涵原创,版权归睿涵所有】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