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应当成为孩子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课堂

  我在协助一些孩子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经常会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喜欢什么样的工作?”而孩子往往回我以一个茫然的表情——不知道耶。我的第二个问题是:“那么你是怎样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呢?”孩子说:“不就是看看我可以考上哪个大学吗?”我一般会跟上第三个问题:“然后呢?”孩子又一脸茫然……

  最近有篇文章很火,来源是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的演讲,他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一种他自己命名的病叫“空心病”。“空心病看起来像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效。……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学生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习,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活着。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最极端的时刻就是放弃自己。”(摘自徐凯文教授的演讲)

  另外,大学生沉迷网络,放弃学业;高考状元之后无法再续辉煌等现象,强烈地指向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只知道学习,不知道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不想继续老调重弹又说这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中学学习纯粹结果导向,所以唯分数论,以排名论英雄……说真的,让你我去中学当校长当老师,你我也一样,我们也只能从可见的可量化的角度去看待教学成果,毕竟每年的教学成果检验不会等到学生毕业多少年之后,计算他们创造了多少价值再核算。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资源分配到每个学生头上平均一个学生零点零几个老师?一个老师平均要面对多少个学生?谈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理想并辅助他实现?让他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不是觉得有点理想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们很难去改变(在微小而缓慢地改变当中),家庭教育却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明智的父母会知道,真正的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的领域应该是在家庭,父母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不是空谈。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奠定了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终生的导师,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中写到:“要由父母预先制订计划,保障自己后代在智力、体力等方面都是佼佼者,并予以严格培养。很多家长也喜欢干这事——“我的孩子以后要当医生!”“我的孩子以后要当老师!”“我的孩子以后要当公务员!”并不遗余力地拉着推着甚至扛着孩子往这些目标上走,却遭遇到孩子强烈的反抗。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声音响起:“孩子只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孩子并不属于你,也不由你控制。养育孩子不是为了成全你的梦想和目标,父母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成就他的梦想,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允许他完成自己的使命,允许他成为他自己,让他寻找到自己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好的教育如同一首诗——教育是一朵云,推动了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了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了另一个灵魂。

  那么,父母如何在家庭当中对孩子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呢?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赢得胜利。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若是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在国外,幼儿园已经开始注意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孩子在学校和父母的引导下对未来的职业有体验式的探索——“职业日”“参观日”活动让孩子对大人的职业世界有所认识,也形成了“如果我喜欢这样的职业,我该如何向这个方向去发展我的能力”的职业方向感。但是在国内,学校这方面的意识不强,几乎没有——我接触的大学生也不清楚自己未来会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下做什么样的工作,他们也是一脸茫然。

  父母可以这样来给孩子职业生涯的引导:

作者:慕容泠泠 

  6岁左右的孩子,家长需要多带孩子探索世界,了解各种职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可以通过性别、故事、游戏以及生活中遇见的职业角色来设定自己的“职业”或者“角色”。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说说自己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和孩子一起幻想这个职业或者角色拥有什么能力,会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在引导的时候注意要尊重孩子天马行空的幻想,不要因为“不切实际”而打击孩子,就算孩子的愿望是某个虚幻的角色——比如超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当超人需要有哪些好的品质,行为,应该怎样做,而不需要告诉孩子世界上根本没有超人。

  如果是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有一定发展了,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逐步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觉察,增加孩子对自己的了解。与孩子一起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自己的能力,还有对事物的看法对自己的看法——这是价值和信念,培养责任感,发展积极和正向的自我概念。根据这些了解,与未来的工作、职业连接上,寻找与自己能力兴趣和气质匹配的工作,设立早期目标,给孩子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也就是张德芬说的:“一切的动力都来自内力的觉醒。”

  如果是初中的孩子,本身在经历青春期,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这个时候呢,技巧很重要,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大于内容,得先让孩子愿意听父母讲话,才能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在这个阶段对于“自我”是最好奇的,技巧性地引导孩子通过进一步探索自我,调整自己的目标,学会设立具体的计划。

  高中阶段的来临,亲子关系会逐渐缓和,到了高三,因为有着“高考”这个硬战要打,家长和孩子会统一战线,一起备战。这个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从之前的理念转变到实战阶段了。做专业测评,目标得到具体化,设定高考志愿方案123,按照目标高度倒推回来,设计学业计划,如何切实有效地达到目标。人的行为是目标导向的,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才能向着这个方向踏出脚步。

  大学阶段,孩子脱离了父母每天的照料,也脱离了之前的父母和老师全方位的监管。之前的目标是考上某某大学的孩子,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之后,忽然失去了方向和动力,出现“空心”状态。而有职业目标导向的孩子,他的目标还在,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他仍然会继续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出现“空心”的可能性比较小。目标,就像灯塔,让航船不至于失去了方向,长远的目标,就是我们人生的灯塔,给我们发展的方向。

  有的父母认定自己的孩子天生如星、光芒四射,却不知星星也有恒星与流星之分。有的父母认定自己的孩子平凡如沙、前途渺茫,殊不知哪怕他即使是一粒沙,若蚌能够用心守护,最终捧出的却将是珍珠。

  人到40岁以后,幸福感的来源大多是来自孩子的成长和成才。

  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愿每个家长的用心守护,都收获幸福。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