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积极的学习策略

  记忆是知识的唯一管库人。

  ——菲利普·锡德尼(英国诗人)

  生涯故事

  古希腊的著名诗人西蒙尼德斯被邀请参加一位贵族举办的宴会。席间,有一位侍者走来,告诉西蒙尼德斯门外有人找他。于是,西蒙尼德斯便离席一看究竟,结果却发现门外空无一人。正当他茫然不解的时候,整座房屋竟突然倒塌了,参加宴会的人除了西蒙尼德斯无一生还。

  事故的善后工作马上就展开了,可是人们发现遇难者都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辨认。如何才能确认身份,然后找到他们的家属呢?

  正当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西蒙尼德斯站了出来,对遇难者一一辨认,并联系家属前来确认,期间竟然一丝不差。

  原来,西蒙尼德斯被安排在宴会中演讲。为了更好的演讲效果,与宾客产生良好的互动,他将所有宾客的姓名和位置联系起来,牢记在心。这种特殊的方法就是现今常用的定位记忆法的前身,最古老的记忆术——Loci记忆术。

  Loci记忆术就是运用位置表象与所要识记的内容产生联系,从而帮助记忆的方法。它一般分为三个步骤:①记住一个熟悉的场景;②想象并生成所有识记项目的生动表象;③将识记的项目与场景中的各位置一一配对。西蒙尼德斯将宴会厅的场景牢牢记住,明了每个宾客落座的位置;再仔细观察每一位宾客在宴会中举止,生成记忆的影像,最后将这些影像和他们的位置一一对应。所以最后,西蒙尼德斯只要看到宾客尸体的位置,就能记起宾客的身份了。

  亲爱的同学,你觉得自己的记忆能力怎么样?你是否渴望拥有如西蒙尼德斯一样的非凡记忆力?其实,良好的记忆力并非只是天生的,好记忆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达成的。本节课会向你介绍一些特别的记忆方法,可以用来帮助你提升记忆能力。

  生涯知识

  同学们是否思考过,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记忆这个环节。如果没有记忆,我们的日常生活根本无法正常开展。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和做过的动作的反映。那同学们对自己的记忆认识多少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记忆的类型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不同,将记忆的过程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每一个记忆阶段的特点和形成机制都有所不同,了解记忆的多阶段模型对我们改善自身的记忆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感觉记忆

  我们人体每天都在和外部世界进行零距离接触:眼睛看到美丽的大自然;耳朵听见动人的歌声;鼻子闻到沁人心肺的花香;嘴巴尝到浓油赤酱的美味等等。各式各样的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感觉;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会马上消失,它还能有一段极短暂的残留,这一段残留表现为后象,就形成了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的特点:

  a.感觉记忆的容量是极其庞大的

  b.感觉记忆的保持时间是短暂的,一般小于1秒

  短时记忆

  从时间上划分,保持时间小于1分钟的记忆都是短时记忆。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再得到注意,从而保持下来,随即便进入短时记忆,能进行精细加工。比如,我们在看电视节目时得知了一条热线电话,于是我们就记住了电话号码,然后找到纸和笔,记录在纸上。可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可能把电话号码忘记了,只能重新再去找出当时记录的纸。这就是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

  a.短时记忆的容量(或称作短时记忆的广度)是7±2个组块

  b.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很短

  c.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语音记忆

  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通过不断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和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共同构成了人类完整的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的特性与后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会被保存终生,而让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方法就是不断使用这些信息。

  遗忘的规律

  长时记忆的特点:

  a.开头和结尾的词容易记住

  b.出现次数多的词容易记住

  c.奇特的词容易记住

  d.有联系的词容易记住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记得牢,就要了解记忆的对手——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多年的实验,绘制了一张遗忘曲线图,充分地诠释了遗忘的规律。

  通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能够发现,无论是无意义的材料还是有逻辑联系的散文,遗忘都存在着“先快后慢”的特点,在学习后的1小时内,记忆率下降的最快,只能保留44.2%的信息量,而在随后下降趋势慢慢变缓,并在最后保持在一定的记忆量上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观察这条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33%。 有人做过以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以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记忆98%,乙组46%; 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 乙组的遗忘率平均值比甲组高。

  可见,要想记住那些关键信息,就需要进行不断复述和使用。

  记忆的窍门

  我们学习了记忆的类型以及记忆的规律,其实所有的记忆方法都是根据这些规律,再结合个人的实践孕育而生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几个记忆的窍门。

  多感官协同配合记忆

  研究显示,人们只利用听觉一次能记住的信息量一般在20%左右,如果利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的力量,能记住的信息量则在50%左右。 在学习记忆的时候,我们应当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提高记忆效果。 多感官的参与实际上就是增加了回忆时的线索。 比如我们学物理时常用的左右手定则,就是通过手势来帮助记忆,也许原本忘记了左右手定则的内容,但做出手势后,就豁然开朗了。 我们在上课时,讲究耳到、眼到、手到以及心到,认真听老师的讲课内容,注意板书中提供的线索,并对重要的内容做好笔记。 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你愿意去思考和实践,嗅觉、触觉等等你都能利用起来,找到适合你自身的记忆方法。

  把学习分成多个起点和终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篇幅浩大的材料,我们难以保持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材料上,学习效率难以保证。 我们不妨把材料分成几个部分,逐一消化,这样可以保持精力充沛,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在课堂中,要保证40分钟全神贯注的学习也是比较困难的,那么我们不妨在老师讲解的间隙,比如题与题之间,转换一下注意力。 如果将一节课的时间划分为三到四个阶段,那么学习效率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过度记忆法

  过度学习指在已经掌握了学习材料并能够准确无误运用之后仍然继续学习。 100%的记忆还是不够,记忆率达150%的记忆效果最好。 现实生活中,高中生经常会被要求背诵古文、英语课文等等内容。 有人在家里或者教室里也许能背的很好,但到了默写、考试的时候,由于紧张或其他一些原因而导致遗忘,怎么想都想不起来,最后考试结束后却能想起默写内容。 对付这种现象的最好办法就是多付出50%的努力。 原来我背一篇课文需要读四遍,那我现在就多读两遍,这两遍重复对记忆效果的增强是有重要作用的。 但是太过分的记忆也并不可取,会造成不必要的记忆疲劳,其实200%的记忆效果和150%是一样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升记忆效率。

  归纳记忆法

  根据记忆的特点,经过精细加工的材料以及相互之间有关联的材料更容易被记住。 无论是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是各类操作性技能的训练,往往都不是独立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各种逻辑联系,有一些相似点和雷同点是能够相互借鉴的。 往往最后在考题中出现的是对多项知识点的综合考察,比如物理题目中往往会将力学知识和电学知识相结合。 如果我们自己分析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结构内容是有编者清晰的逻辑顺序可循的。 因此,如果能做好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整理和归纳,系统地梳理出知识结构,将更加有助于记忆。 同时,整理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复习和深加工,经过归纳的内容更不容易因干扰而遗忘,而且能有助于信息的提取。

  联想记忆法

  研究显示人脑善于记住那些有逻辑联系的内容,比较不容易记住那些不相干的事件。 所以,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以把它们同我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 其实我们学习的许多新知识,都是已有知识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做好前后知识的衔接会对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现今许多记忆法的原理就是将要记忆的材料与自己熟悉的内容联系起来。 本章开头出现的Loci记忆法就是将人名与自己熟悉的场景相联系; 有同学使用“红宝书”背英文单词,其中很多内容就是将陌生英语单词和图画或者联想出的含义相结合,便于识记。

  有反馈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常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会对学习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作业和考试,将作业和考试当作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检验反馈。 在做作业之前,先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消化,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课后作业,并通过作业发现自己尚未完全掌握的知识加以巩固。 而在考试结束以后,需要分析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完善。

  生涯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记忆潜能! 我们的大脑有100亿~150亿个脑细胞,普通人只开发了他实际记忆能力的10%。 请调动各种资源激发你的头脑宝库,把其余90%的记忆潜力发挥出来。 只要你去思考、去实践,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